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衣服可谓是人的第二张皮肤。不同的布料与设计理念,能够唤醒人潜意识中的野性,激发我们突破自身的极限。
衣服设计潮流,是时代沿革的映射,衣服的元素、式样与社会氛围、人文思想有深刻的联系。
衣服界定了人的品味,选择一件衣服,就选择了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
不夸张地说,衣服就代表了人本身;解读衣服的现象学,就是在解读时代脉络的关键。
********************************************************
作者鹫田清一是日本知名哲学家,散文家。曾任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大阪大学校长等职,获SANTORY学艺赏、桑原武夫学艺赏、读卖文学赏、紫绶褒章等奖项。
他的哲学作品对日本当代设计师影响深远,《古怪的身体》《京都人生》等书已在中国出版,并获得较好反响。
在本书中,鹫田清一从生活中基本的穿衣、化妆切入,带领读者深度思考穿衣问题,探问流行时尚的方方面面。
|
內容簡介: |
衣服,是生活中确定自我的手段我是谁?是男是女?是大人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爱好?性别、职业、年龄、生活方式衣服就这样演绎着我们的性别属性及社会属性,逐步地、具体地塑造出每个人的人格。
穿衣服,界定着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人着装低调朴素,有人偏爱奇装异服;有时我们希望通过衣服让自己备受瞩目,有时却希望隐身于人海之中。对衣服的选择,折射着他人眼中自我的形象,又体现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
某种程度上,衣服就代表着人本身。
|
關於作者: |
鹫田清一(WashidaKiyokazu),日本哲学家。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曾任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大阪大学校长。2015年开始任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理事长、校长。著有《古怪的身体》《京都人生》等作品,曾获SANTORY学艺赏、桑原武夫学艺赏、读卖文学赏、紫绶褒章等奖项。他的哲学作品对日本当代设计师影响深远。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人为什么穿衣服
教人挂念的身体
名为衣服的皮肤
我的社会轮廓
流行化社会
化妆变身的技法
谈谈杂交现象
一块布三宅一生的作品
永不停歇的流行革命川久保玲的作品
身体会变化
质感
时尚、媒体、艺术
衣服的贴心款待
第二章衣的现象学衣服、脸与皮肤
面孔的饥渴
多点时间,多点虚构
看不见的时尚
身体、气味与记忆
身上有洞
名为内衣的装置
人体模特的形象
被设计的肉体
流行另一种现代形象
风格的力量
学习流行
细腻的精神代替结语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