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介绍了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知识前沿问题。全书共15章,内容涵盖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理论、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具体包括公益慈善的概念、公益慈善发展史及其科学依据、公益慈善组织、公益慈善活动、公益慈善从业者、公益慈善资金、公益慈善文化、公益慈善伦理及公益慈善管理制度体系,揭示了中国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践凸显的各种问题。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公益慈善实践案例,并附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题目,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理论体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共管理、社会工作从业者或研究人员的科研参考资料,还可以作为政府民政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制定政策与决策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彭小兵,男,江西安福人,管理学博士,2010—201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2011计划”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骨干。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先后在《公共管理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2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陈培峰,心理学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重庆大学中国公共服务与评测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宗教认知、宗教慈善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庆市人文社科等科研项目,发表的多篇论文被SCI、CSSCI收录,科研成果获得 “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
目錄:
|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公益慈善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公益、慈善与公益慈善事业2
第二节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15
第三节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的学科归属20
第四节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意义、目标和原则28
本章提要30
案例分析31
思考与练习35
第二章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史38
第一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模式39
第二节英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41
第三节美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47
第四节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58
第五节中国大陆地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61
本章提要76
案例分析76
思考与练习78
第三章公益慈善事业的科学依据80
第一节人类的同情共感与有限理性81
第二节理查德?塞勒的有限理性与社会偏好83
第三节超级合作理论85
第四节好人有好报的科学依据88
本章提要91
案例分析91
思考与练习92
第四章公益慈善组织94
第一节公益慈善组织的基本概念95
第二节慈善基金会99
第三节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107
第四节典型的公益慈善组织110
本章提要119
案例分析120
思考与练习121
第五章公益慈善活动123
第一节公益慈善活动概述124
第二节公益慈善活动的开展131
第三节公益慈善项目的评估138
第四节公益慈善品牌142
第五节公益慈善市场化146
第六节公益慈善活动的风险管理148
第七节宗教公益慈善活动151
本章提要155
案例分析156
思考与练习158
第六章公益慈善从业者160
第一节公益慈善从业者的概念161
第二节公益慈善组织从业者的管理166
第三节公益慈善从业者的管理创新175
本章提要178
案例分析178
思考与练习180
第七章公益慈善资金182
第一节公益慈善资金管理概述183
第二节公益慈善募捐与捐赠187
第三节公益慈善资金的使用195
第四节公益慈善资金的投资199
第五节公益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207
本章提要213
案例分析214
思考与练习217
第八章公益慈善文化219
第一节公益慈善文化概述220
第二节西方社会的公益慈善文化230
第三节中国的公益慈善文化235
第四节公益慈善文化更新:原则、路径与公共精神239
本章提要242
案例分析243
思考与练习246
第九章公益慈善伦理248
第一节公益慈善伦理概述249
第二节公益慈善伦理的财富基础254
第三节公益慈善伦理的思想源泉256
第四节当前中国公益慈善伦理问题258
第五节当代中国公益慈善伦理构建260
本章提要262
案例分析263
思考与练习263
第十章国内外公益慈善管理制度概况265
第一节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公益慈善管理制度266
第二节中国公益慈善管理制度体系273
第三节中西方公益慈善管理制度比较277
本章提要279
案例分析280
思考与练习283
第十一章公益慈善组织管理制度285
第一节公益慈善组织的设立与登记制度286
第二节公益慈善组织的认定制度289
第三节公益慈善组织的监管制度298
第四节公益慈善组织的评估制度304
本章提要310
案例分析310
思考与练习313
第十二章公益慈善捐赠制度315
第一节公益慈善捐赠的管理规定316
第二节救灾捐赠的管理规定321
第三节中外慈善捐赠制度的比较323
第四节完善公益慈善捐赠制度326
本章提要330
案例分析331
思考与练习333
第十三章公益慈善税收优惠制度335
第一节公益慈善税收优惠制度概述336
第二节公益慈善税收优惠对象338
第三节重点国家和地区公益慈善税收优惠概况342
本章提要349
案例分析349
思考与练习351
第十四章公益慈善信息披露制度353
第一节公益慈善信息披露概述354
第二节公益慈善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356
第三节完善公益慈善信息披露制度365
第四节公民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制度设计367
本章提要368
案例分析369
思考与练习372
第十五章公益慈善调查与实践案例《特殊青年婚姻认知与需求状况》374
附录1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学案例《罗尔事件与公益慈善之殇》404
附录2公共管理学科案例 情景模拟教学法433
|
內容試閱:
|
序
重庆大学的彭小兵教授邀请我为他领导的合作团队编写的教材《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第2版)写篇序言,并提交了该书的电子文本。看到重庆市的公益慈善理论界有高校教材面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早在2012年,彭小兵教授及其合作伙伴,以极其艰辛、勤奋的努力,率先在中国公益慈善理论教学的文献挖掘、整理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天,彭小兵教授的团队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修订、增补,为我国公益慈善教育及实务界提供了可供使用的教学培训参考书,实属难得,可喜可贺!在此我要向该书的编写团队表示由衷的敬意!
中国的公益与慈善,方兴未艾。全书聚焦于当前公益慈善领域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涵盖了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践最核心的概念及知识框架,纲举目张,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有助于作为一种身边的公益生活中的慈善的准科普读物向全社会普及、推广。此外,书中的案例分析,也令我印象深刻。
实际上,该书是中国较早出版发行的公益慈善类高等学校教材,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政策等学科或研究领域里的教学参考书,其上起远古,下迄新世纪、新时代,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千年历程逐一探讨,将公益慈善的知识点及相关理论分门别类地上下贯通、横向对比,尽可能地覆盖公益慈善领域的重要管理活动和主要管理制度,既包括理论和实践,也涵盖理念与价值,旨在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以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公益慈善知识、理论、实务、价值观上的启迪与引导,推动大学生提升公益慈善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国家完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
但此书的成书殊为不易,这是因为,尽管21世纪以来中国公益慈善实践取得巨大的进步,然而历史上众多的公益慈善行为与事迹往往湮没在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历史尘烟之中,历史上专门整理研究公益慈善以呈现给青年学生的文献本就不多,将这些零散、琐碎、充满争议的公益资料、慈善史料挖掘、整理出来,无疑是相当繁重的工程,给研究、编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意味着,付出努力的还包括国内外公益慈善的每一位参与者、研究者和推动者,因为如果没有众多热心慈善工作者与兴趣爱好者的认真搜集与整理,该书的编写工作势必难以深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公益慈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许许多多像本书编写团队及公益慈善文史专家、慈善研究兴趣爱好者的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善中国公益慈善的社会生态,推动公益与慈善其他各个方面资料、文献和论著的不断涌现。
秉承着对公益慈善服务的承诺,保持着一种谦卑和敬畏,基于公益情怀、实务技能和互助网络建设,益友公益致力于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及发展辅导、青年公益人才培养、行业生态建设等服务推动民间公益可持续发展,亦针对困境青少年群体开展专业社会服务,对特殊人群提供社会融入、社区参与、安全教育和领导力提升服务。在我看来,益友公益的使命及这些年来的工作成就,正是对《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书中所彰显的公益慈善理论及其文化价值理念的践行。我相信,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指导我国公益慈善的实践,拓展公益慈善实务的范围,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并对我国慈善政策的完善产生积极影响。是为序。
杨倩
益友公益副理事长
重庆长江工商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推 荐 序
PREFACE
慈善的力量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其目的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它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独立自我的意识、有别于他人的文化标记,以及精雕细琢的人文品质。大学就是要做文明社会的基石。
那么,什么行为可以很好地用来展现个人的文化标记和人文品质呢?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智者说,要评价一个社会就要看这个社会如何去对待他们之中最不幸的人。经济发展水平催生了社区服务、环保、教育、特殊困境群体关怀等各类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进而激发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发达的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不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人如潮涌的商场,也应该是社会中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怜悯、同情与关爱。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其长久的魅力和品格的力量,不仅要看它发展的速度、成长的高度,还要看它能否持久传递人性化爱的温度。而人们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就是在强调这份公益使命感,强调人们心中涌动着的那份爱心,那种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人文关怀。这是人类道德素质的制高点,彰显人类灵魂深处的善良、人道和友善。更何况,公益慈善事业在动员社会力量、补充公共服务、维系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以及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公益慈善事业管理》这本教材正好能够切中社会管理与治理的现代性主题,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需要。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公共精神,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提升公益能力,践行公益慈善行动,并开阔眼界,提升其未来的生存能力。
曾国平
重庆市慈善总会顾问、重庆大学二级教授
前 言
FOREWORD
有关公益与慈善的管理与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与文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在我国,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肯定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公益慈善活动广泛活跃于城市、乡村和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的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公益慈善工作队伍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更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投入公益慈善事业中,千百万个志愿者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在慈善募捐、公益项目管理、公益慈善文化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公众的公益慈善意识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逐渐得到提升,社会财富观念发生着明显变化。所有这些,不仅体现在社会各界对严重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对处于困境中的弱势者的全力帮扶上,也展现在当代中国志愿者的崭新形象和全新面貌上。
然而,当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矛盾,表现在: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社会各界对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基本共识还没有广泛达成;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公民、学生尚没有树立积极的公益慈善观念、习惯,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公益慈善活动尚未嵌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学生的学校教育中,人们参加公益慈善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较为有限;公益慈善领域的信息公开、透明尚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行政过度主导公益慈善事业的倾向加剧;公益慈善相关专业尚未被纳入国家学历教育专业目录,给公益慈善的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教育的专业招生带来困难;公益慈善教育的定位、系统的公益慈善教学及公益慈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就业支持,均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而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公益慈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制约着公益慈善行业规则的形成,阻碍了公益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广泛地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开发公益慈善相关课程,探索公益慈善方向的中外合作办学,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大公益慈善的基础研究,开展公益慈善相关的师资交流和培训,举办公益慈善学科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培养具备公益慈善项目设计与管理(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公益慈善资源募集与资本运作、公共关系与公益传播、公益慈善项目活动营销、志愿服务管理、链接并整合社会工作实务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公益慈善理论研究能力,以及能够胜任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相应岗位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力促进公益慈善文化价值理念的宣传,以增强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社会责任,形成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幸运的是,公益慈善活动古今中外一直存在,公益慈善事业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当成熟。最近几年,我国对公益慈善事业的一些规律性活动也有不少探索,许多学者、实践者对公益慈善的基础理论、方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成果丰富。这是本教材得以形成的基础。
本书是在《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内容融合了编者5年来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等课程教学的讲义、教案、教学案例,以及从事公益慈善学术研究的成果、指导学生从事公益慈善社会实践的成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一些同行优秀的公益慈善研究成果,参阅了国内外相关学术专著、期刊和报纸、网络上的相关文献资料、案例素材,以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在框架结构、章节安排上参考了国内外一些著名管理学相关教材的编写体例、结构。所有这些借鉴或参考,有些已在注释或参考文献中列出或标注,有些可能未列出。在此,我们谨向有关作者、出版单位及国内外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各位前辈、同仁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教材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1)本教材按照公共管理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对公益与慈善的整个知识体系进行编排,涵盖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践最核心的概念及理论框架。
(2)本教材紧扣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或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实践,突出多类型习题和经典案例的分析、讨论,注重独立思考和判断,强调对读者公共意识的塑造及公共精神的培养,现实性、趣味性、价值性大大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读者分析公益慈善实际问题、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也可作为一种身边的公益生活中的慈善的准科普读物向全社会普及、推广。
(3)鉴于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等专业学位教育特别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