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內容簡介: |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性产业。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转折期,创新是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线主题。明确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明确产业创新路径,实现产业创新驱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装备制造业创新的内涵以及积累性和过程性兼具的二元特征,将技术创新水平解构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并进行了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研究。通过大量定性和定量研究,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现状、发展趋势、行业特征、地区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力求客观、清晰地反映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特征,为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
關於作者: |
李晓琳, 2011年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创新机制研究。参与的各类相关学术研究项目50余项,包括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我国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全国市场监管现代化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更好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研究 建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监测评价制度研究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研究等。其中包括省部级课题10余项,课题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两项,司局级奖项五项。在《改革》《宏观经济管理》《改革内参》等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参与编写翻译的书籍包括《改革梗阻现象--表现根源与治理》《国资国企分类监管政策研究》《中国改革跟踪报告》《美国增长的起落》《国家的知识资本》等。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及文献综述/1
第一节 导论/1
第二节 文献综述/8
第二章 理论基础/13
第一节 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解/13
第二节 基于网络视角分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15
第三节 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解构/18
第三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及国际竞争力分析/22
第一节 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情况/22
第二节 从产业层面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23
第三节 从企业层面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30
第四节 我国装备制造业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32
第五节 本章小结/34
第四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创新能力实证分析/36
第一节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6
第二节 因子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构建/45
第三节 我国装备制造业重点行业基本情况概述/49
第四节 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55
第五节 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结果的内涵分析及启示/73
第六节 本章小结/94
第五章 基于改进的DEA模型的创新效率实证分析/95
第一节 DEA方法的理论基础/95
第二节 基于改进的DEA模型进行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100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106
第四节 内涵分析及启示/115
第五节 本章小结/118
第六章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分地区实证分析/120
第一节 分地区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120
第二节 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实证研究/122
第三节 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解读/133
第四节 基于DEA模型的技术创新效率分析/136
第五节 能力评价结果与效率评价结果的比对分析/139
第六节 本章小结/142
第七章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144
第一节 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144
第二节 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解读/154
第三节 基于DEA模型的技术创新效率分析/156
第四节 能力评价结果与效率评价结果的比对分析/159
第五节 本章小结/162
第八章 政策建议/164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强国创新实践/164
第二节 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172
第九章 结论/183
参考文献/191
附 录/201
后 记/213
|
內容試閱:
|
序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支撑工业现代化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装备制造大国。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
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它不仅是规模最大的产业门类之一,而且为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基础设施等各产业和各领域提供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对这些产业和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引领下,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各项工业技术集成的载体,为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钻探、高速铁路、水电装备、核能利用等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重大装备对国内市场的整体满足度还不高,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精微加工设备(如半导体加工设备)仍需大量进口。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结果显示,在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的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装备中技术含量高的配套产品,特别是芯片、航空发动机、机器人核心部件等还要依靠进口。出现这些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研发投入还不够多,缺乏像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等那样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大企业;我国装备制造业引进和跟踪模仿多,原始创新下的功夫还不够,加之国内自主创新产品推广使用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格局。
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