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现代大学史学系课程概览(1912-1949)(全二册)(精)

書城自編碼: 328636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王应宪 编校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590094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5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大模型启示录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36
《 吴越历史与考古论集(精) 》
+

NT$ 418
《 东周金文与楚简合证 》
+

NT$ 706
《 古玺通论 》
+

NT$ 2327
《 西周金文字编(全二册) 》
+

NT$ 1027
《 中国古代史学评论 》
內容簡介:
《现代大学史学系课程概览》一书包括三个部分:*部分为民国建立至1949年以前中国数十所大学史学系课程,择录教员名录。所收录的大学包括国立、私立以及相关学院三类,史学系为泛称,主要指史学系、历史学系、史地系、历史社会系等;第二部分汇集当时史学系课程规划以及讨论资料;第三部分为各类报刊杂志所刊载的时人所撰各校史学系概况的文章。同时择录未专门设系而有系统历史课程者,并选录部分史学研究所课程概况。
關於作者:
王应宪,安徽人,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经学史、清代学术史研究。著有《清代吴派学术研究》,参与整理《王国维全集》《延绥镇志》,在《史学史研究》《安徽史学》《中国学术年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錄
丛刊缘起 1
前言 1

北京大学史学门课程(1917-1918) 1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19) 10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20) 12
北京大学史学系科目(1921) 15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3) 17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4) 21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5) 30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6) 39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29) 49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30) 51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31) 55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32) 67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33) 75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34) 82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35) 90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36) 100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39) 110
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1941) 115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教授实施状况(1918) 118
北京民国大学历史学系学则概要(1924) 126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系课程(1942) 128
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史地学系(1930) 130
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文史学系(1936) 133
北平大学女子学院史学系(1930) 143
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史学系(1946) 144
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课程标准(1934) 146
长沙临时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7) 157
成都大学历史学系课程(1929) 159
成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课程标准(1930) 161
重庆大学史学系(1935) 164
大夏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4) 169
东北大学史学系(1931) 175
东南大学历史系学程详表(1923) 182
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历史系学程纲要(1936) 184
复旦大学史地学系分年课程表(1947) 187
福建协和大学历史学系(1928) 193
福建协和学院历史社会学系(1934) 196
辅仁大学史学系课程(1930) 198
辅仁大学史学系(1931) 200
辅仁大学文学院史学系课程组织及说明(1935) 202
辅仁大学史学系(1937) 210
辅仁大学史学系(1938) 214
辅仁大学史学系(1939) 219
辅仁大学史学系(1941) 224
辅仁大学史学系(1942) 229
辅仁大学史学系(1947) 231
广东大学史学系课程(1924) 236
广东大学史学系课程(1941) 237
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文史学系暂行课程表(1935) 241
光华大学历史系(1936) 246
海疆学校史地组科目表(1945) 251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史地学系概况(1934) 252
河南大学文史学系(1935-1936) 268
沪江大学政治历史系(1931) 270
华中大学历史社会系(1935) 273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学系(1936) 277
金陵大学历史学系(1933) 294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历史学系(1936) 298
岭南大学史学科目说明(1934) 300
南开大学文科历史学学程表(1923) 303
齐鲁大学历史政治学系(1931) 305
清华大学历史系(1926) 312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1929) 314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1930) 318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1932) 323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1935) 330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1937) 340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1947) 349
山西大学历史学系(1947) 358
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史学系课程表(1934) 365
上海女子大学史地学系(1938) 373
圣约翰大学历史系学程(1922) 374
四川大学史学系(1936) 375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0) 388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1) 393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2) 398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3) 404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4) 411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5) 418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6) 425
武汉大学史学系(1937-1938) 433
西北大学历史学系(1947) 445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7) 448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8) 450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9) 452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1940) 454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1941) 456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1942) 458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1943) 460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1944) 462
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1945) 464
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26) 466
厦门大学史学系(1930) 472
厦门大学史学系(1931) 479
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3) 482
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4) 485
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5) 489
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36) 493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1941) 504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1920) 512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1928) 513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1929) 519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1930) 527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课程一览(1931) 536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1935) 545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1936) 556
燕京大学历史学系(1941) 564
英士大学史学系(1947) 575
云南大学文史学系(1947) 576
浙江大学历史学程纲要(1932) 578
浙江大学史地学系(1937) 581
浙江大学史地学系(1947) 585
之江文理学院历史系学程说明(1939) 588
中国公学史学社会学系(1929) 590
中山大学史学系(1930) 593
中山大学史学系(1933) 596
中山大学史学系课程概略(1934) 600
中山大学史学系(1935) 601
中山大学史学系(1936) 604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1943) 617
中央大学史学系(1930) 620
中央大学史学系选课指导书(1933) 640
中央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学程表(1941) 669

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1929) 朱希祖?673
北京大学史学系概况(1934) 廖远兮?676
北大史学系的新动向(1935) 士?丁?680
北京大学史学系南迁记略(1939) 682
北大史学系近况(1946) 张?劲?684
北京大学史学系(1947) 艾治平?689
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 691
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 694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历史学系(1932) 黎锦熙?696
大夏大学历史社会系简况(1947) 苏希轼?697
东北大学历史系概况(1941) 699
复旦大学史学系概况(1930) 余楠秋?700
福建协和大学历史学系(1941) 701
福建协合大学历史学系概况(1948) 702
漫谈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及一九四九班(1949) 703
广东大学史学系一周年经过概略(1925) 吴?康?705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史地系概况(1943) 707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历史学系(1948) 710
光华大学历史系概况(1947) 吕思勉?711
光华大学历史系(1949) 712
贵阳师范学院史地系概况(1948) 713
贵州大学历史学系(1948) 714
华西协和大学历史社会系消息(1940) 715
......
內容試閱
清末学制改革,引入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京师大学堂史学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史学开始步入专业化进程。1919年北大史学门改称史学系,其后十余年间,稍具规模的大学皆设史学系,承担历史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使命,在现代史学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史学系的建置是现代史学专业化的制度保障,故中国现代史学,若离开史学系课程、教员、教材等方面的考察,必无从认识其全貌。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界对于现代大学史学系史料关注不够,导致相关研究未能充分展开。晚近十余年,随着图书馆、档案馆开放程度提高,《民国史料丛刊》及《续编》、《民国大学校史资料汇编》等大部头资料集出版,以及图书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日新月异,史学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成为一个新方向,如北大、清华、燕京等校史学系皆有专著或学位论文探讨。现代大学史学系的文献资料,或散藏于档案馆、图书馆,或散见于报章杂志,向之研究此学者未有具体的及系统的整理,尚无专门汇编问世,为便于研究者利用,特编此集。
本集题名《现代大学史学系概览》(1912-1949),大学涵盖国立、省立、私立以及相关学院,含抗战期间日伪政权所建高校。史学系则为历史学系、史地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历史政治学系、文史学系等泛称。所录文献大致分三类:
第一,课程学程。关于课程、学程概念,《新术语辞典》解释云:课程:全部学程及其教学时间之支配的总称;学程:课程中的一部,教学内容的一种,亦称科目。时人议及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意义云:课程为各科目之系统的组织,大纲为某科目之重要的教材。无课程则所定教育之目的莫由达,无大纲则教学之进行无标准。欲明了史学系概况,明确其课程、学程及大纲如何,自然为首要之义。就现存史料而言,课程学程集中保存于彼时各校所编《一览》。
现代大学制度兴起之后,各校多组织专门编辑委员会,编制刊行《一览》。其目的主要满足于校外社会宣传以及校内师生教学之需,非用以牟利,除无偿赠送外,亦低价出售。如1933年清华大学发行《一览》,对外售价七角,校内师生则减半发售。至于其发行数量与流通范围,并不尽同。1930年湖南大学刊印《一览》两千本,校教职员及学生、省会各机关、全省各学校、各县政府、各县教育局及全国各大学、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各院部、各省政府、各省教育厅、各特别市政府,均赠送一本。在内容上,《一览》栏目设置大体一致,诸如校史校历、校务院务、组织规程、重要章程、学生通则、各院概况、课程标准、学程纲要、各种委员会以及教职员、学生名录及各项统计表等。由于各校章程学程多有改进添订,教员课程时有变化,故《一览》多为年度出版,按年汇印成册。此类文献绝大部分为中文出版,间有外文版,南开大学即曾编有英文本。
现代大学凡设史学系者,该校《一览》多存史学系课程学程,是为本集文献的主要来源。至于报刊所载可资补充者,择要收录。此类资料名为课程指导书或学程大纲等,以纲要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知识范围,涵括科目、学分、时数、必修或选修、内容、教员等信息。一般为史学系负责人会同各教授编制,颇能反映课程实际教学状况。近年出版的民国大学史学讲义,大多能与著者任教史学系的课程学程相印证。由于讲义多为校内发行,散佚严重,现存有限,如比照其学程大纲,则可知该课讲授内容之大概,对相关问题作出相对准确的评判。因经费、师资等因素制约,各校史学系的发展并不均衡,北大、清华、辅仁、燕京、武汉、中山、中央等校史学系,持续长久,发展稳定,最具代表性。1920年代朱希祖主政北大史学系,以欧美新史学改造中国旧史学,将历史课程分为基本科学、辅助科学、史学史及史学原理、中外通史及断代史、专门史、外国语六大系统,国内公私大学史科,纷纷仿行,于是中国史学乃得跻于科学之列。故本集对上述各校史学系文献收录较多,以见主流趋向。其余各校,则因篇幅之限,择录一二。
第二,系况。各大学史学系概况,时人屡有论述见诸报章,著者多为主持系务者、任课教员或毕业生,内容涉及该系建制沿革、师资学生、课程等方面,对于了解其历史与现状皆有裨益。本集所录除专文外,主要摘自科系简况、文学院简介,原无单独标题,为标识其所在校系,编者多据原题和内容拟定新题,并于文末注明原题。
第三,课程标准。大学史学系课程标准的规划与讨论,属于制度建设方面。1920年代现代大学体制建立初期,课程一般由学校依照既有师资安排,并无一定标准。1924年《国立大学条例》要求各科系及大学院设立教授会规划学程。史学系自主设置课程,在促进自由发展的同时,也因缺乏标准而产生漫无准绳、多变等弊端,颇为识者所忧。郑师许即言:现时各大学历史系的课程的分歧,从好的一方面说,是自由发展,各有专长;从坏的一方面说,是漫无目的,不合实际。
有鉴于此,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大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拟编订大学各学院各学系课程及设备标准,藉为各大学将来实施之根据。考虑到事关重大,非集全国各科专家,协同拟定,难期完善,教育部先行函请各学院各学系专家一人,起草该系之课程及设备标准,尽于一月内将草案汇集整理,第二步再请各学系之专家多人,集会讨论,俾臻完善。历史系课程标准由蒋廷黻、朱希祖、张其昀、雷海宗、徐则陵负责拟定、审查与修订,朱希祖兼任历史学系科目表草案起草人。由于时局动荡,尤其受抗战的影响,直至1938年教育部方召开第一次大学课程会议,拟定《大学文理法三学院各学系课程整理办法草案》,试行一年后,正式颁行《大学科目表》,规定必修科目全国一律,选修科目可参照实际需要,酌量损益。1944年召开第二次大学课程会议,检讨修订各系科目,并致函各校及全国专家征求意见。次年教育部致电各校催报研讨意见,文云:现抗战胜利,复员伊始,大学科目表亟待修订颁行。该校院对于现行大学科目表之意见,仍未呈送到部,特再电催,仰于文到后,迅即呈报,勿再延迟为要。按照部定原则,修正大学科目表以注重基本训练、集中科目、减少必修学分三项原则为准绳。在各方意见反馈后,教育部作初步修正,并以各院系课程为单位,召开审查会议,逐一缜密讨论,妥慎决定,1948年完成修正工作。
《大学科目表》及修正意见对于史学系科目、规定学分、设置年限及学期要求,皆有具体规定。颁定之后,各校遵照部颁标准,组织修订课程。部定标准对于规范史学系课程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在历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中意义深远。本集收录部定科目表中史学系课程标准,以及朱希祖、杨家骆、蔡尚思、谢澄平、李思纯等改革意见,以反映史学界对于大学历史课程建设之诉求。吕思勉、沈有鼎、吴景超、缪凤林、郑师许、雷海宗等对于史学系课程的商榷文章,亦择要收录。
以上三类文献,种类庞杂,格式不一。若按原本汇辑,读者难以区别浏览。为此,编者在尊重原本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方面作必要的技术性处理:(一)排序原则。依类区分,按篇名拼音,参照时间先后排列;(二)格式编排。原本竖排繁体者,调整为横排简体;双行夹注者,改为单行夹注;课程学程酌加序号表格;(三)文字校勘。原文明显错讹处,径行订正;原文污损模糊而无法辨识者,以方框□表示;(四)酌拟篇名。原本篇名信息不全、含混不清者,依原名及子目拟定篇名,注明年份,于文末标原篇名;(五)内容删减。对于与主题关涉不大的内容,斟酌删减。如各大学或学院的外国语、体育、党义等公共课程,以及史地学系、历史社会系等合组科系之地理学、社会学课程。
现代大学史学系文献,得其一二不难,求全则不易,故对同行多所借力。同事李孝迁教授,于此涉猎较早,见识亦广,于本集编成居功甚伟。北大尚小明教授,于此关注最多,著述颇丰,编者对尚著颇多参考。于此说明,并致谢忱。在整理期间,编者曾赴各地翻检图书期刊及相关数据库,然囿于目力及学识,本集所揭实为冰山一角。此次不揣谫陋,选辑编校,旨在为读者展示现代大学史学系面貌之大概,期冀引发更多学者的关注,进一步开拓相关资源,深化专题讨论,推进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