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深度思考

書城自編碼: 327485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智商/智谋
作者: 川上浩司
國際書號(ISBN): 9787505744851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8-12-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危局
《 危局 》

售價:NT$ 383.0

編輯推薦:
"★科学高度:深度思考,是深度工作与深度学习的本质,帮你打造解决问题的底层思考框架。
★思维广度:笔记思维×故事思维×过程思维×减法思维,四种思维让你告别“低水平勤奋”。
★新的时代: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深度思考,你快不过机器。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关键的思维优势,就是深度思考。
★透过现象、洞察本质、认知升级、心智跃迁,让每一个问题成为机会!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手!"
內容簡介:
"“快速工作法”、“高速PDCA法”、“超级时间压缩法”……以往这些工作方法,都无一例外地特别重视“快速”两个字。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迅速反应=头脑聪明”的定义,于是便去不断地追求速度和便捷。可是,无论你回答的速度多快,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并非是正确的。
所以,本书将让读者体会到什么才是“深度思考”,通过四种深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告别“低水平勤奋”,有效解决复杂问题。让每一个问题成为机会!打造解决问题的底层思考框架。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深度思考,因为你快不过机器。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关键的思维优势,就是深度思考。"
關於作者:
"川上浩司,京都大学设计学系联合特任教授、工学博士,专业为系统设计。
1964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于京都大学工学部求学期间,开始就人工智能(AI)的“知识信息处理”展开研究,在硕士阶段毕业后,于冈山大学任助教,期间取得了博士学位。其后,返回京都大学,开始了对“从不便的状态中获得益处”的不便益研究。
他认为,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正在向着“更加便利”的方向前进,但是“便利性”中也隐含着“弊害”。因此,为了用工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他基于“不便益”的视角,开启了对全新系统设计的研究工作。
著有《深度思考》《从“不便”中诞生的设计》等。"
目錄
前言 你还在进行浅思考吗
序 什么是深度思考
思考与深度思考的根本性区别
深度思考的重点在于过程
潜入到思维的最深处
流水线式生产会阻碍我们深度思考
千万不要做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
深度思考可以催生出独特的答案
无遗漏、无重复的思考陷阱
通过铅笔让思考具象化
第1章 笔记思维:书写记录,保留深度思考的精华
用铅笔做记录,为文字注入了灵魂
用PC做记录缺少了一种温度
用铅笔做记录,融入了与物的约定的信赖感
实感较淡薄的与人的约定
不知不觉选择用浅思考
iPhone畅销利用了与物的约定
为什么在电子屏上签名不像自己写的
养成怀疑正确性的能力
你也在通过秘书与人交流吗
对素数尺的思考
思考能让思维发生转换
留住深度思考产生的宝物
将思考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书写能精炼我们的思考
用铅笔做笔记,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具创意
工具用得越熟练,思考越顺利
有限性让思考更迫切
人类身上的矛盾法则
要思考用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从思考到理解领会
第2章 故事思维:用深度思考讲出好故事
为何有些发言让人感觉很无趣
有策略地准确传递信息
难以言表的部分也许是深度思考的精华
歌舞伎为何能传递难以理解的内容
意会能更深刻地传递信息
以意会的方式进行思考,会带来无限可能
具体的数字说明真的完美吗
有时使用了数字反而会削弱说服力
发言有时需要故事化
有助强化说明能力的4个尺度
了解数据对比的戏法
要对判断依据的数字背景做出质疑
不要做只为了会议上通过的企划案
思考,能让你捕捉到更加真实的答案
在客观与主观之间切换来提升影响力
关注实感更容易打动对方
第3章 过程思维:提升能力的关键利器
遇到疑问怎么办
成为真正独特的人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
过程体验带来成功机会
仅此一个解决方法
实现技能飞跃的必要行为
用前后关联的方式思考
保持思考的连续性
完整保留思维的路径
制造思考的紧迫感
不设定任何目标的思考
要关注前后的变化
判断经验的质量,应具备的3个视角
转变思维:先从外表入手
小型失误让你的思考逐渐成熟
慢下来能提升思考的能力
用铅笔开辟出思考之路
第4章 减法思维:如何跃迁为一个高段位精英
加法思维与减法思维
知识量与思考能力成正比吗
向AI技术学习输入方式
深度思考可以促进创意思维
危险思维法
乘法思维不易找出最佳组合
像咬苹果一样进行思考
减少手段才能凸显本质
创意就藏在不便中
没有窗户的摩天轮
做减法能产生说服力
对手段做减法可以提升价值
减法思维的应用
慢思考原则
质疑是开始深度思考的第一步
要有像灯塔一样的假定目标
没有答案才有思考的余地
纵向思考带来横向扩张
铅笔带给我们的思考
结语 能深化思考的思维法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內容試閱
前言你还在进行浅思考吗
头脑聪明是指能进行深度思考
本书主要谈的话题是深度思考,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增强你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是我撰写本书最大也是唯一的目的。
在大学里,我经常会给学生们出考试题。
常常会有人这样对我说:
京都大学的学生都很聪明,这样一来,作为老师,出题目就会变得很有难度了吧?!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感到一丝丝别扭。
因为,我心里总抱有这样的疑问能考高分的人,就一定是真正头脑聪明灵活的人吗?
我在心里试着分析这种违和感和疑惑,最终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所谓的头脑聪明,应该指的是能进行深度的思考。
一个人头脑的聪明程度,不能以考分高低来衡量。
当然,试卷上的题目都是学生经过不断深入思考才答出来的,而且作为教授,必须确保试题的难易度,从而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但是,如果你问我,能否通过出题时的反复斟酌,就能保证100%检测出学生的聪明程度,我内心的真实回答是No。
头脑的聪明程度无法用分数来衡量。因为深度思考本身就不是绝对化、数值化的。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考试得高分=很聪明的观念却如此深入人心。
其证据之一就是社会上普遍有这样一种看法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考试得高分的人)都是头脑很聪明的人。
甚至还有很多商务人士虽然早已过了上课考试的年龄,但他们仍然会选择报班学习外语、MBA等考证培训,以图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分数。
如果想考高分,就必须通过学习向大脑中灌输海量的知识,一旦进行深度思考则会让灌输过程的效率降低。因此,我们与其花时间琢磨真的是这样吗,不如把试题集里的答案和解题方法,都囫囵吞枣式地背下来,以求在数量上获得满足。其结果就是让我们很容易忽视深度思考。
可是,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深度思考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能够进行深度思考是头脑真正聪明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最强的实力。
我并非否定那些考试取得高分的人,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把关注点集中在考高分上,应该让自己养成深度思考的意识,并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对深度思考的思考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如果你想走得更快,就得学会跑;如果你想变得更有力气,就得接受身体力量的训练。同样的道理,如果想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你就要让自己不断地深入思考,再思考。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市面上有很多宣扬思维方法的书籍打着只要掌握了书中的方法,就能提升思维能力的旗号,都在说不需要进行实际的思考,只要掌握了某种思维模式就能提升你的思考能力,听起来就像是思维的兴奋剂一样。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
说到底,这种思维的兴奋剂是否有效还是个疑问。即便我们假设其是有效的,但能否一直持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总之,我坚持的观点还是如果要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就要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
思维的兴奋剂之所以如此流行,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为了换取速度而放弃了深度思考,但是我仍然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句话:
为了培养思考的能力,请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
不过,可供思考的时间并不需要我们在时间的分配方式上下功夫,或是去学习时间管理法。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思考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无论你每天多么忙碌,一定要停下脚步读一读本书,将它当作一种思维的运动(thinkingsport)吧。
反应迅速真的就是思考后的结果吗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很多人认为考试得高分=很聪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种误解头脑聪明等于反应迅速。
我们来看下面这样的场景:
针对这次的企划方案,你们都谈谈自己的意见吧。
上司首先抛出了问题,A马上就接话道:这次企划案的主要内容是,我对此是这样想的
B在听了A的意见后,也马上阐述了自己的见解:A刚刚说的意见,我认为应该是
而一旁的C则一直保持着沉默。
上司于是催促他:C,你是怎么了?
啊,我在想C回答的内容也很不明确。
C总是不发言,让周围的人都感到很焦虑。
如今大家都很忙碌,所以时间是很宝贵的。如果与会者很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会觉得开会就是耽误时间,只有那些抱有创新想法的商务人士,才不需要在工作上投入太多时间灵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然后会非常生气C这样的表现不行。他是整个公司里工作效率最低的职员,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
那么,如果我问大家:A、B、C三个人里,到底谁才是头脑聪明的人呢?恐怕选择C的人寥寥无几吧。
即问即答并不能培养思考的能力
可以想象,认为A头脑聪明的人会占大多数吧。理由是A能够针对问题很快地做出回答,所以他的反应很迅速。
在提倡速度至上的当今社会里,这绝对被视为一项优点,因此,无论问什么都能立刻回答上来,才会被人称为是头脑聪明脑子转得快的人。
但是,无论你回答的速度多快,你所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并非是正确的。
A能够即问即答的确可以说是脑子转得快,但是,他是否真的经过了深入思考可就不一定了。
面对上司的提问,最好能马上回答无论怎么样,都要先给出个笼统的答案,这些只能算是脊髓反射式的行为而已。
也就是说,A也存在着没经过深度思考的可能性(不过,如果是只存在一个正确答案的猜谜游戏,当然是最快回答出来比较好。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文阐述认知与认识的区别时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我想也会有人认为B最聪明吧。
因为,上司要求就企划方案阐述意见时,其实并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是单纯地阐明自己的意见,还是回答上司心里想要听到的那个答案呢?抑或,结合当前的状况、上司的性格、职能范围给出一个最优解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要求给出一个最优解。B结合了上司的意见和A的发言所给出的答案,属于最优解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深度思考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行为
所谓的最优解一定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得到的结果吗?
深度思考其实是一种过程,未必能得出最优解。
我们越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就越是会考虑各个要素。当然,我们在思考最优解时,也是一个与之类似的过程。只不过,对于各方面的考虑,往往都是简化了的。
商业管理领域所说的最优解并非是学术用语,更像是对某次郊游的感想,先设想好可能的答案,再修改一下就写出来了。也就是说,当老师叫你写一篇关于这次郊游的作文时,你会写:这次郊游去了三十三间堂,玩得非常开心这就是商业领域所谓的最优解。
这样比喻虽然有些不恰当,但是郊游=深度思考的过程本身并没有在文章中被真正地体现出来。
一般来说,人们都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状况推导出最优解的。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单纯的数据分析而已,并不算是深度思考。尽管这样做能在当下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锻炼你的思考能力。
因此,提出了最优解的B也存在着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可能性。
思考是一种很容易丧失的能力
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反应迅速=头脑聪明的定义,于是不断地追求速度和便捷。
便捷的事物总是与快速有关,人也好、电脑也好,不需要怎么费事就能非常快速地给出答案的,我们便会觉得这是好用的。
从京都府走到东京要用10天,然而乘坐新干线只需要3个小时,因此我们坚信这是好东西。
原定需要用60分钟写完的期末考试题,有人只用5分钟就答完了,于是大家就会称赞好厉害;如果电脑程序因为故障死机10秒钟,就会引来人们的抱怨太慢了。
可以说,世界就是在更快速、更便捷的想法之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丢掉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深度思考。
让我们回到先前的问题上,C最后回答啊,我在想并没有在说谎,他真的是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思考。
C为了想出答案,需要花时间思考。还有一种可能是,无论他怎样深入地思考,最终都没有得出一个答案。这就好像在思考的海底进行潜水,最终找出的那个答案也许并不是正确的。
但是,除了答案以外,深度思考也能诞生出其他的价值。就像本文中所说的那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唯有深度思考的过程,才能让我们发现真正的问题以及新的解决办法,所以,我认为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在提倡效率的时代,有人肯定会质疑为什么要进行深度思考呢,也会议论比起思考能力,判断力更加重要吧。
但是,作为原AI(人工智能)研究者,在我看来,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才是人类最大的个性与优势。
基于只有立刻给出回答才能完成工作思考是一件既麻烦又不擅长的事情等理由,人们越忽视深度思考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个性与优势,离头脑聪明就越远。
当人们称赞工作得力的人优秀的商务人士时,其中肯定也包含了头脑聪明的意思。但遗憾的是,如果仅仅是从分数至上速度第一追求便捷的角度来说,反而是让人与聪明二字渐行渐远了。
重新找回思考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沉溺于便捷性的世界里,人们已经习惯了那些下意识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和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情,一味地追求提速而不再去进行深度思考。
当我们不再思考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愿意进行深思熟虑。
在京都大学,有很多人会沉迷于独特而有意思的事物,有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我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那种让人感觉不方便或是带来困惑的。
我是学工科的,年轻时也曾坚信工学的宗教,即一定要做出最便利的东西,后来我之所以开始研究AI,正是因为我认为它对人类来说将是一个最便利的工具。
但是,我的导师却告诉我:今后将会变得更加不便啦。
不便正如字面意思,是会让人感觉不够方便的一种状态。
虽然我一开始很不认同导师说的观点,但当时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只能默默接受这句话。后来,我进入了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学研究科,在名为共生系统论的实验室里一直工作至今。
整个世界正变得便捷化,而我却选择了反方向,在思考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这让我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过得非常有意思。
具体如何,我将在后文中详述。总之,我在研究AI时所获得的知识与深度思考,这二者的关系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真是太有趣了。
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吧。对有些人来说,深度思考也许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深度思考是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事情吧
不断进行深度思考,能够磨炼人类所特有的思考能力,从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
正是出于这些想法,我才动笔写了这本书,希望各位读者能通过不断深入的思考,培养出思考能力。
在本书中,还会给你推荐一位学习深度思考之路上的伙伴铅笔。
头脑中的思绪是难以被看见的,所以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会选择用说话或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问题,但是说话需要有一个谈话的对象,而我们可能时常要面对独自一人思考的局面,因此如果我们一直嘟嘟囔囔地,肯定会惹来周围人的白眼吧。况且,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说完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用铅笔写下来的方式,才是我们进行深度思考时的最佳伙伴。不仅仅是这种行为本身,实际上铅笔这一物品的存在,也是在向我们展示着何为深度思考。可以说,铅笔本身也是一件由很多深度思考后的结果堆砌起来形成的不可思议的物品。
商务人士选择用铅笔做记录,而不是用更方便的圆珠笔或自动铅笔,是因为这样能给人一种工作能力很强的感觉。
即使已经踏入社会,还选择用铅笔作为书写工具的人,会给其他人一种有想法或有自我观点的感觉。
一边谈判,一边在草图本上用铅笔做记录或是画草图,会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觉呢?其实这其中就隐藏着强化思考能力的小秘诀。
铅笔与思考乍一看是毫无关联的两种事物,但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则有着其相互共通之处,并且由此可以推导出普遍性的法则,二者正是因深度思考而产生了交集。
接下来,我将以铅笔为话题,通过分析开启思考之旅吧!
京都大学设计学联合特任教授
川上浩司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