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山大学化学系自1924年中山大学成立之日起,迄今已走过90多年的历史,这90多年来化学系历经沧桑,与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变迁紧紧相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代代化学人秉承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振兴中华,矢志不渝。记录这90年多年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走过的路程,是历史的要求,也是今日中山大学化学人的使命。为此,学院决定出版一部记录中山大学化学人亲历亲闻的文集,以资纪念。书名《溯昔中山大学化学人的故事》中的溯字,出自《诗秦风蒹葭》和《水经注江水》,原意为逆着水流的方向走、逆水而行、逆流而上,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或回想,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昔,是指从前、过去。以溯昔为题,意为追溯往昔,在展现中山大学化学人回忆故事的同时,也蕴含了化学人逆流而上,不畏艰难,破浪而行,勇攀高峰的精神所在。为了更好地回忆往昔的一景一情,编者梳理了中山大学化学系90余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溯昔。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叙事角度,分为访谈编口述编与回忆编,内容包括对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建设发展历程的追溯,对龙康侯、林尚安、苏锵等前辈的追忆,有教授们治学育人的故事,也有学子们求学成长的经历,还有校友们奋力打拼的身影,从各自的独特视角展现化学学科的学术传统、文化精神和化学人的校园生活。全书主要按照被采访对象与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结缘的年度顺序排序,其中访谈编亦遵循了以师者为先的原则,感谢师长们为化学学科的全心奉献。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有诗曰:蓝缕筚路启山林,寸寸山村尽化金。树木树人兼树谷,规模远托百年心。9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守护大学精神、文化和价值,守护现代大学制度,守护中山大学化学人的共同家园
|
關於作者: |
毛宗万,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前院长。陈文波,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