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结合信息和数学两大学科发展趋势及其强交叉综合发展的特点,面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全面构建、实施了打通专业、自助培养、组合专业、复合学位大类培养体系机制。本书围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09年至2018年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的历程,详细展现了本科大类培养的课程体系、能力培养体系、成长指导体系、管理与服务体系,为相关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
內容簡介: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结合信息和数学两大学科发展趋势及其强交叉综合发展的特点,面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全面构建、实施了“打通专业、自助培养、组合专业、复合学位”的大类培养体系机制。本书围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09—2018年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的历程,详细展现了本科大类培养的课程体系、能力培养体系、成长指导体系、管理与服务体系,为相关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
目錄:
|
目录
第1章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特色12
1.1信息学院本科培养体系沿革12
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14
1.3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理念、内容和突出特色16
1.3.1全面构建完全开放、全过程自主选择学习
和发展的大类培养模式机制17
1.3.2契合大类培养理念和模式,规划形成了一
核三环一轴的大类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18
1.3.3构建适应自主学习、自主规划的成长
指导体系20
1.3.4打破了传统按专业分班分宿舍的管理模式,
构建适应大类培养的全新管理与服务体系20
1.4围绕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深化教学建设21
1.4.1精实课程制度22
1.4.2国际研学制度23
1.4.3名师沙龙制度24
1.4.4拓展支持制度24
1.4.5全员导师制度25
1.4.6研究实践制度26
1.4.7双选认证制度26
1.4.8公益服务制度26
第2章信息学院本科生培养体系28
2.1信息学院本科生培养模式28
2.2信息学院课程体系29
2.2.1学院平台课29
2.2.2专业必修课31
2.2.3专业选修课33
2.3实践与能力训练35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本科大类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092018目录
第3章学生第二课堂培养体系与学生管理体制创新37
3.1学生第二课堂培养体系37
3.1.1培养目标37
3.1.2培养模块38
3.1.3培养体系39
3.1.4学分要求44
3.1.5学期安排与学程规划44
3.2学生管理服务体制与组织保障体系45
3.2.1学生组织社团体系45
3.2.2学生心理辅导体系51
3.2.3学生科研奖助体系52
3.2.4学生就业创业体系53
第4章学生实践支撑体系56
4.1学生实践支撑体系建设理念56
4.2学生实践支撑体系建设内容及成果57
4.2.1实验教学、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实验教学
新体系建设57
4.2.2实验教学设施和平台达到国内一流71
第5章本科人才培养的突出成果80
5.1招生与专业交叉复合优化80
5.2学科竞赛成绩飞速提升81
5.2.1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81
5.2.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83
5.2.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83
5.2.4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85
5.2.5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86
5.2.6全国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
设计竞赛(CCSP)88
5.3学生科研成果多项突破89
5.4学生发展去向优异92
5.5管理服务的体制与方法实现创新93
第6章漫谈人才培养96
6.1教师访谈96
6.1.1谈信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
访前院长王珊96
6.1.2开拓奋进,玉尺量才
访学院前党委书记严守权100
6.1.3一切从学生出发
访学院前党委书记肖小波102
6.1.4院庆之年忆教学改革
访学院前党委书记林颐104
6.1.5实实在在的教改,实实在在的成果
访教务处长龙永红107
6.1.6三十载沧海化桑田,唯有初心依旧
访前院长杜小勇112
6.2学生访谈115
6.2.1人生在于经历
专访2011级本科生黄斐然115
6.2.2从人大到哈佛,一心洁白地向天空
专访2011级本科生王歆媛118
6.2.3努力铸就辉煌
专访2011 级本科生薛力荣120
6.2.4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访2011级本科生牛玉磊122
6.2.5在探索中追寻自我
专访2011级本科生江政宝125
6.2.6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专访2012级本科生王依诺128
6.2.7从胜利走向成功
专访2012级本科生陈凡131
6.2.8大学,你得知道想要什么
专访2013级本科生任华琛133
结语新时代要求下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137
附录A信息学院2016级本科生培养方案142
A.1培养目标142
A.2培养要求142
A.3总学分158~159学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
学位或工学学士学位143
A.4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143
A.5学期安排及学程规划146
附录B信息学院能力培养体系与实施方案188
B.1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188
B.2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189
B.3能力培养实施方案191
B.3.1读书笔记实施方案191
B.3.2课外科技活动实施方案193
B.3.3综合设计训练实施方案195
B.3.4专业实习实施方案196
B.3.5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199
B.3.6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实施方案203
附录C信息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培养方案205
C.1课程设置与培养评估205
C.2课程体系206
附录D教师、教学获奖情况概览(20062018年)210
D.1教师荣誉210
D.2教学改革项目212
D.3教材建设213
附录E信息学院历年出国深造本科学生去向情况
(20092013级)214
附录F信息学院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
情况(20102017年)224
附录G学生综合养成与管理服务成果(20102018年)230
|
內容試閱:
|
编辑委员会顾问陈禹王珊严守权肖小波林颐主任杜小勇副主任文继荣龙永红陈红委员 (以拼音为序)
陈红杜小勇柯媛元李翠平林勇
龙永红文继荣杨波张国富左美云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主编文继荣执行主编王姿成员蔡晓雨焦敏武文娟潘旭燕王晓彤学生采记团
段志强杨亚杰英辰光谢芃菲林玉婷
杜永杰张多多孙秀余幸恒孙路明
杨鑫王煜琪彭泽鹏序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校40周年,同时是我校信息学院创建40周年。1978年万物复苏,百业待兴,以萨师煊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建了人大复校时唯一新建的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在国内率先将信息一词命名为专业名称,最早将数学与信息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领域,不断发展壮大为信息学院,可谓开信息之先河。
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40年来,我校以人民满意、世界一流为目标,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在学科建设、资政服务、人才培养上不断取得新成就,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办学优势和地位;40年来,信息学院把握时代脉搏,响应时代需求,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数据库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开创者、第一批数量经济学科点单位之一,建设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不断强化数据科学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不断发展形成数学和信息科学及其与经济管理科学的交叉特色和优势。
新世纪以来,根据社会经济和学科发展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确立了主干的人文社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定位,以高起点、相关联、入主流、高水平作为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理工学科跨越式发展,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培养新局面。作为学校理工学科的老大哥,为推动我校理工学科建设和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为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适应时代趋势转型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信息学院因培养人才而生,更为培养人才而发展,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和数学学科及其交叉应用领域的杰出人才,同时也为促进我校文理融通,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复合创新能力的各学科优秀人才发挥了基础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本科大类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092018序2009年,在为期4年的广泛调研和全面论证的基础上,信息学院面向信息和数学两大学科的全部专业、全体学生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彻底打破专业界限,统一以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实施全过程无时点的学生自主分流的大类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分类指导、个性化发展学科交叉、复合培养等先进培养理念。这一培养模式不仅是国内全员性的全过程自主的大类培养改革开创性探索,更是近年来我校大类培养改革的示范模式,成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年来学院继续深化和完善人才培养工作,2016年设立图灵实验班,2017年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实践中不断凝聚共识,促进数学与信息学科的交叉发展,培养卓越的理工融合性复合创新型人才,为我校人才培养改革和创新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回首40年历程,信息学院从艰苦创业、实践探索到逐渐走上良性发展,一代代师生不懈努力,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在各个不同阶段,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不同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良好影响,为中国人民大学保持和发展优势地位,发挥了独特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信息学院全体师生满怀热情和责任的努力拼搏!当此信息学院创建40周年之际,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正日新月异发展,并广泛深刻推动社会经济变革,信息相关学科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当前也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衷心祝愿信息学院乘势奋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再上新高度,再创新辉煌,为早日实现我校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2018年8月目录前言信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