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案例以课程改革在区域和学校推进中出现的真实问题为切入点,以区域和校本课程实践的方式,通过自上而下推动与自下而上生成相结合的策略,重点探索区域推进、课程计划、学科建设、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这五个方面遇到的难点和关键问题,促进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确立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完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训,有效提升以课程研究、建设、实施、管理和评价为主要表征的学校教育品质,体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的创造产生,生而成长的创?生特质。
成果内容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且具备可操作性,生动展现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区校实践探究历程,其积累和形成的改革经验和教训,当能对进一步深化上海乃至全国的课程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集中呈现的近百个案例, 是上海课程改革30 年来区域和学校实践成果的荟萃,覆盖了上海基础教育从学前到高中的各个学段,从育人价值研究、课程整体开发、特色课程建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转型、信息技术融合、绿色指标评价、区域整体实践等领域,全方位展示了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
關於作者: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上海市中小学、学前、中等职业、成人、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指导、服务工作。
|
目錄:
|
一、建好课程跑道,培育时代新人
构建融通式蒙正课程体系,提升一校多区办学品质
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实施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
生命教育,点亮孩子的幸福童年
生命教育办学的实践之路
崇明区生态崇明地方课程体系性构建
多维有序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创建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发展的培养模式
二、注重整体设计!提升课程领导
卓越课程: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奠基
大同中学高中课程结构整体改革
选择教育理念下从1.0 至3.0 套餐式课程的演变
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多领域、阶梯式校本课程
中学创造教育课程群的建设与实施
科技、艺术、体育等非高考科目课程群建设与校本化运作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 1课程研究实践
一核四维六域的G-CLUB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三、强化课程整合,形成学校特色
打造书法特色,成就优质学校
大语文教育研究
构建综合课程,提升阅读素养
校园原创音乐剧:丰富课程体系,成就美好教育
为男孩女孩开设的性别教育课程
基于游泳特色的学校育人方式优化实践变革
基于高中生体质健康的教学干预实践研究
混龄教学,魅力体育
四、建设特色课程,促进学生成长
小学科学综合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施
创建新优质学校背景下初中科技教育的探索之路
课程改变未来:以创新素养为视角
走向核心课程的儿童哲学
探究生活之趣 尽享学习之乐
让每一颗种子茁壮成长小神农课程建设
新实用教育引领下的学校课程改革
国家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建构与实施
五、立足园本实际!赋予课程生命
践行游戏课程 促进幼儿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以自由剧为载体 促进幼儿关键经验获得
乐活教育课程的构建与优化
回归天性 滋养成长生命教育课程变革
幼儿生命教育课程的整体性构建与实施
面向每一个生命个性成长的课程
金山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整体设计及有效管理
优化教研模式,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六、秉持儿童立场,促进个性发展
市郊幼儿园托幼一体办园模式研究
规正方能致远区域化规范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研究
期望式评价:以当前评价谋求未来发展
为脑瘫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致力于幼儿语用能力的发展:含义与实证
利用差异促进发展混龄教育的实践探索
乐童真释放 享创造萌发乐创教育十年行动
让孩子表现自己 让教师发现孩子
点面联动,创建基于幼儿立场的个别化学习活动
七、变革教学方式,再造教学形态
后茶馆式教学的构建与应用
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发展与构建
探究学科思想 改善教学方式
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三学三研高效课堂的构建
勿离手实验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奠基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E-SA-S 研究型课程建设
高中与高校联动培育创新人才的双进入活动
八、创新学习方式,激发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五学三动教学模式
农村中学三园教学实践与研究
导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新课堂十年探索
运用便携式小白板促进课堂转型
问题化学习: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课堂转型
从严实细活深到双主课堂
优化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路径的30 年实践探索
协同教学:演绎精彩课程
九、扎根教学实践,实现教研转型
活动发展式课程改革让每个学生主体得到全面发展
坚守有效教学 助力课堂转型
二十八载深耕慧植 分层递进磨砺前行
指向激发学生潜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打造阅读空间 激发阅读动力
教师行动教育
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优化研究
中小学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与行动
十、融合信息技术,助力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助推学校课程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支撑校本六艺课程再构
信息技术支撑下促进个性化学习的课堂变革
自主构建移动教学平台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数字化学习成就精彩课堂
创新,演绎物理新精彩
物联感知驱动增强教育 全人数据促进因材施教
校本研修网络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十一、践行绿色理念,提升教育质量
学科基础素养综合评估的区域化实践
基于网络的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建构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格致实践
为了学生的愉快学习,变革课堂教学
小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保障和利用研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集聚的公办小学适应性教育
学前梯度进阶式聋健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
成功教育探索薄弱初中成功路径
十二、推动整体实践!营造课程生态
集聚区域协同力 提升课程领导力
全面课程 校本特色区域校本课程管理与指导
自闭症儿童区域教育支持系统构建
青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
学期课程统整:一项破解课改关键难题的区域实验
为主动学而教崇明区主动有效课堂
达标与提升工程
区域推进创智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
|
內容試閱:
|
不忘初心 筑梦前行
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0年回顾
(丛书代序)
1988年,在探索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受原国家教委委托,上海重点聚焦四个素质和健康个性培养,启动了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后被称为课程改革第一期工程,简称一期课改)。1998年,面向新世纪新挑战,在传承上海一期课改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海再次启动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被称为课程改革第二期工程,简称二期课改)。两期课程改革均涉及中小学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教学过程、考试评价等改革领域。
在长达30年的两期课改过程中,始终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得到市教委和市课改委的领导,得到高校和基础教育专家的专业贡献,得到全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创造性实践经验的奉献,得到全市三级教研系统优秀教研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实施保障正是这种上下一心、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专家的顶层设计与学校针对问题的敏捷反应相结合的改革机制,为上海基础教育赢得荣誉,取得显著成效,引起世界的关注。
2009年和2012年两次PISA测试的优异成绩震惊世界;2010年和2014年两次教学成果奖评选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历年来各学科中青年教师全国各类教学大赛成绩卓越,一大批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征程中脱颖而出;上海的数学教材(一至六年级)输出英国,中英数学教师交流,上海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英方同行的高度肯定;上海教研的实践范式引起同行广泛关注。
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把它视为建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上海的两期课改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素 质和个性,将课程设计的重心,从学科迁移至社会和学生,强调课程应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又主动、可持续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海的一期课改针对课程模式过分划一、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现状,汲取之前已经开展的试行教学规章制度、试办高中理科班、开设劳动技术和计算机课程、青浦数学教改经验、试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结合探索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聚焦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关系、现代化手段的引入、课程教材一纲一本的旧模式、教学中人际关系的改进、强化德育及其他人文因素的教育等问题,在课程视域下开创性对基础教育进行系统改革:
第一,依据素质教育要求,确立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个性的课程培养目标。
第二,将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纳入课程范畴,构建了必修、选修和活动三个板块,优化了课程结构,改变了学科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状况,丰富了学校课程。
第三,坚持以德为先,建立了由思想政治课程、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学科课程组成的三线一面德育体系,架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渠道,开创了学校德育活动、学科德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德育新格局。
第四,首次尝试编制学科课程标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等方面整体规划学科课程,强化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有效教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达成有限目标(学习结果)的观念,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定位)。
第五,建立了主持单位支持、主编负责制下的专职队伍编制、审查办审查、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课改办管理的教材编制机制。编制了700余种册涉及三个板块课程的教材、教参、练习册,实现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呈现了以社会、学科、学生为基点,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材特征,教材内容普遍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新成果,呈现学科德育价值。
第六,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不断普及,科学方法教育得到关注,以电化教育为主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第七,逐步建立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中考改革制度,全面会考基础上的3 1高考改革制度。
在一期课改实践过程中,课程观念得到确立,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和三 线一面的德育体系在学校得到落实,教师普遍适应三个板块的教学,专业能力得到发展,学校教学环境因改革需要得到改善。
上海的二期课改针对立德树人强化德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信息化带动课程教学的现代化三大问题,传承一期课改实践经验,围绕统一性与选择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科与综合、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开发潜能与健全人格、教育文化与技术文化等十大关系,以学习环境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为突破,关注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创造性地对基础教育进行系统改革:
第一,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视角确立了课程培养目标,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角,创造性地建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
第二,着眼于明确课程的功能和价值,构建了以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和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八个学习领域为标志的课程结构,设计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三个学习领域合分一体的领域课程结构,开创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互补充的新体系。
第三,传承三线一面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德育渠道,从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突破,确立学科育人价值,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形成了课程德育新格局。
第四,明确课程标准作为描述学习结果的基本定位,从育人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视角,描述达成性学习结果(知识与技能)、体验性和表现性学习结果(过程与方法)、发展性学习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规划学科课程。
第五,编制了三类课程1200余种(册)的教材,并转化为1200余种(册)的数字教材。教材内容关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强化体验感悟和学习经验积累,引导学习过程,呈现学科育人价值。教材的目标特征、内容特征、教学特征进一步优化。
第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标志,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一是规范和创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五环节,优化教学全过程;二是强化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将知识置于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情境中,通过听讲、阅读、交流、观察、操作、探究等各类课堂活动,掌握概念、体会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形成能力和意识,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在二期课改实践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课程育人价值和三维目标得到确立,三类课程得到落实,学校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学习方式变革为标志的改革经验不断涌现,TALIS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教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课程是培养人的过程。深化课程改革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教学是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环境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深化教学改革,需要从学习环境支持学习方式变革角度重点突破,即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空间;需要在信息化环境和学习分析技术支持下,从精准指导和推送学习两方面实现个性化教学;需要探索通过优化学习输入(提供的学习信息)和丰富学习输出(多样化的学习结果表现要求),去促进学生意义建构,实现深度学习。
增强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丰富学生实践性学习经历、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是深化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个突破点。
今年是上海实施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30周年,也是面向新时期,踏上深化课程改革新征程的起始之年。站在上海教育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号召全市各区、校认真梳理、总结30年的改革经验,以各种形式回顾30年改革历程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展示30年的改革成果,以期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面对挑战,我们不忘初心、勇于亮剑!
前瞻未来,我们筑梦前行、砥砺奋进!
徐淀芳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