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写散文就是要拿开人格面具。
在刘锡庆弟子的眼中,刘锡庆为文、为人的一生,正是贯穿了他的写作学思想,是拿开人格面具,慈爱、温厚而又真实、硬气的一生。
从刘锡庆生前的多篇文论中不难发现,刘锡庆在治学与教学中,坚持大量研读近、当代散文大家的作品,注重从其所处的时代以及时代政治对个人文字风格的强烈影响,总结了真正好的散文的精髓,并以此为导向,建立起了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散文价值标准,推出了一大批新生代的优秀散文作者。
而刘锡庆治学的一生,也是个人色彩深厚,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一生。学生们跟先生学文章、学做人,先后走出师门,却始终不忘师恩,不仅仅是因为刘锡庆先生治学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是基于先生拿开人格面具,坦荡诚挚的性格所致。
|
內容簡介: |
本书集合了刘锡庆生前发表的多篇重要文论,以及其众弟子为刘锡庆先生逝世而作的多篇悼忆性文章。其中有多位当代文学界、散文界大家对刘锡庆在写作学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全书对刘氏的为人为师为友的角度,从写作学本身的角度对刘锡庆生平做出了较全方位的展现,是读者走近大师,了解大师和忆悼大师的精华之作。
|
關於作者: |
刘锡庆(1938-2017) 河南滑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北师大中文系写作教研室、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鲁迅文学奖散文奖评委,老舍文学奖评委,"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