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內容簡介:
《牛津政治行为研究手册》囊括五十余位优秀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积淀、思考和反思。其内容集中荟萃了政治行为主义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方兴未艾的媒介革命导致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知识传播变革,到全球化碰撞带来的多元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从政治行为的新观点,到各国的政治参与行为;从民意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到*的政治行为研究方法争论等等,由此试图从总体上勾勒西方政治行为研究的基本面貌和议题特征,拓展了政治行为研究的框架和研究方法。该手册为读者呈现政治行为研究领域的关键概念、经验数据以及未解的研究问题。
關於作者:
王浦劬,男,1956年生,江苏省盐城市人。现任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科院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专家、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学系特别学术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特约咨询专家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已撰写或编著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等16部,要者如《政治学基础》、《选举的理论与制度》、《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等。主编当代中国治理丛书、西方政治学经典教材等丛书。主译出版《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政治结构分析》、《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等10余部学术著作。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政治学研究》、《求是》、《中国行政管理》、Research Policy、Asian Politics and Policy等中外期刊发表论文百十余篇。荣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第一批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等学术称号。
目錄 :
目录
(上)
序言001
分章节撰稿作者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一章 公民与政治行为
1.大众信仰体系与传播
2.现代化和民主化
3.关于政治行为的争论
4.政治参与
5.民意重要吗?
6.小结:变革中的公众
第二部分 大众信仰体系与传播
第二章 政治社会化
1.童年研究的缺失
2.现实事件的影响
3.政治社会化动态机制研究的复兴
4.对语境效果的再重视
5.重塑家庭的作用
6.旧的选择和新的机会
第三章 信仰体系和政治决策
1.原版故事
2.悲观版本
3.非常悲观版本
4.乐观版本
5.一份自相矛盾的文献
6.总结及评论
第四章 精英信仰和精英民主理论
1.精英信仰的长期根源
2.政治宽容研究
3.其他价值域的精英态度
4.精英信仰的战略资源
5.小结
第五章 政治心理与政治选择
1.情绪在政治选择中的角色
2.偏差处理的心理学
3.超越自我报告:理论和证据的新来源
4.作为黄金标准的信息
第六章 信息、说服和政治传播网络
1.政治科学的根源
2.网络、生态谬误、个体主义谬误
3.社会网络的调查和测量
4.情境与网络的关系
5.网络建设、自我选择和随机过程的交集
6.公民间说服与传播的效力
7.网络异质性的持续性和后果
8.公民能力、社会资本和政治专业知识的传播
9.网络与集体行动
10.现代政治中的网络以及政治团体作用
第七章 政治传播学
1.舆论、政治态度和政治传播情境
2.趋同的方法和新媒体情境
3.调查、实验、技术和互联网
4.政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5.媒体和政治系统情境下的政治传播学
6.小结
第八章 大众信仰体系和政治传播的研究视角
1.信仰体系和政治态度
2.政治传播
3.结论
第三部分 现代化和社会变革
第九章 政治文化范式
1.政治文化的范式核心
2.政治文化的内容
3.对民主的信奉
4.政治文化和政治共同体
5.整合的问题
6.因果关系问题
7.总结与前景
第十章 个体现代性
1.个体现代性等级(scale)
2.个体现代性和城市文化
3.现代性的两个变体:民主政治和极权政治
4.民主个性和思想开放
5.思想开放和个性力量
6.心理取向普遍性
7.现代价值观变化理论
8.经济取向持续突出
9.自由主义而不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10.经济安全和个体自治
11.工业革命前保有不动产权社会和丰富的石油开采社会
12.价值观随代际变化和周期波动改变
13.两套当代价值观:理性价值观(rational values)和解放的价值观
(emancipative values)
14.理性价值观:现代但不民主
15.解放价值观:现代并民主
16.结论
第十一章 左翼右翼倾向
1.左翼和右翼的可接受性
2.左翼和右翼的参照对象
3.模糊的左翼和右翼
4.左翼和右翼的弹性
5.结论
第十二章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及生存价值观向自我实现价值观的转变
1.价值观变化理论的争论
2.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文化变化更广泛维度的一个成分
3.经济发达和低收入社会中代际价值观改变
4.变化的政治联盟
5.结论
第十三章 不同文明的价值观冲突
1.世界的基本价值观配置
2.多维度宗教性
3.锻造地区身份
4.社会资本的文明划分
5.政府角色的巨大分歧
6.全球化和民主化信心
7.追求幸福
8.结论
第十四章 全球公民视角下的民主化
1.民主化概念
2.制度的民主
3.作为民主主义者的普通公民
4.文化民主化
5.公民需求及制度供给
6.总结和结论
第十五章 政治行为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视角
1.时间问题
2.空间:地点变化挑战假设
3.研究内容:输入、输出,还是价值观?
4.将社会带回来
第四部分 政治价值观
第十六章 政治价值观
1.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政治价值
2.价值的旧与新
3.旧的政治价值观?
4.新的政治价值观?
5.现代化与政治价值观的转变
6.心怀批判和不满的公民
7.结论
第十七章 民主理论背景下政治不宽容
1.民主理论中容忍的角色
2.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公民宽容而其他人不宽容?
3.大众政治不宽容的后果是什么?
4.结论性评述
第十八章 社会和政治信任
1.定义和衡量信任以及信任的分类
2.社会信任理论
3.结论
第十九章 福利国家:价值观、政策、偏好及政治行为评价
1.福利国家态度作为一般政治价值观
2.福利国家态度作为特定的政策偏好
3.福利国家态度作为绩效评价
4.解释性主题:时间和环境
5.社会阶级
6.自我利益
7.社会公平
8.政策反馈
9.展望:对未来研究的三点建议
第二十章 民众对外交政策与世界政治的观点
1.测量方法:从单项问题到政策情绪
2.公众对全球性问题的看法是理性的吗?
3.全球民意存在共同的模式吗?
4.总结
第二十一章 公民身份的规范
1.公民身份
2.公民身份的规范
3.总结
第二十二章 民主价值观
1.对民主的支持
2.民主意味着什么?
3.民主的两种概念
4.自由
5.平等
6.民主真存在两种概念吗?
7.总结
(下)
第五部分 政治行为新论辩
第二十三章 政治选择的制度理论诠释
1.行为经济学模型
2.政治选择集的性质
3.选择的数量
4.选择的极化
5.选择标签和政治信号
6.制度与理性预期
7.政党与政治推理
8.总结
第二十四章 社会阶级的衰退?
1.阶级分析、阶级分化和政治行为
2.阶级投票研究的三个阶段
3.阶级投票研究的新世代?
4.阶级架构模型
5.阶级投票的测量
6.有关服务阶级政治倾向的争论
7.有关阶级投票的持续性或者投票衰退的争论
8.阶级投票的趋势
9.阶级投票变化的理论解释
10.比较分析阶级投票变化的原因11.总结
第二十五章 宗教与虔诚对投票行为影响
1.世俗化理论
2.供给方理论
3.政治中的宗教
4.世俗化还是非世俗化?
5.现代化还是多样性?
6.投票箱中的宗教
7.总结
第二十六章 种族和政治行为
1.政治行为与选举参与
2.种族冲突和政治行为
3.探究与理解的行为框架
4.比较政治、种族和政治行为
第二十七章 投票的经济模型
1.研究筛选
2.研究最多的案例:美国、英国和法国
3.民主政体的比较:跨国研究
4.总结和结论
第二十八章 政治分裂的新维度
1.政治分裂:新词换旧貌?
2.政治分裂的新分类?
3.政治分裂的新范围?
4.政治分裂的新阐释
5.政治分裂的新影响?
第二十九章 党派认同感的再思考
1.何为政党认同感?
2.变化中的政党认同感
3.政党认同如何变化?
4.政党认同的变化原因
5.新兴民主政体的证据
6.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三十章 政治人格化
1.领导人和民主政体
2.制度与政治领导力
3.电子媒体与政治人格化
4.电视与政治启动
5.政党衰落和选举参与
6.影响
第三十一章 政治结构和选民行为的相互作用
1.政治结构与政治行为的比较研究:情景中的公民
2.政治结构和行为建模
3.政治结构对选民行为的影响:概念问题及方法论问题
4.经济投票研究中政治结构与选民行为的相互作用
5.合法性研究中投票选择和政治结构的相互作用:因果倒置
6.多层次模型及多层次治理:公民与欧盟
7.讨论
第三十二章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选举行为
第六部分 政治参与
第三十三章 选举投票率
1.选举模式和趋势2.各国投票率存在差异的原因
3.近期投票率下降的原因
4.是否投票的抉择
5.结论
第三十四章 政治主动性与政党成员
1.作为会员组织的政党
2.党员研究
3.党员及其纽带:党员代表性如何?
4.党内参与和民主进程
5.政党成员与政治参与:数量下降,但没有过时?
第三十五章 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的根源和概念
2.社会资本的影响
3.关于社会资本下降的讨论
4.社会资本的来源
5.结论
第三十六章 市民社会与民主化
1.市民社会的概念化
2.市民社会的功能
3.民主化
4.民主国家的过渡及市民社会的出现
5.市民社会和民族主义
6.政治文化和市民社会质量
第三十七章 社会运动
1.关于社会运动的理论观点
2.当前挑战
3.社会运动在政治学中的地位
第三十八章 抗争政治的传播
1.抗争政治的观点及理论
2.抗争政治的传播:实证发现
3.结论
第三十九章 新女权主义对政治参与研究的挑战
1.分支学科的发展
2.能动性鸿沟的难题
3.竞争性知识主题与解释框架
4.供方因素:文化态度与公民资源
5.需方因素:动员机构与性别化制度
6.结论
第四十章 竞选新模式
1.美式选举工程学
2.在美国市场购物
3.竞选重要吗?
4.有效竞选的前提条件
5.小结
第四十一章 电子政务与民主
1.网络民主的根源
2.现实世界经验
3.电子政务的优势与风险
第四十二章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政治参与
1.我们学到了什么?
2.政治参与:成就与展望
3.结论
第七部分关乎民意
第四十三章 民意与政策的关系
1.民意代表的理论与实践
2.代表的机制
3.问题与代表
4.制度与代表
5.政治平等
6.公众回应的重要性
第四十四章 政治精英
1.政治精英理论之辩
2.当代世界政治精英的本质
3.政治精英的作用
4.结论
第四十五章 政治代表与民主
1.政治代表的规范与模式
2.制度与政治代表
3.代表谁:代表的关注点
4.如何代表:代表的模式
5.议题契合性与政策表达
6.结论
第四十六章 人民代表研究:询问正确问题并获得正确答案
1.规范与实证
2.证据
3.系统
4.转换分析角度
第八部分 政治行为比较研究方法论
第四十七章 政治行为比较的研究资源
1.跨国调查研究项目
2.实现调查可及性:主要档案库的作用
3.结论
第四十八章 比较民意调查
1.为什么要进行民意比较研究?
2.比较调查存在的问题
3.克服存在的问题
4.多数国家还是少数国家?
5.对国家数据的需求
6.比较调查数据的分析
7.结论
第四十九章 精英研究方法
1.精英研究的范围
2.精英理念的操作化:精英识别方法
3.数据收集的方法
4.结论
人名及专业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