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編輯推薦: |
1.媲美BBC成长系列纪录片《人生七年》,用文字记录童年经历对一个人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2.书中受访者的年龄跨度近一个世纪,这些普通人的童年小史,反映出中国近一百年的时代变迁(从鸦片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一直到当下),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韧性; 3.童年影响人的一生,作者在书中更多的是心疼人物所受的创伤,礼赞人物的自我疗愈:即使被命运残忍对待,仍以一颗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从未放弃对美好的向往与努力; 4.致童年回到生命的本初,重拾童年的记忆,从而提醒人们找回在尘俗中迷失的真自我; 5.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李敬泽作序推荐;曹文轩、朱永新、李敬泽联袂推荐;著名插画师蔡皋倾情配图。
|
內容簡介: |
《访问童年》是作家殷健灵在深入调研、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全新创作的一部作品。通过再现受访者对童年重要事件的回忆,阐释出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一生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作品中受访者的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他们的童年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一百年的时代变迁,更蕴含着不同时代和地域里孩子们的心灵和感情:虽千差万别,却异曲同工;虽幽微渺小,却丰富而广袤。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故乡,找回初心,发现真实的自己。
|
關於作者: |
殷健灵,儿童文学作家,198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纸人》《野芒坡》《千万个明天》《月亮茶馆里的童年》《轮子上的麦小麦》《1937少年夏之秋》《天上的船》和《甜心小米》系列,以及散文《爱外婆和我》《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等。 殷健灵的所有作品中都隐藏着一个内核:成长中的心灵。她擅长以精微之笔探悉儿童与少年隐秘曲折的心理世界,揭示独到的人生发现,被媒体誉为孩子和家长共同的心灵知己和成长摆渡人。
|
目錄:
|
访问童年
每个人何尝不是一只孤船 003
心底的波光与云影 014
七十年前,我也有过青春的叛逆 016
用一生来叛逆 023
最陌生的人是父亲,影响最大的人也是父亲 025
平静地体会痛苦 037
父母去世后,我看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 039
抵抗人性之恶,犹如一场战争 044
淡忘的童年一定不重要,我只记住不能忘却的 046
我们的选择性记忆 054
如果生命沉重不堪,那就在灿烂轻盈中展现吧 056
当我们无法挑拣自己的命运 069
我吓坏了,不知道妈妈要把我拖去哪里 072
黑夜从来都不是黑的 079
八岁那年,我不得不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081
拿什么来抵御童年的残忍 088
眼看我就要赢了,她却退出了 090
那个并不真实的自我 101
我用半生时间来矫正那个孩提时代的我 103
长大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108
快乐着,却为什么总感到心酸和悲伤 110
挣扎也许是生命的常态 121
我想回到那个小姑娘那里,拉她一把,但是无能为力 123
生命初始最美的图画 137
郑重地告别,与那些童年的过往 139
平淡生活中的仪式感 146
我从来没有真实地活出自己 149
破茧而出 159
什么是完整的家呢?和有没有父母无关 161
爱比怨悔更自由 169
你听过大提琴拉的《二泉映月》吗 171
盲孩子眼睛里的光 181
我想尽力摆脱这物化的世界 183
理想永远都年轻 195
我只和妈妈说学校里有趣的事 197
比天空还要大的小烦恼 205
重返童年
早逝的二哥永远不会知道,他对我的生活道路起了多大的作用 209
我没有跑,这个时候逃回家真是丢死人啦! 212
我没有生日 215
照耀我一生的三个童年片段 221
每个孩子都有天性,后天的努力造成命运的千差万别 226
爸爸和妈妈没有给我做出爱情的榜样 229
妈妈对爸爸的怨恨一直没有消除 232
我越自信,别人越不会欺负我 235
附录 重返童年邀请书 239
|
內容試閱:
|
再过一遍,让此生明白
殷健灵《访问童年》序
李敬泽
放下殷健灵《访问童年》,只觉得蒹葭苍苍。这不是一次快乐的访问。童年难道不是快乐的吗?好吧,我们一向是对孩子们这么说的,我们希望他们快乐,我们以为他们快乐,世界之重还没有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怎么会不快乐?我们把我们的愿望、自欺、冷漠当作了事实。即使他们在哭泣,即使他们在角落里惊恐地看着这个世界,我们也并不在意:好吧好吧,过来抱抱。但说到底,他们懂什么呢?很快都会过去。
读了《访问童年》,我现在想做的事是,找一个下午,阳光不要那么明亮,在阴影中,殷健灵坐在对面,就像她在这本书里坐在那些人对面一样,和她谈谈我的童年。
这没那么容易。我怀疑我没有童年,因为实在没有多少童年记忆。我无法像很多作家那样宣称:写作源于童年。我记不起童年的快乐,也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伤痕,我就是健忘,我勇往直前,我扬长而去。
不知道殷健灵会怎么对付我这样一个受访者,我的问题不是捂着一个盒子,我把盒子丢了。
我相信,她会有办法的。她不仅是善解人意,她也不仅是亲和令人信任,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她有充分的心理学准备,但更重要的是,以我与她有限的几次交往,我感到我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她本人是一个敏感脆弱的人,这样一个人,必是敏感于人的疼痛与沉默、麻木与遗忘,对人的无言以对和千回百转感同身受。
所以,我能够想象,那些受访者或许终于发现,他或她碰到了一个人,愿意陪伴他们,回到最初的梦境,回到荒野,找到和打开被封闭、藏匿、丢弃的盒子。
这不是令人羡慕的工作,一定很累。特别是,殷健灵很可能还是个焦虑的人,她可能从童年起就被焦虑、不安全感所纠缠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样的童年,才让她对重访童年如此执念?
她必定采访了比这本书里更多的人,必定有很多人最终不能打开。而那些打开的人,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全是快乐当回望童年,我们也许会找到快乐,也许常常发现缺憾和伤痛。
那些被殷健灵打开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终于、终于碰到了一个人,如此耐心、如此审慎、如此体贴地帮助他们进行一次回访,把无以言表之事意识了一遍、说了一遍,这就像把此生从头又过了一遍,而这一遍过明白了,即使是失败和残缺也便释然。
而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我陪着这么多人把他们的童年过了一遍,我在很多人身上依稀认出自己,我常常会惊异地发现,被我遗忘的,竟被他人记起,原来是,千万人的命运中就藏着我自己。
然后呢,我想我们都会更珍重地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当然,我们也会更珍重地对待我们的和别人的孩子。这人世上所有的孩子,人们向他们承诺了快乐,但我们知道,人们常常没有做到。
这本书超出了我的预想:它竟如此宽阔饱满,它不是透明的不是纯粹的,它不是童话和神话,而是百感交集的漫长旅途。人被童年所塑造,人也注定向着童年争辩、反抗和逃逸,人渴望与他的童年和解,所以人需要访问童年,在记忆、修复和创造中与自己、与世界和解。
我不把这本书看作一本童书,它是人之书,是爱的教育、情感教育。那些回忆童年的成年人,他们每个人都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每个人都在修行,他们证明,记忆的能力、通过记忆推敲自我的能力,这就是善好人性的根本保证。
为此要感谢殷健灵,她当然不仅是一个记录者,她召唤记忆,她让混沌的生活和经验自沉默中浮现,获得意识、语言和形式,她是创造者,因为,她对一个又一个人说:要成为完整的人,要有光。
2018年6月21日凌晨初稿
10月21日晚定稿
11月15日夜修订
自序
访问童年,这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写作计划。
阅读和写作的历史越长,越相信童年对于一个人的特殊意义。你会发现,即便是再杰出的作家,他一生可能写了几十本书,但那些书很可能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他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童年在他心灵版图上打下的烙印。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成年后无法解决的困惑和障碍,都可以在童年期找到成因和答案。只是,当我们明白和了解这一切,童年已经无法回返,更难以修正。
访问童年其实是访问一个人的精神故乡,这不仅是因为童年决定一生,更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人的一生看似是走向遥远的终点,本质上却是迈向生命的原点。通往童年之路,就是通向内心和自我之路。因此,对于本书中的受访者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接受我的访问是痛苦的,也是勇敢的。因为他们需要具备足够赤诚地面对自己、同时也面对他人的勇气。
感谢他们的信任和坦诚。一个人的记忆力也许会减退,但是,灵魂会记住一切该记住的。他们带着我回返各自处于不同时代与地域的童年,让我陪着他们一起喜悦欢欣,百感交集,涕泪俱下。
本书以受访者的年齿为序,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他们的童年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一百年的时代变迁。然而我更感兴趣的,不是宏观的时代命运,而是不同时代和地域里孩子的心灵和感情。它们千差万别,却异曲同工;它们幽微渺小,却丰富而广袤。他们会颠覆我们的一个基本认知,童年不仅纯真无瑕,混沌无知,童年同样敏感脆弱、复杂多变、危机四伏。童年独立生长,可终究敌不过时代洪流、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的裹挟和影响。倘若人生犹如危崖上的一棵树,童年便是根,在夹缝中求生存,靠着露水、阳光以及自身的力量长成枝繁叶茂。
书中二十六个故事,来自二十六个不同年龄和身份的普通人的叙述。我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语言:他们对我说话的语言、独白的语言、回忆往事唏嘘不已时的语言,他们的语言里有各自的表情和温度。我尽量保持了二十六个故事的原生态,没有掺入想象和创造,在这里,我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整理者和提炼者。并且,为保护个人隐私,除个别受访者(如任溶溶先生)采用实名外,其余均采用化名。
这本书不是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我在访问和写作的过程中,始终考虑的仍是文学二字。文学关注的自然是永恒的人性,是人的情感和心灵。因此,我只选取来自真实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故事。至于所附的写在边上,是我作为一个倾听者最深刻的感触。我无意指点时代命运,只是从人出发,从个体出发,去探究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尽管我也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但我相信,寻求答案的过程也是通往真实的自我并且最终达成人生圆满的过程。
我们将从别人的故事里读到自己,那里有人生的源头,那里也有重新出发的路标。
再次感谢所有的受访者以及线索提供者,感谢一直无私支持我的父母家人,感谢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以及长江文艺出版社。最后,要特别感谢新中友好协会和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德文波特的迈克金写作中心。在我的业余写作生涯里,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特殊体验,他们提供了舒适安逸的环境,使我得以在这个天人合一的长白云之乡心无旁骛地写作。离天地自然最近的地方,也是离人的心灵最近的地方。
殷健灵
2017年10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