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共16卷,分通史和通论两大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时代特点和总体精神,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学界*部系统反映中国史学思想从先秦到近代整个发展过程的大型学术著作,阐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通史部分以通识的理念展开纂述,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前、近代后各卷,结合社会与学术文化变动,以开阔的眼光,讨论中国史学思想的变化和风貌,分析各个时代史学思想特点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由此展现出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各卷不仅重点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思想家、经学家以及政治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的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运动通变观、天人相关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史家治史经验、认识等等,是宝贵的史学遗产。《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的通论部分从横向上全面概括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分历史思维论、经史关系论、历史盛衰论、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各卷,对中国民族史学的思想进行专题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从哲
|
內容簡介: |
近代前期,是中国史学从古典史学向近代新史学转变的时期。这时的史学思想,继承了传统史学思想又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范围,对此后的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近代史学思想前卷》共分两编,分别从新时期古代史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西学对中国史学近代化的作用两部分进行阐述,表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学人,对历史本体、学习西方的认识都在逐渐深入,由以古为鉴转向合中西之古以为鉴,并逐渐开始提倡资本主义新史学,在史学著作和研究方法上亦有所更新。面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现实,古典的传统史学艰难地向近代新史学转向,这一历程,留给人们相当多的启示。
|
關於作者: |
陈鹏鸣,安徽霍邱人,历史学博士,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著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等,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三十余篇有关章学诚、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人史学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中国是个具有重史传统的国家,史学思想博大精深。纵观史学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二是对史学本身的认识。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是指历史观,其认识主体主要是史学家和思想家;对史学本身的认识是指史学观,其认识主体主要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主要考察历史的变易过程,以及历史变易的动因;对史学本身的认识则主要包括对于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和历史文学观等的认识,以及对于史学价值论和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
史学思想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史学思想的研究也必须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探讨史学思想,必须要与社会现实相联结,必须考察其与时代哲学思潮的关系,必须考察史学思想本身的渊源流变,必须考察史学思想各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学术史的角度而言,史学与经学、玄学、理学、事功之学、经世之学、实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具有四部思维意识去进行史学思想的研究,重视探讨经史、子史、文史之间的关系。研究近代史学时,我们还要努力把握近代史学思潮的发展与走向,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近代史学与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中国史学思想最鲜明的特色是会通精神,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周易》讲通变精神,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司马迁讲通古今之变,重视对于历史盛衰之理的探究;《通志总序》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突显了郑樵对历史与文化会通思考所具有的大视野。
近年来,以吴怀祺教授为代表的学术群体本着会通精神,对中国史学思想史展开了长时段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发掘中华传统史学思想特性,思考传统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展现中国史学优秀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套大型系列学术著作的问世: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和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前者时间上跨越了从先秦时期到1949年的漫长历史,后者内容上涵盖了历史思维、经史关系、历史盛衰、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等方面专题。
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是从纵向对中国史学思想展开的研究,而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则是从横向来专论中国史学思想的相关问题,这种多维研究恰恰体现了会通的思想与方法。从两套系列著作的整体布局来看,前者作为对史学思想史的贯通研究,主要体现通的意识;后者作为对史学思想各类专题的研究,则主要彰显了会的思想。然而,这种会与通又是相互包含的,会中有通,通中有会。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关于每一阶段史学思想的论述,既是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的重要一环,又有对这一阶段史学思想多维度的探究,体现了会的意识;同样,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虽然是专题式的研究,而其中每一专题的研究,又都是采取贯通的方法,重视溯源探流,重视发展过程,体现了通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史学思想通史》与《中国史学思想通论》所蕴含的会通思想,我们将两套大型学术著作合编在一起,以中国史学思想会通为总书名,进行再版。
这样做首先是满足弘扬中国传统史学、回应西方学人扭曲中国传统史学的需要。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史学思想丰富深邃。然而很多西方史家以傲慢的态度鄙薄中国史学,否定中国传统史学的价值。如何回应?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去展示中国传统史学,而是要把历时性的研究和共时性的研究结合起来,从理论的高度上,概括出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并且结合时代的变化,从振兴中华文化的总目标出发,讨论传统史学如何走向世界,思考传统史学思想在当代的价值。
其次是把握中国史学优良传统与时代性的需要。传统史学有很多精华需要我们去总结,如历史运动的通变观、天人相关的思想、见盛观衰思想、民为邦本与民贵君轻思想、传统历史编纂理论与方法论等。史学的时代性同样不可忽视。当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把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讨论中国史学的进程,认识中国史学的发展大趋势,讨论历史学科建设问题。
当然,合编与再版不是简单的重印,而是有内容的提升与结构的整合。从内容来讲,各卷作者对原有内容普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和补充,有些卷补充的内容较多,有些卷调整了篇章。从结构来讲,原来两套书各自的总论部分,被整合成一卷新的《总论卷》,起到了对全书的统领作用。
1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大型学术著作的出版,既表达了学人们对于中国史学会通思想的继承,也充分体现了该书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的会通特点。传承历史文化,建设时代文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任务。我们希望这套著作的推出,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史学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界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推动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有助于当前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