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58.0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NT$
250.0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NT$
367.0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NT$
265.0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NT$
484.0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NT$
2035.0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NT$
308.0
|
編輯推薦: |
《信息化国家治理》一书以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结合这条由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时代命题为核心主线,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和治理的经验,辅以生动的案例,对信息化国家治理这一重要课题的诸多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信息化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既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又具有实操政策高度,因而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如何支撑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信息化与国家治理为线索,对信息化国家治理这一重要命题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全书共六章,*章提出国家治理生态概念并加以界定,同时梳理了其内在逻辑;第二章阐述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重塑国家治理的主要领域;第三章介绍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国家治理的实践现状;第四、五章重点阐释了信息化国家治理中的中国模式并对其现状重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第六章展望了信息化国家治理将会面对的挑战,提出了新思路,并描述了更遥远的未来世界中的信息技术与社会形态的关系。本书主要面向国家公务员、从事信息化和国家治理的研究人员,以及对此感兴趣的其他领域研究人员。
|
關於作者: |
饶玉柱,2008年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毕业后入职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从事国防军事政策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
|
目錄:
|
第一章国家治理生态 1
一、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3
(一)不同语境谈治理 3
(二)多种视角看治理 11
二、国家治理的形态演变 13
(一)统治型:剥削与抗争 13
(二)管制型:命令与服从 14
(三)管理型:干预与响应 15
(四)治理型:协商与合作 16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 16
四、国家治理生态:一个新概念 22
(一)生态学和生态系统 22
(二)国家治理生态的概念解析 24
五、国家治理生态之治理体系 26
(一)治理主体 27
(二)治理结构 29
(三)治理机制 30
六、国家治理生态之治理能力 34
(一)发展能力 35
(二)改革能力 36
(三)稳定能力 37
第二章信息化与国家治理 42
一、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 43
二、信息化时代的国家治理 46
(一)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渗透 46
(二)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 47
(三)信息化国家治理生态新特征 51
(四)信息化国家治理生态能力清单 59
三、信息化重塑国家治理的主要领域 62
(一)公共服务 62
(二)公共治理 66
(三)经济发展 69
(四)深化改革 81
(五)依法治国 83
第三章信息化国家治理的全球实践 86
一、发达国家的大数据治理战略 87
二、国外智慧城市的治理实践 92
三、信息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102
(一)一带一路信息走廊 105
(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11
(三)中美互联网论坛 116
(四)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 118
第四章信息化国家治理的中国模式 120
一、总体方略 121
(一)注重三个区别 121
(二)围绕六大要素 122
(三)紧扣两条主线 123
(四)设定六大目标 125
二、信息化国家治理体系 126
(一)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 126
(二)塑造治理结构扁平化 132
(三)推动治理机制去中心化 136
三、信息化国家治理能力 144
(一)改革能力:科学决策 147
(二)发展能力:持续发展 152
(三)稳定能力:智慧维稳 160
第五章 信息化重塑国家治理的现状分析 167
一、电子政务:打造虚拟政府 168
二、智慧司法:助力公正审判 182
三、智慧城市:通向美好生活 186
四、信息公开:促进阳光执政 200
五、信息惠民:提供便捷服务 206
六、问题诊断与系统反思 216
(一)问题诊断 216
(二)系统反思 218
第六章 信息化引领国家治理的未来展望 220
一、面向十三五的信息化国家治理 221
(一)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 221
(二)十三五规划与电子政务 222
(三)以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为依托 227
(四)以创新性、平衡性、阶段性、安全性
为特征 246
二、信息化国家治理新挑战 254
(一)数据网络化带来的挑战 254
(二)舆论引导机制扁平化带来的挑战 255
(三)主体利益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255
三、信息化国家治理新思路 256
(一)明确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 256
(二)明确人民政府的协同角色 257
(三)明确国家治理的善治追求 258
四、更遥远的未来:信息技术与社会形态 260
(一)未来信息技术:信息覆盖自然 260
(二)未来社会形态:智能美好生活 263
参考文献 267
|
內容試閱:
|
序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年初,中共中央成立了习近平总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在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作出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到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的重大论断,体现出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总书记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网信事业发展、网络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广大科研工作者应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思进取、敢担当、接地气、抓落实,坚定不移地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和指示,实实在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网信事业发展中作出积极努力,在网络强国建设、信息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作出应有贡献。
《信息化国家治理》以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结合这条由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时代命题为核心主线,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和治理的经验,辅之以生动的案例,不仅对信息化国家治理这一重要课题的诸多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而且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信息化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
让网络信息覆盖自然,建设强大的网络信息国度是网络信息工作者的伟大梦想,信息化国家治理正是这个伟大梦想的一个结合点。网信事业呼唤我们、网信事业需要我们,让我们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夙兴夜寐、砥砺前行,共同绘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画卷。
吴曼青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前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和国家在信息化时代出现众多机遇和挑战后提出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信息化的重要性是一种共识,其具有便捷、多样化等优势,但也存在信息垄断、数字鸿沟的隐患。在当今社会,国家治理生态的良性运转越来越需要依靠信息手段,也越来越受制于信息化传播的后果。一方面,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够优化国家治理的绩效,提升治理水平;但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能力的不足将使得社会治理的难度和风险增大,削弱国家治理能力。信息化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信息化能力滞后将严重制约国家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如何进行制度设计?如何将技术更新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全面强化对社会的掌控,还是治理社会与增强社会活力并举?这些核心问题都需要进行系统而认真的回答。
2016年12月,本书作者及所在单位完成了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的相关项目信息化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研究并通过了结题评审。之后深感信息化国家治理的重要性,遂萌发拓展成书的想法。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以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相结合这条由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时代命题为主线,对信息化国家治理这一重要课题的诸多内容进行了研究,从基本概念界定到内在逻辑探究,从治理理论演进到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从国家治理变革到国内外国家治理的典型案例,再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生态到信息化引领国家治理的未来展望等,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本书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分析视角,将国家治理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进行了具体化,提出了国家治理生态这个新概念,并且对国家治理生态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角度进行了细化分类。本质上,这是对制度设计和制度绩效之间关系的重新解读。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和治理的经验以及总结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治理经验的过程中,辅以生动的案例,并对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信息化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
本书既注重经典理论阐释又突出鲜活个案剖析,既纵览国际实践又关注中国特色,既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又具有政策实操高度,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化如何帮助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这些建设性的研究成果能够提升我国信息化国家治理能力。
信息化已经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开始走向智能化,各类治理主体也在不断探索更加有效、更加智能、更加公平的治理手段、机制,创新案例也层出不穷,本书受篇幅、编写时间和作者水平所限,纰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