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杭州日报评论版块是该报的拳头产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收到读者广泛好评。《向涛头立杭州日报评论选》是杭州日报上评论精选集,作者是本报评论部的评论员,所选评论以近三年的作品为主,其中不少是获奖评论,具有党报评论范本意义。作为评论组合拳,杭州日报的评论以吴山平打头,同时有评论员文章、吴山时评、热点热评等栏目。吴山平是《杭州日报》重大评论的笔名,通常由一人主笔、集体协作,吴山平是宏论文章、拳头产品,内容博大翔实,产生了重大影响。吴山时评是浙江新闻名专栏。
|
目錄:
|
序
序二
第一辑 吴山平
奔向一流创造一流
写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
与大时代同行,与新时代共舞
-2018新年献词
抖擞精神,迈向希望
-2017新年献词
新时代的人间天堂
-2016新年献词
在时代大潮中踏歌前行
-2015新年献词
美丽中国的实践样本
阔步迈向城市国际化
澎湃时代:一号工程盛放智慧之花
新时代新跨越:创新、活力、国际化
奋力抒写盛世华章
写在G20峰会倒计时100天
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开启新征程
上下同欲斗志昂,勇立潮头意气豪
写在杭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隆重开幕之际
揽江入怀
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
第二辑 系列评论
历史选择我们,我们书写历史
逐梦美丽中国锐意砥砺前行
开启城市智慧引领创新未来
践行核心价值涵养最美风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系列评论
践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系列评论
做好G20峰会服务保障工作系列评论
全面开启建设世界名城系列评论
站上新起点谱写新篇章系列评论
第三辑 吴山时评
第四辑 评论员作品选
后记 善于发声,做出品质
|
內容試閱:
|
近些年,媒体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自媒体的出现,让传统媒体的信息优势不再。主动也好,被动也罢,转型成为很多媒体人常谈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观点立报成为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共同选择。这种选择基于纸媒原有的公信力,还基于人们的阅读习惯,纸媒更适合有思想性的沉浸式阅读。
观点立报可能是纸媒转型的一条不错路径,但现在看来,纸媒也不是一评就灵。有的报纸确实加强了评论力量,但还是没有阻挡影响力减弱的趋势,原因在哪,我判断还是因为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
我们常说,媒体是社会这条大船的嘹望者。就一个地方来说,当出现社会问题时,先是用消息报道告知公众发生的事情,再用深度报道来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后续用持续的跟踪报道,呈现事件的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评论的作用,就是通过多角度理性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者路径,或者点明问题解决进程中的障碍,促进问题主体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我们原来习惯的路数。
但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不仅好像自备了望远镜,还都有了传声筒,这个时候作为嘹望者的媒体做什么?说得再近一点,在此过程中,地方党报的评论如何做?
《杭州日报》给出了系统性的答案,那就是:在流程上把报道和评论打通,密切关注当地的社会发展,通过理性分析、政策解读,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为当地公众划出清晰的改革路线,为改革提出期望和建议。简单来说,就是聚焦于地方,在众声喧哗中,充分发挥党报评论引领作用,推进社会话题议程设置并引导讨论。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潮起》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惊喜,不只是文章水平高,还在于立论角度和方向的清晰。
这本书还让我看到一点,那就是聚焦,古人讲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活用一下这句话,我们地方新闻评论要一乡之善士思考一乡之善治,把更多的思想观点聚焦到地方的治理上来。一个地方治理水平的根本提升,需要政府出台管理政策,但政策文件持续发挥作用,根本上还是上
读完《大潮起》这本书稿,我脑子里突然蹦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书里所有的杭州两个字遮住,能不能从文章中读出,这本书讲的是哪里?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尝试以屏蔽关键词的方式,翻阅了一遍该书后发现,即使完全屏蔽掉与地域有关的关键词,我也能猜到这本书所说的地方,不是因为之前读完留存的印象,而是书中无处不在的杭州气象。
跟自己做这个游戏,不是为了消遣,而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地方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观照地域性的话题?
几年前,我看到的普利策新闻奖一则社论作品,获奖者是一家地方报纸,因为持续发表了十几篇社论,推动当地炸毁一座大坝,恢复了地区生态平衡。这就曾让我陷入思考。
在当时,我日常关注的新闻评论,基本都是社会热点事件和热门话题,这跟我所在平台限制了选题的空间不无关系,另一个原因恐怕还是当时新闻评论的大环境影响。无论是全国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大家普遍都喜欢讨论热点新闻、焦点话题。一个热点新闻出现,媒体会集体将镁光灯对准它,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评论员心怀天下的格局和视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