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贴扎运动,不贴扎肌肉;针对功能,不针对疾病;评估模式,不评估病理
|
內容簡介: |
《功能性贴扎技术》旨在引导读者以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循证医学为纲,重视贴扎技术与运动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贴扎技术改变局部神经反馈,通过运动输出,最终实现改变机体运动模式这样一个终极目标,为读者呈现一本具有现代意义的功能性贴扎技术指导书籍。
|
關於作者: |
贺小桦,男,美国帕默脊椎矫正大学脊骨神经医学教授,在相关领域研究20多年,已出版矫形相关书籍20余本,发表相关论文70多篇,并多次获得过国际性大奖。
|
目錄:
|
目录
上篇 概念及基本原理篇
第一章 功能性贴扎技术总论
第一节 定义、历史沿革
第二节 治疗贴布贴扎介绍
第三节 运动功能贴布贴扎介绍
第二章 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应用原理
第一节 解剖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肌肉效应
第三节 神经效应
第四节 力学效应
第五节 筋膜链效应
第六节 心理因素
第七节 消除水肿的作用
第八节 贴扎的副作用
第三章 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循证证据
第一节 治疗贴布贴扎的循证简述
第二节 运动功能贴布贴扎的循证简述
中篇 基本技术篇
第四章 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基本操作
第一节 贴布的特性与黏性
第二节 治疗贴布贴扎流程
第三节 运动功能贴布贴扎流程
第四节 运动功能贴布贴扎框架
第五章 功能性贴扎技术的疗效
第一节 本体感觉增强
第二节 局部减压作用
第三节 心理作用
第四节 改善疼痛
第五节 其他
第六章 评定技术
第一节 结构评定
第二节 功能评定
第三节 疼痛评级量表
第四节 患者特殊功能量表
下篇 健康问题处理篇
第七章 上肢运动系统功能障碍
第一节 肩胛骨 录
第二节 肩关节
第三节 肘关节
第四节 腕关节
第八章? 下肢运动系统功能障碍
第一节 髋关节和臀部
第二节 大腿
第三节 膝关节
第四节 髌股关节
第五节 上下胫腓关节
第六节 踝关节
第七节 足
第八节 足趾
第九章 颈、胸、腰、骨盆和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第一节 颈部
第二节 胸部
第三节 腰部
第四节 骨盆和骶髂关节
第十章 软石膏技术
第一节 拇指软石膏
第二节 踝关节软石膏
第三节 足软石膏
第十一章 功能障碍医疗贴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上肢
第三节 下肢
第四节 颈肩部
第五节 脊柱和躯干
第十二章 水肿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颈肩和上肢
第三节 躯干
第四节 髋部和大、小腿
第五节 膝部
第六节 踝部
第十三章 姿势矫正贴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上躯干
第三节 下躯干
第四节 四肢
第十四章 特殊人群健康问题的贴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孕妇的常见贴扎
第三节 老年人的常见贴扎
第四节 儿童的常见贴扎
第十五章 竞技贴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运动发挥链贴扎概念
第三节 速度力量性竞技项目
第四节 耐力性竞技项目
第五节 对抗性竞技项目
附录
附录 A 患者特殊功能量表
附录 B 定时起身行走测试(TUG)
附录 C 功能伸手距离达到测试
附录 D 踮足行走筛查工具
参考文献
索引
|
內容試閱:
|
总序
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 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府部门的工作,要完善治疗康复长期照护服务链,要大力发展康复医疗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不仅要把健康作为事业,也要把它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是我国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重要契机。康复治疗技术系列丛书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诞生的。
本套丛书不仅可作为从事康复医疗的治疗师、与此相关的康复医师以及护士的参考书,而且还可以作为临床专业人员进行康复医疗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核心教材。丛书各个分册的主编均来自康复治疗的第一线,并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专著编写的经验,是我国各个康复治疗领域的首席代表和精英,确保了丛书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套丛书以实用治疗技术为纲,不仅强调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而且强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酌情纳入最新的技术发展概况。丛书内容涵盖康复治疗的各个领域,旨在形成中国康复医疗技术全书,引领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第一批出版的 19 个分册,包括:《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器治疗技术》《吞咽障碍康复技术》《神经康复技术》《骨科康复技术》《脊柱康复技术》《脊髓损伤物理治疗学》《儿童康复治疗技术》《社区康复技术》《功能性贴扎技术》《康复科常用注射技术》《实用康复护理技术》《精神运动疗法》《肠道菌群康复技术》《康 复与营养》《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等。以后将逐年出版新的分册。
电子工业出版社大力支持本套丛书的编写和出版,同时也将康复医学作为其重点出版方向,相信此举会促进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当然,作为国内康复治疗技术方面的系列参考书,有数以百计的专家参与编写,在写作风格、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和问题。期待各位读者和同道可以指出本套丛书存在的问题,不断帮助我们完善和提升丛书的水平,为打造精品参考书,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这代人的贡献,让人人享有合理的康复服务和健康人生不再是梦。
序一
我对功能性贴扎技术的认识始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当时一些其他的重要体育赛事,国内外一些知名运动员都在使用运动功能贴布,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随后几年的一些重要的体育赛事中,运动功能贴布在运动员身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让我觉得其存在必有一定的道理。在随后的临床工作中,治疗性贴扎技术也逐渐开始得到运用。在某些疾病的临床康复中,贴布有时能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国内针对贴扎技术还缺乏系统全面的介绍,一些讲座和文献中阐述运动功能贴布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也容易让人产生疑惑,比如贴布如何能贴肌肉?贴扎中肌肉的起止点如何确定?花样繁多的贴法是否正确和必要等。
在有幸和贺小桦教授、陈方灿博士深入交流探讨后,我对贴扎技术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一些疑惑的问题也有了答案。作为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均有所造诣的专家学者,贺小桦教授对贴扎技术的作用机制、临床使用方法均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陈方灿博士在贴扎技术应用于运动医学和体育竞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在奥运会中国国家队的工作经历就是对其技术与能力的充分肯定。贺小桦教授和陈方灿博士联合主编的这本专著,结合了目前国内外贴扎技术的最新理念,同时加入了在临床应用中的宝贵实用经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书内容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知识全面、系统,有理论、有循证证据、有临床使用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应用技术科学化,并且通俗易懂。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要认识到功能性贴扎技术仅仅是众多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它不可能完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有的问题,有时需要将它与其他康复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
目前国内全面系统地阐述贴扎技术的专著比较少,《功能性贴扎技术》恰逢时宜的出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解答了贴布使用者的众多疑惑之处,满足了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的需求。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会给康复临床和运动医学相关工作者以及贴布爱好者提供很好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序二
追溯贴扎技术的起源,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不断的实践应用和技术创新,贴扎技术已成为一类实践丰富、理论完备的特色治疗技术,它的应用范围涵盖骨科康复、神经康复、运动损伤防治、运动辅助等多个学科。
贴扎技术在我国康复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发展势头迅猛,呈百花齐放的蓬勃之势;贴扎相关的研究和专著也纷呈涌现,贴扎成为了目前运动康复医学中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
《功能性贴扎技术》一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集相关技术实践的积累与理论的提炼为一体的硕果。本书涵盖了目前广泛应用的非弹性贴扎和弹性贴扎两方面的内容,从临床应用出发,将两者结合介绍,技术上互为补充,因此方法学上更加全面,理论体系更趋完整。使用者可根据临床不同情形灵活应用。本书内容从理论到技术,从基础到实际操作,图文并茂,文理兼具,令专业读者既可快速入门,又可领略该技术体系的核心概貌。本书着眼于技术而不拘泥于技术表面,蕴含并传递了治疗理念和临床思维,此点尤为可贵。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一项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完善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贴扎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的优点,虽然目前相应的作用机制及原理研究尚待时日,但临床应用的疗效显著,我们不妨从实用出发,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挖掘真知,造福患者的同时最终达以知行合一。
本书的编委均为从事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工作的资深专家以及在康复临床一线工作、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员,他们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突出,并兼具地区代表性。相信本书的面世,会进一步助力贴扎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终使这项技术在现代康复理念下璀璨生辉。
序三
自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一张张贴在运动员身上的彩色贴布进入公众的视线,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应用就一直成为体育、康复、健身、健康等领域的中心话题。逐年增多的贴扎类培训班及火爆的报名、参与情况更是足以说明功能 性贴扎技术的火热程度。
贴扎培训与教育的遍地开花,说明了专业人员及使用者对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强烈兴趣和充分认可,认可功能性贴扎技术的效果及其适用范围广的特性,希望能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应用到有需要的民众中,使更多的人能够受惠。然而,从众多的贴扎理念来看,其基础理论和具体应用各式各样,对于同一种问题且同一种目的的贴扎也有各自的方法。诚然,贴扎技术的魅力之一是同种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太多的选择也会让操作者产生迷惑。
编写此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例如贴扎的名称,目前有不同的叫法,有肌内效贴、肌效贴、运动胶布等,为了从作用效果角度更加体现贴扎改善运动功能的特性,我们希望能统一使用规范的名称运动功能贴布贴扎和治疗贴布贴扎。再如贴扎技术的应用,我们组织了国内权威的贴扎专家、教授撰写,为的是给专业人员和使用者提供规范的贴扎方法,从而避免他们在如何选择及其支持理论上产生迷惑。这样的规范,也是为了给国内贴扎领域提供一个可以共同交流、讨论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大家基于基本的共识进行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去拓展、演化贴扎更多的作用与方法。要实现这一目标也许不容易,但我们希望迈出这第一步!
感谢为此书的编写和材料准备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教授和广大同仁。
前言
贴扎运动,不贴扎肌肉《功能性贴扎技术》所呈现的核心理念必然会改变很多人对贴扎技术的认识。自软组织贴扎技术发明以来,无论是治疗性硬贴布还是运动功能弹性贴布,传统的做法是单独围绕肌肉来贴扎。以往,治疗贴布贴扎有用与肌纤维方向一致贴扎来促进肌肉力量,与肌纤维方向垂直贴扎来抑制肌肉力量这样简单的理论;运动功能贴布贴扎有从肌肉起点往止点方向贴扎可促进肌肉力量,从肌肉止点往起点方向贴扎可抑制肌肉力量的理论。这些理论在随后的临床和研究中都被证实与基础医学原则不相符。这些理论的负面影响是对运动功能贴布的名称和定义不清,称其为肌内效贴布。在这样的定义下,学员们往往片面地追求对肌肉的贴扎,忽视了人体的生物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医学的最基本原则,特别是忽视了人体运动功能和动作控制障碍对健康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非科学的自创理论,完全违背了功能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原则。
自古以来,手法治疗被用来解决各种健康问题,例如推拿、按摩、拉伸、正骨、指压、点穴等。这些都是通过触觉和外力对机体的刺激来达到调整机体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这些刺激可以是机械力度的调整,也可以是神经调整,从而恢复人体运动功能。我们认为贴扎也是利用同样的机制来强化和延长手法作用。运动功能贴布和手一样,一旦实施就能够立刻得到其对运动功能是否有效的反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反馈来循证施贴,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因为功能性贴扎技术就是从功能入手,以贴布为武器,去达到恢复机体运动功能的目的。
功能性贴扎技术是希望引导读者以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循证医学为纲,正确理解贴扎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贴扎改变局部感觉神经反馈,再调整运动输出,最终实现改变机体运动模式这样的终极目标。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功能性贴扎技术强调以评估为起点,以训练正确的运动模式为终点,这就是本书起名为《功能性贴扎技术》的原因。
以改善人体运动功能为贴扎目的的理论源于贺小桦教授,由陈方灿博士等基于对人体运动学和神经解剖学的认识,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积累,发展了功能性贴扎的理念。本书其他长期工作在医疗、科研和教学一线的作者进一步完善了这样的理论,为读者呈现了一本具有现代意义的功能性贴扎技术指南。参与这本书的作者都是在康复界有丰富的临床科研经验和技能,也都是所在地区和单位的领军人物。作者们一致认为无论从贴扎的实际应用还是从贴布的英语原文(kinesiology tape)来看,弹性贴布的正确中文名称是运动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