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編輯推薦:
本书第1版及其英文版Endovascular Surgery and Devices 出版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与读者的广泛关注并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本书第2版在很多方面得以进一步完善。
本书系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成果,与临床应用结合紧密,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具有很好的实践操作性,可供相关专业领域的临床医生、医护人员、器具管理人员以及大学、培训机构、研发机构的相关人员参考。
內容簡介:
《血管腔内器具学》(第1版)从腔内血管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专业化研究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血管腔内器具学的学科概念。本书对血管腔内器具及其临床应用、输送配合管理做了系统性论述。通过基础篇、应用篇、管理篇三个篇章,对血管腔内器具的基础知识、应用方案、操作步骤与管理模式做了归纳和阐述;结合大量复杂病例,深入分析了上述器具的组合选择及使用操作技术。同时,从敏捷供应链管理、自主智能决策、神经管理学与医疗智慧服务等角度,为面向临床手术的器具输送配合服务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方法与智能技术。
關於作者:
景在平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血管外科专家,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支持下,围绕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开展了深入的科技创新,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9项,SCI收录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23篇。促进了我国在危重血管病诊治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毛华娟 硕士,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器具平台负责人。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20年,主要负责血管腔内器具的管理、研究和腔内微创手术的配合、护理。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研究与转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理事。
戴伟辉 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研究与转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理事长等。主持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22项,以及全国社会医疗保险首批试点城市信息管理系统总设计等大型规划、设计与咨询项目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目錄 :
绪论
001
第一篇
血管腔内器具基础篇
003
第一章血管腔内器具的发展史
004
第二章常规腔内器具
第一节穿刺针010
第二节血管鞘011
第三节导丝016
第四节导管022
第五节特殊导管026
第六节 Y阀030
第七节连接管031
第八节压力泵032
第九节血管闭合装置033010
第三章球囊扩张导管
第一节概述039
第二节
OTW型球囊扩张导管040
第三节
RX型球囊扩张导管046039
第四节特殊球囊扩张导管048
第四章抗栓塞保护装置
第一节概述052
第二节 Angioguard抗栓塞保护装置052
第三节
Filterwire EZ抗栓塞保护装置053
第四节
SpiderFX抗栓塞保护装置054
第五节
Emboshield NAV6抗栓塞保护装置055
第六节 Mo.Ma抗栓塞保护装置055052
第五章外周支架
第一节概述057
第二节自膨式外周支架059
第三节自膨式颈动脉支架067
第四节自膨式外周覆膜支架071
第五节球囊扩张式外周支架073
第六节球囊扩张式载药支架078057
第六章主动脉腔内移植物
第一节概述080
第二节胸主动脉覆膜支架080
第三节腹主动脉覆膜支架086
第四节 CP支架092080
第七章心脏主动脉瓣膜支架
第一节概述094
第二节
Sapien XT球囊扩张式瓣膜支架095
第三节
Core Valve自膨式瓣膜支架096
第四节
Venus A自膨式瓣膜支架097
094
第五节J-Valve自膨式瓣膜支架098
第八章腔静脉滤器
099
第一节概述099
第二节Tempofilter Ⅱ腔静脉滤器099
第三节VenaTech Convertible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100
第四节 Denali腔静脉滤器101
第五节 Optease腔静脉滤器102
第六节Aegisy腔静脉滤器103
第七节 Celect腔静脉滤器104
第八节 Option腔静脉滤器105
第九章人造血管
106
第一节概述106
第二节 Gore-Tex人造血管107
第三节 Impra人造血管108
第十章其他腔内器具
109
第一节血栓抽吸系统109
第二节机械血栓切除系统111
第三节外周斑块切除系统112
第四节重返真腔导管113
第五节弹簧圈115
第六节液态栓塞系统117
第七节圈套器118
第八节脑脊液引流套件120
第九节Turbo Elite激光光纤导管系统121
第十节记忆ASDO房间隔缺损封堵器122
目录 003
第五节J-Valve自膨式瓣膜支架098
第八章腔静脉滤器
099
第一节概述099
第二节Tempofilter Ⅱ腔静脉滤器099
第三节VenaTech Convertible可转换型腔静脉滤器100
第四节 Denali腔静脉滤器101
第五节 Optease腔静脉滤器102
第六节Aegisy腔静脉滤器103
第七节 Celect腔静脉滤器104
第八节 Option腔静脉滤器105
第九章人造血管
106
第一节概述106
第二节 Gore-Tex人造血管107
第三节 Impra人造血管108
第十章其他腔内器具
109
第一节血栓抽吸系统109
第二节机械血栓切除系统111
第三节外周斑块切除系统112
第四节重返真腔导管113
第五节弹簧圈115
第六节液态栓塞系统117
第七节圈套器118
第八节脑脊液引流套件120
第九节Turbo Elite激光光纤导管系统121
第十节记忆ASDO房间隔缺损封堵器122
第二篇
血管腔内器具应用篇
125
第十一章血管造影技术
126
第一节概述126
第二节动脉穿刺技术127
第三节静脉穿刺技术131
第十二章心脏主动脉瓣狭窄
135
第十三章动脉扩张病
140
第一节主动脉夹层140
第二节腹主动脉瘤149
第三节颅外段颈动脉瘤157
第四节肾动脉瘤162
第五节脾动脉瘤165
第六节髂动脉瘤168
第十四章动脉阻塞病
172
第一节颈动脉狭窄172
第二节锁骨下动脉狭窄176
第三节肾动脉狭窄179
第四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82
第十五章下肢浅静脉曲张
静脉阻塞病
192
第一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2
第二节布加综合征196
动静脉瘘
200
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205
第一节血管穿刺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205
第二节导丝、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210
第三节球囊、支架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211
应用案例分析
215
案例一烟囱技术隔绝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215
案例二单分支 开窗技术腔内隔绝主动脉夹层217
案例三双烟囱 可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技术腔内隔绝胸主动脉瘤220
案例四Cuff腔内隔绝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24
案例五球囊阻断 瘤腔内促凝技术隔绝破裂腹主动脉瘤226
案例六三明治技术隔绝腹主动脉瘤伴髂内动脉瘤229
案例七自膨式裸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隔绝内脏区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32
案例八杂交技术治疗合并臂丛压迫的椎动脉假性动脉瘤235
案例九双保护装置技术腔内微创治疗左侧颈动脉次全闭塞病变237
案例十置管溶栓 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抽吸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41
案例十一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巨大脾动脉瘤244
案例十二弹簧圈栓塞辅助腹主髂支支架技术腔内隔绝髂动脉瘤247
案例十三套接技术治疗下肢腘动脉瘤249
案例十四逆行入路采用覆膜支架技术治疗腘动脉硬化闭塞252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十六章静脉阻塞病
192
第一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2
第二节布加综合征196
第十七章动静脉瘘
200
第十八章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205
第一节血管穿刺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205
第二节导丝、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210
第三节球囊、支架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211
第十九章应用案例分析
215
案例一烟囱技术隔绝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
215
案例二单分支
开窗技术腔内隔绝主动脉夹层
217
案例三双烟囱
可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技术腔内隔绝胸主动脉瘤
220
案例四
Cuff腔内隔绝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24
案例五球囊阻断
瘤腔内促凝技术隔绝破裂腹主动脉瘤
226
案例六三明治技术隔绝腹主动脉瘤伴髂内动脉瘤
229
案例七自膨式裸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隔绝内脏区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232
案例八杂交技术治疗合并臂丛压迫的椎动脉假性动脉瘤
235
案例九双保护装置技术腔内微创治疗左侧颈动脉次全闭塞病变
237
案例十置管溶栓
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抽吸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41
案例十一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巨大脾动脉瘤
244
案例十二弹簧圈栓塞辅助腹主髂支支架技术腔内隔绝髂动脉瘤
247
案例十三套接技术治疗下肢腘动脉瘤249
案例十四逆行入路采用覆膜支架技术治疗腘动脉硬化闭塞252
006 血管腔内器具学(第2版)
案例十五支架直接穿刺技术治疗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闭塞255
案例十六逆行穿刺 仿生支架技术治疗严重钙化股动脉分叉病变258
案例十七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62
案例十八弹簧圈栓塞 外周覆膜支架隔绝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静脉瘘265
案例十九钢筋 混凝土技术治疗下肢动静脉瘘267
案例二十高位结扎 点状剥除 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静
脉炎270
第三篇
血管腔内器具管理篇273
管理理论与方法
274
第一节腔内器具的敏捷供应链管理274
第二节输送配合自主智能决策276
器具的管理
282
第一节血管腔内器具的储存管理282
第二节血管腔内器具的信息化管理284
第三节血管腔内器具的登记管理289
第四节血管腔内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290
人员的管理
295
第一节供应商的管理295
第二节患者的管理296
第三节神经管理学与医疗智慧服务298
第四节器具平台及器具师的管理300
第五节放射安全管理304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006 血管腔内器具学(第2版)
案例十五支架直接穿刺技术治疗下肢动脉支架术后再闭塞255
案例十六逆行穿刺 仿生支架技术治疗严重钙化股动脉分叉病变258
案例十七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62
案例十八弹簧圈栓塞 外周覆膜支架隔绝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静脉瘘265
案例十九钢筋 混凝土技术治疗下肢动静脉瘘267
案例二十高位结扎 点状剥除 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血栓性浅静
脉炎270
第三篇
血管腔内器具管理篇273
管理理论与方法
274
第一节腔内器具的敏捷供应链管理274
第二节输送配合自主智能决策276
器具的管理
282
第一节血管腔内器具的储存管理282
第二节血管腔内器具的信息化管理284
第三节血管腔内器具的登记管理289
第四节血管腔内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290
人员的管理
295
第一节供应商的管理295
第二节患者的管理296
第三节神经管理学与医疗智慧服务298
第四节器具平台及器具师的管理300
第五节放射安全管理304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內容試閱 :
自1991年成功实现全球首例腹主动脉瘤腔内微创手术治疗以来,血管腔内微创手术方式已成为众多患者,尤其是老年高危患者的首要选择,代表了相关疾病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上述手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腔内器具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器具的管理及其在临床手术中的输送配合水平,不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而且对于患者、医师、供应商的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经济效益将产生直接影响。
血管腔内器具涉及的种类、规格繁多,其保管和适用性选择复杂,在临床手术中要随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对器具的输送配合要求。《血管腔内器具学》(第1版)从腔内血管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专业化研究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血管腔内器具学的学科概念,是我国首部血管腔内器具学领域的专业著作。本书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基础上,针对目前血管外科手术室的腔内器具管理,从基础性、实用性、技术性、前沿性及规范化管理角度做了系统阐述,对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及特殊病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明了地展示了各类器具的结构与功能特征、使用场景及其管理要领。
本书提出的血管腔内器具学(Endovasodevicology),系景在平教授创立的腔内血管学(Endovascology)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血管腔内器具学的内涵、理论与方法等诸多问题还有待于同行学者共同探索和完善。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血管腔内器具及其临床应用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形成关于上述器具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血管腔内器具学的后续研究与发展奠定开拓性基础。本书第1版于2017年1月出版以来,受到了兄弟医院和临床医生们的广泛关注。
在2017年第21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Endovascology 2017)上就本书的内容作专题报告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兴趣。与此同时,我们也收到了各位专家和读者大量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在上述专家的建议下,本书补充了最新的知识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复杂病例分析,增加了面向临床手术的器具输送配合服务混合决策模式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神经管理学的发展背景,并对书中的错误和遗漏做了补正。国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Veith教授和Raithel教授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欣然为本书的第2版撰写了序言。于2018年7月由Springer面向国际出版了英文版本Endovascular Surgery and Devices。此书已入选为2017年度上海新闻出版首次启动的一带一路资助项目。
本书是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景在平教授的亲自指导与构思下,在各兄弟医院和器具供应商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对血管腔内器具发展与临床应用
20余年的思考,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的临床专家、医务人员和本人的导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戴伟辉教授共同组成编著小组,历时5年多集体努力完成的成果。正如Veith教授在其序言中写的那样:
如果没有作者数十年专注于这些血管腔内器具发展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进行系统性、创造性的总结,就不会有此书的问世。本书中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在实践应用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此,Raithel教授在其序言中评价道: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这些疾病的腔内治疗在我们西方国家还尚未获得足够的认识。本书的问世,是临床医学、医疗器械学、护理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多
学科研究结合的智慧结晶,其中的自主智能决策技术、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成果获得了2014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推动行业管理创新与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对于上述多学科研究的结合,Veith教授在其序言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如本书所述,血管外科与器具管理技能及信息技术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融合和跨学科的整合始于本书,它必将造福于全球范围内所有的血管疾病患者。
感谢各位专家和读者为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感谢兄弟医院和供应商的大力支持!感谢全体编著小组成员所付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由于血管腔内器具的
创新发展很快,本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的智慧以及兄弟医院大量的临床应用经验尚未全面收集,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给予评判、指正!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