|
編輯推薦: |
1.较为真实地记录了苏中地区的道教仪式活动,揭示出仪式音乐与民俗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运用仪式中音声理论构架,从音乐人类学的专业角度,探究了蓬壶食仪式中的音声特点。 3.以扎实的田野考察为研究基础,书中收录大量乐谱,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了仪式音乐研究的珍贵资料。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针对江苏省海安地区道教祭祀仪式中音声的个案研究。文章以田野考察资料为基础,基于曹本冶先生的仪式中音声的理论构架,从音声入手,探究海安地区道教蓬壶食仪式中的音声在仪式展现中的运用以及相关结构规法、固定和非固定因素,与其在仪式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应关系。
|
關於作者: |
于长军,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博士(师从曹本冶教授),现任教于浙江音乐学院。合著出版《西方艺术十六讲》,已独立和参与完成的课题有: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专著类课题《音乐认知与音乐实践》、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课题 泰山碧霞祠与岱庙祭祀仪式中音声的比较研究全真道课诵科仪的传与统 上海宫观祝愿仪式中音声的考察报告三项。目前正在从事浙江音乐学院音乐理论专著类课题历史进程中的西方音乐体裁与人文阐释的研究工作。曾在国内专业类期刊发表过从《Bill,Please》看当代爵士钢琴小品创作的音乐特征 文化差异决定审美取向 宏伟史诗,千古绝唱从音乐人类学视角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演变等数十篇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