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经典文学*后一位伟大作家契诃夫的创作思想为例,结合对他与同时代经典文学另一位伟大的代表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比较研究,阐述俄国文学与俄国思想的内在关系。表明俄国文学本质所固有的人民性、伦理性、批判性和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使俄国人即使在国力衰退的背景下仍然保持着文化自信。通过对生活意义的反复追问,契诃夫为人类打开了从闭塞狭隘通向辽阔远方的道路。在契诃夫无情地加以呈现的冷酷乏味的地平线上方,思想的闪耀如同霞光一般辉映在人们的心头,温暖着每一个渴望寻求真理的生命。
|
關於作者: |
徐乐,男,1977年出生,江苏扬州人,1996年至2004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读书,历获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两年。2006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获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2010年至2013年曾在扬州大学文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版专著《雾里看花:契诃夫文本世界的多重意义探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学习与探索》《俄罗斯文艺》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