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引进翻译国际认知神经科学前沿研究成果,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脑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本项目*辑共7册,选取注意、语言等人类认知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儿童发展、判断决策、社会行为、音乐等领域作品翻译出版,其作者均为国外权威的认知神经科学家,由我国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著名学者担纲翻译。译丛反映了当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新成果,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新技术,讨论了认知理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
內容簡介: |
本书所涉及的是一个正快速发展的前沿领域社会行为中的认知神经科学,主编集结了来自神经科学、动物行为、认知科学以及精神病理学的权威研究人员,呈现了前沿的学术观点,为该重要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非常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李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院长、脑功能与心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当选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周晓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罗跃嘉,中国科学院心理学博士,深圳大学情绪与社会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会士,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兼中国分会会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
內容試閱:
|
认识你自己,特尔斐箴言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进行探索的重要性。事实上,人类在探索外部物质世界的同时,从未放弃过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就从科学家的个人行为转向了高度组织化、高度集约化、高度计划性的科学家群体行为。迄今为止,全球科学界曾有三次著名的大型科学研究计划。这三次大型科学研究计划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第一次是曼哈顿计划,该计划集中了当时世界上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与,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原子弹,对同盟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次是阿波罗计划,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该计划,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类对月球的实地考察,并为载人星际飞行和探测做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第三次大型科学研究计划目前尚在进行之中,这就是在世界各国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人类脑图谱计划(包括即将启动的中国脑计划)。这三次世界范围内的大型科学研究计划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它们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曼哈顿计划虽然集中精力于原子弹的研制,但其科学意义却在于引导人类探索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今天,夸克、光子、反粒子、中微子等科学概念,一次次地引导人类认识并揭示物质世界内部的深刻本质和奥秘。阿波罗计划虽然重点在登月,但实质却是从宏观角度引导人类认识太空这样的宏观世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的诗句描绘了一种高远的意境,如今,人类的足迹已踏上月球,人类的太空探测器也已经飞抵火星,海底探测器则能够到达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可以说,虽然人类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还极其肤浅,人造飞行器尚未离开太阳系,距离深刻认识银河系甚至河外星系还差得太远,但如果没有阿波罗计划,人类对于外太空这样的宏观世界的认识可能还仅仅停留于哈勃望远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尽管前两次大型科学研究计划的影响十分深远,但它们都没有真正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人类的心理现象,尤其是意识与自我意识。所幸的是,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自身精神世界进行探索,从古至今,包括孔子、孟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在内的先贤们不断思考着关于人类自身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至今仍如初升太阳般光耀的国际脑科学研究热潮,更是为深层次探索人类的心理现象,尤其是意识与自我意识提供了全新的机会。意识的起源是什么?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直是困扰国际科学界尤其是心理学界、脑与认知科学界的世界级难题。2005年,著名杂志《科学》(Science)在其创立125周年之际,提出了125个全球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意识的起源及本质是什么。1879年,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母体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家开始采用科学方法探索各种心理现象。受当时科技水平的影响,20 世纪繁荣一时的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等将大脑看成一个不可知的黑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与脑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化学等研究表明,人脑结构极其复杂,拥有10 亿级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形成万亿级的神经元连接,其内部复杂性不言而喻。早期研究主要采用动物范式和脑损伤范式,这些研究为理解人类脑功能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脑电图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代表的认知神经科学兴起,科学家终于能够无侵入、无损伤地观察人们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大脑内部的活动方式,从而有望揭示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这一重大科学问题。21世纪被称为脑科学时代,探索各种心理现象的脑机制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继20世纪90年代掀起脑研究的热潮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投入重金开展相关研究。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先后启动了脑计划项目,重点探究大脑的基本认知功能、脑功能障碍、神经生理机制缺陷、神经环路和脑网络的认知功能,构建多尺度大脑图谱,开发类脑人工智能等。可以肯定地说,当前正处于全球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的重大历史窗口期,我国也正在迎头追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知神经科学)列为八大科学前沿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国家十三五重大项目中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排在第四位,2018年,中国脑计划正式进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试点。这反映了中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出的巨大需求,以神经计算、仿真记忆存储、智能机器为代表的战略性经济增长点,成为抢占未来二三十年智能社会和超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开展中国脑计划研究的时候,非常有必要了解国际科学界对此问题是如何进行研究的,非常有必要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先进研究成果引入国内,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手段和最新的成果武装我们的研究人员和将来打算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士。鉴于此,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通力合作,组织力量完成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译丛的翻译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认知神经科学先驱者之一的罗跃嘉教授的鼎力支持,他带领他的团队加入这项重要的翻译工作中来。与此同时,以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而闻名中国出版界的浙江教育出版社也全力相助,以使这项艰巨的工作得以早日完成。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译丛是对当今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一系列最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的介绍、整理和汇总,具体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人类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注意过程的认知神经基础、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社会行为的认知神经根源、决策与判断领域中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以及音乐与大脑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对人类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有助于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脑的发育与行为的交互作用,进而实现科学地培养人类后代的目的;注意过程是个体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其认知神经基础的研究,不仅充实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框架,还加深了我们对注意的毕生发展的认识;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也是当今学术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开展与语言相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有助于理解个体成长中语言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从而为语言障碍的治疗找寻方法;社会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展现了社会行为与大脑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社会行为背后的神经根源,为促进亲社会行为、矫正不良行为模式提供依据;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其发展均离不开有利的决策,因此,了解决策与判断背后的神经机制,有利于帮助最佳决策的产生,提高个体生活幸福感;音乐作为人类本性的一部分,与个体生活幸福感有着密切联系,对大脑与音乐的关系探讨,是借助音乐来理解大脑的一个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几个研究主题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毫不相关的,许多认知过程存在交集。例如,决策过程有时也包含在社会行为中,而理解音乐的能力也与语言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鼓励读者在使用本译丛时,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切勿忽视各册之间的联系。或许,周晓林、罗跃嘉和我为什么能够走到一起来做这件事,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认知神经科学家。我早年攻读硕士学位时,有幸成为中国美育心理学的第一届研究生之一,师从美育心理学创始人刘兆吉教授,开展美育心理学研究。那时候,我就对人们为什么喜欢音乐、美术作品这样的事情感兴趣,在自己不断积累欣赏经验的同时,还曾专门研究过如何教中学生欣赏西洋绘画。遗憾的是,那个时代我没有机会认识罗跃嘉教授的老师魏景汉研究员(他在国内最早从事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因而没有能够尽早地接触到认知神经科学,以至于我至今还在感叹,要是那时候认识了魏景汉先生,或许,我可以很早就开展审美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甚至成为罗跃嘉教授的师兄了!哈哈!到今天,认知神经科学在很多方面都开展了有效的研究,但是审美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如今看来,似乎真的到了我放弃各种繁杂事务,回过头来重拾旧业,利用先进的认知神经科学手段来开展审美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或者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美育心理学研究的时候了! 1993年,我又到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做博士生,师从林崇德教授,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在儿童推理领域曾做过一系列研究。若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罗跃嘉教授,或许,我也可以很早地开展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遗憾的是,那时候,我仍然没有机会认识罗跃嘉教授。说到这里,尽管本套译丛中包含了一本《人类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但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到目前为止还是很初步的,有待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进来,从事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恩师林崇德先生年事已高,依然笔耕不辍,正当壮年的我,又如何能停止相关研究工作?学习林先生老当益壮的精神,利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研究儿童认知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事业做出贡献,这理应成为我未来的重要目标。直到2001年,我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开会,被刚从海外归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罗跃嘉教授邀请到他办公室小坐,才开始与罗跃嘉教授有了较为密切的接触。2004年,我邀请他担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客座教授,后来他又成为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并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我才有机会真正接触认知神经科学,并被逐渐吸引到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来。之后十几年,我和罗跃嘉教授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至今我们又在同一个单位并肩战斗,共同为深圳大学开创了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是因为罗跃嘉教授才得以启蒙的。说到周晓林教授,我相信大家绝对不陌生。因为他是中国心理学界最活跃的人物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的他目前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的候任理事长,还因为他担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同时还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这几个头衔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他成为空中飞人,平常待在北京的时间少之又少。就是这样一位从剑桥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担任罗丹科学院院士且在心理学界鼎鼎大名的周晓林教授,每当说起他自己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关系的时候,也总是非常谦虚地说:其实我开始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完全得益于罗跃嘉教授,因为我派学生到他的实验室去学习并开展合作研究,才有机会了解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也才有机会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从以上所述来看,周晓林、罗跃嘉和我走到一起来从事这项艰巨的任务是完全顺理成章的。我们三人在事业中相识、相知、相助,又在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事业上的共同追求和生活上的友谊,促使我们走到一起,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我们必须为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做更多有益的事情。我作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因为职责所在,总在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中国心理学走到今天,传统心理学到底还有多大力量?现代心理学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早在2005年,我在西南大学创立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时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霖院士就曾说过,现代心理学的关键特征应该是以脑与认知科学为核心,多种研究取向并存。那时候,陈院士就告诫我们,在脑与认知科学领域,中国并没有像在其他一些科学领域那样落后西方几十年,因为西方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没有多少年历史,现在迎头赶上正是时候。根据陈院士的指导,结合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我和西南大学的年轻一代开始全力以赴向认知神经科学发起冲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国内像西南大学这样有根基的心理学教学科研机构屈指可数,西南大学心理学科的发展能够代表中国心理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吗?像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的心理学教学科研机构更是凤毛麟角,它们和国内少数几个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单位能够代表当今中国心理学的整体水平吗?如果这些单位的发展只能算是万绿丛中几点红,那么怎样才能使以脑与认知科学为核心,多种研究取向并存的现代心理学研究万山红遍呢?怎样才能通过普及认知神经科学从而使中国心理学发展更加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碰巧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莫晓虹女士(曾是我在西南大学的老同事)希望我介绍中国顶尖的心理学家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家给她认识,以便找到好的选题来共同做点事。于是,我第林智一时间想到了周晓林教授和罗跃嘉教授,他们在我心目中绝对算得上是顶尖的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了。我们三人也一拍即合,当即同意共同担任主编来完成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译丛的翻译工作。接下来,我们三人和浙江教育出版社通力合作,精心挑选国际权威的认知神经科学图书原著,认真组织国内优秀青年学者开展翻译和校对工作,又反复和出版社在文字方面进行斟酌,才有了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译丛的问世。这套译丛包括《人类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经济学、判断与决策》《社会行为中的认知神经科学》《大脑与音乐》《认知神经科学史》等分册,围绕心理行为与脑的关系,汇集跨学科研究方法和成果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基因组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经济管理学、语言学、音乐学等,几乎涵盖了认知神经科学所有的热点领域。译丛具有跨学科视野,不仅适合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者、教师阅读和参考,也适合想快速了解认知神经科学的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精神病学、社会管理、工业制造、中小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者与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我们相信,这套译丛有助于读者了解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势,也有助于读者掌握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帮助读者开拓视野,催生国内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进而促进认知神经科学服务于国计民生。必须指出,这套译丛能够问世,少不了莫晓虹女士的倾心相助,如果没有她辛勤的工作以及对朋友的耐心和细心,绝没有这套译丛的出版。这套丛书的问世,也和浙江教育出版社一贯重视高水平心理学学术著作的出版有关:大家一定还记得张春兴等海峡两岸著名教授所撰写的系列心理学学术专著世纪心理学丛书。世纪心理学丛书在中国心理学界久负盛名,影响了一代代心理学学人;还有与世纪心理学丛书同样有影响力的20世纪心理学通览,也凸显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对心理学著作出版的有力支持。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们辛勤工作,为保证本套译丛的高质量出版付出了心血。周晓林教授团队、罗跃嘉教授团队以及我的团队中的年轻同事、博士生、博士后们为了本套译丛的出版,也是呕心沥血,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贡献了多少个本应和家人欢聚的节假日!在此,请让我代表周晓林、罗跃嘉两位教授对这些贡献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