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当代文坛刺客宁肯创作40周年纪念典藏版,2018年宁肯文集系列作品之一。
★2017中国好书 荣获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以小说家目光为中关村写史,为改革时代立传
|
內容簡介: |
《中关村笔记》在田野调查与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以人文笔调书写不同阶段中关村的典型人物。全书从与华罗庚、陈省身并列为中国数学三驾马车的中科院院士冯康为开篇并贯穿始终,以陈春先与中关村的硅谷梦、柳传志与联想、王志东与新浪、王选与千年之约、王永民与汉字输入、程维与滴滴打车、吴甘沙与智能驾驶、苏菂与车库咖啡等19个段落与手记,展现了中关村如何锐意求新,解放思想,创造历史,重塑价值,成为继美国硅谷之后又一个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史诗性进程。中关村不仅改变了北京,也改变了中国,某种意义上也改变了世界,作品对此给予了追根溯源与深度思考,富于启发,勇于担当,具有穿透性的震撼力和独抒机杼的艺术创新力。
|
關於作者: |
宁肯,北京人。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藏》《蒙面之城》《三个三重奏》《沉默之门》《环形山》。1959年生于北京,原名宁民庆,祖籍河北省河间县宁庄。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1982年在上海《萌芽》发表诗歌处女作《积雪之梦》。1984年至1986年旅居西藏,《天湖》《藏歌》《沉默的彼岸》等一系列散文使其成为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之一。著有散文集《说吧,西藏》《北京:城与年》《我的二十世纪》《思想的烟斗》。另有中短篇小说集《词与物》《维格拉姆》,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现为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十月》杂志常务副主编。两次摘得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首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2001年第二届《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首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第一届香港红楼梦奖推荐奖,首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入选2014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2017中国好书,有作品翻译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捷克语。
|
目錄:
|
冯康构图1
第一人
未来的引力
战风车
联想中国1
冯康构图2
MS-2401
千年之约
联想中国2
王码
冯五块
冯康构图3
联想世界3
KV300
Internet
联想世界4
万物的指纹
车库咖啡
分享或共享
人物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后记
在我的写作中,在这套文集中,《中关村笔记》堪称一部另类之书。另类在于它不像我写的,写法又很另类又像我写的。媒体朋友看到这本书感到惊讶,称宁肯被圈内人称为桀骜不驯的小说家,头一次写非虚构作品就选择触碰中关村。干吗要强调我是桀骜不驯呢?这种人不太可能写非虚构作品?特别中关村这样本身就比较另类的作品?诗人也是我的朋友陈原从另一个角度说得更直截了当,宁肯兄在写了《沉默之门》《天藏》之后,竟然出人意料地写了《中关村笔记》。三、四年前我在北京,以及宁肯兄驾车携家人来我处时,我都表达了极大的不理解。他在自媒体上写道:在我心里,中国的小说最高精神向度是《天藏》和《沉默之门》,至今我还是有些固执地认为他不该写《中关村笔记》。这是批评的声音,非常珍贵。
批评界的许多声音在惊讶同时多给予了肯定,孟繁华说:宁肯的《中关村笔记》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写得太好了,我非常惊讶。他是在北京作协年终总结会上说这话的,虽没展开说,但我知道他的意思,我的写作他非常了解,我不是写这类作品的人。因为这本书我还上了央视(真是够主流的),在央视2017年度中国好书颁奖典礼上有我一段文学分享课:开风气之先的演讲。典礼播出后批评家李林荣在他的自媒体上转发了演讲视频,并写了一段话:赞美宁兄在央视聚光灯下特意选择讲述陈春先的故事。往事不远,足可鉴今。我明白李林荣的意思,某种意义他点到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实质与当下的必要性。我回道:知我者,林荣兄也。我找到了某种为何写此书的解释的角度,但我仍看重、更看重上述的批评。面对多种声音,我自己非常清醒的是,真正促使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想了解中关村,而写作此书会让我有许多了解中关村的便利条件,有足够的外力支持,我想采访谁基本上就能采访到谁。当然,为此我要写出一个历史的中关村,公共的中关村,虽然会尽可能打上我的烙印。但因此也必然会有一个完全我个人的中关村中关村是我未来北京地域长篇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没有中关村就少了一面镜子,甚至魔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我进行了一次远征,一次陌生的远离了自己的长途奔袭,人马不多但全是精锐,我驰骋于无限大无限陌生的写作疆域,我的疆土似乎也变得异常辽阔。我不知道这样的远途奔袭,这样征服后的疆土,对我未来的写作究竟是否真的有意义?我是否真的需要这么辽阔的疆土?一切都是未知的。
但还有什么比未知更迷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