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何士光是新时期中国文学的重要作家,是贵州文学的一面旗帜,其创造的获奖记录贵州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超越,但是何士光先生的著作出版比较混乱,极不成系统,本次出版何士光文集,既是对何士光先生创作的一次整理,更是对其广大读者的一次回应。
|
內容簡介: |
在何士光看来,小说的空间承载他要表现的思想和语言似乎有些捉襟见肘。上世纪90年代末期写作的《烦恼与菩提》一书,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这本书以散文笔法更好地表达了其在小说中没能表现出的思想,但却始终没有脱离其小说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终极关怀。你在痛苦的时候,就不会问什么叫快乐那么快乐在哪里呢?若是心里有一个依靠,即使是身居陋巷,一箪食,一壶水,人便不解其忧,也不解其乐;若是心里没有一个依靠,纵然是置身在高楼大厦之中,有说不尽的荣华富贵,一颗心也还是落不下来,难免心猿意马,不知如何是好。
|
關於作者: |
何士光,1942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在黔北农村任乡村教师,1982年到贵州省作家协会工作。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曾以梨花屯乡场为背景写作系列文学作品,对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乡情和人情有深切的体察和记述。《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远行》《喜悦》《青砖的楼房》和《苦寒行》等作品,曾获多种奖项。后从事传统文化研究,著有《烦恼与菩提》《今生:经受与寻找》和《今生:吾谁与归》等作品,对传统文化中的道有深入的体悟和表述。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
|
目錄:
|
目录 代序 求一件最大的东西 卷一 不识庐山真面目 命运的咽喉在哪里 糊涂并不难得 何为悲欣交集 一样生百样 死心灵的本相是智慧 学问不能无止境 卷二 心在什么地方 一个长久的误会 站在巨人的肩上 找一张安详的面孔 幸运与不幸 一觉如小死 鸡鸣早看天 人世是一处客栈
卷三 一部最短的经典 身躯里的风云雷电 走近这口水井 此地离黄鹤楼不远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心灵是空而后灵 还是原来的那个人 让心里有一个依靠
后记一切说法均是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