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6.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小架梅花桩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传秘谱 真人示范,实操演练,说练就练,易于上手。
|
內容簡介: |
太极拳是武术理论与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的拳法,此拳法真气充盈,形气一体,无极而生,乃自然运用之造化,如太极之象,浑然一圆,故称太极拳。
《太极拳秘要》是《太极拳秘谱》(2008年)的修订版,从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理与道家思想的关系出发,系统介绍了道家周天功法、静功练习、八段锦功法、无极桩功、太极拳练习法、太极推手要领、修德与养生及搏击的关系。书中配有大量的真人招式演练图,对习练太极拳的人来说,既有指导作用,又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
關於作者: |
玉昆子道长,俗名韩超,字沛沅,号玉昆,小架梅花桩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道名韩罗超。六岁起便跟随祖父著名武术家韩其昌先生习武修道,系统地学习了梅花桩拳、戳脚拳、太极拳及形意拳等多种拳法,积累了深厚的武术搏击经验,具有独到的武学见解。
玉昆子道长博学多识,著述颇丰,现有《阴阳五行里的奥秘》《中华剑道》《内功是怎样练成的》《神拳梅花桩糸列丛书三部》《铁臂侠韩其昌》《戳脚拳秘谱》《形意拳真义》《太极拳真义》《太极拳秘谱》《道家修炼秘笈》等作品问世。现为泉州玉虚观住持、北京梅花桩拳研究会会长。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太极拳是悟理,入道的门径。古人创此拳乃是在教后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因此它是修身立命的法宝。贫道习练的太极拳是祖父亲手传授的,我还记得怹老人家跟我说的话,比如练拳者要重情重义、尊师重道,要有德行等等。我还记得怹老人家说:练拳时动作要做到连贯,如同大海之波浪,一波未定一波生,好似蛟龙水面行。太极拳的步法宛如猫行,轻灵无声,起落不断,运劲如抽丝,循环相连,收缩贯串等等。祖父的话语及练拳的身影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令人回味。
怹老人家教完我太极拳后不久便仙逝了(享年96岁),所以我内心深处对此拳怀有一份很深挚的情感。祖父在仙逝这一年还参加了北京市武协举办的北京市武术家庭评选活动,怹老人家还亲自上场给大家演示十三太保功,当年可说是身体康健,不像是有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怹头发是花白的,留的胡须也是花白的。表演当天,大家猜祖父的年龄,普遍都说怹老人家七十多岁吧!如不是因为怹偶感风寒后没太在意,加重了病情,转成急性肺炎过早的仙世,估计怹老人家至今还能给我们讲拳呢!我是6岁起跟随怹老人家习拳直至我21岁,怹老人家整整培养了我15年,怹老人家过早的仙逝或许是花费在我身上的心血过多,过度的透支所导致的吧!
闲话少叙,走入正题。太极前辈讲:太极拳由无极而生,并能巧妙地运用自然造化,它形如太极之象,浑然一圆,故称太极拳。我认为太极拳是武术理论与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两者在其中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形成的一套特有的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的拳法。
不过,现在人们总以为太极拳简单易学,不费太大的力,而且不出几个月便能学会其实这个认知是严重错误的。前辈讲一年的形意打死人,十年的太极不出门,您看古时记载的太极拳,练习起来是分动、静两种练功方法的,即太极拳套路为动功,太极拳的无极桩为静功。这两者都需要非常严谨刻苦的训练和修行,才能逐渐懂得太极拳真义所在。前辈讲:武术内家拳里的动功,是道教炼精化气的过程。而内家拳里的静功,则是道教所说的炼气添神的过程。如要想得到其中真义,是必须同时习练动、静这两种功法的,而且是缺一不可的。
太极拳静功里的无极桩是运气调息之法。而且静功里的运气调息主要目的在于调和阴阳,交合神气。所以太极拳里的无极桩行气之法是练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环,因为站无极桩功法,能洗心涤虑,排除杂念,使身心合一,这种心境才是练太极拳成功的关键。
要想练好无极桩功,前辈们便把打坐、练八段锦视为第一步下手功夫。而且前辈们还特别强调在练拳前尤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才能神敛气聚,其息自调。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即练太极拳之前,先要调理好身体。不过静功不能瞎练,必须要找有传承的武术世家,指导练习为好,否则会很容易走火入魔,甚至自残疯掉!
太极拳套路是动功,而松静自然是练太极拳的第一要求。习练者在练拳的时候不仅要求全身放松,还要做到心灵的放松,要在练功时身心达到松弛状态,因为只有身心放松,气血供应才能运转正常,才能发挥出潜在的神力。而且在与敌格斗时,只有心静,周身放松,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攻防的下意识才能更强大,才能有效地克制敌人。所以心静、放松、心无杂念,专心练拳的方法,必然会对练拳人的身心及后来的搏击训练带来益处的。
太极拳还以其刚柔相济、动静相间、阴阳虚实的技巧而闻名于世。他的动作起落轻缓、大气而舒展可谓老少皆宜,且不分体质强弱、胖瘦,也不受性别、年龄、身材所限。既能强身健体、调和气血,又能修炼心性、减缓身心压力。您看学习太极拳有这么多的好处,自然会受到众多人的青睐,并报以积极的学习热情,但往往又会进入另一个盲区,不知道要学好太极拳还要有明师的指点,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我用这个明字,就是在讲您要找一个明白太极功理的老师为好,不要追求所谓的名师,因为所谓的某些名师,盛名之下,其实不见得明白太极拳)。您看前辈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贯通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手、腰、腿不合所致。所以练习太极拳时需要气沉丹田、上下贯通、周身合整,并懂得腿要随手法的变化而知进退。很多未经训练、无任何基础的太极拳爱好者,在划圆时错误地用膝盖或腰着力,久之,就会造成腰、膝磨损或者膝关节积水。这完全是不懂拳术进退、起落方法所造成的。你看,练太极拳要注意到这么多的细节,初练者怎能没有明师在旁边叮嘱指正呢?再者,太极拳套路是动功,而动功必需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才能达到炼精化气的最佳效果,否则,您练了一趟拳连汗都没怎么出,这样的练拳方法,不就等同于没练一样吗?
修练太极拳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就是蕴含于其中的道家思想内容,咱们细细分析起来会格外的有意思。您看太极拳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其寓意是八卦。掤、捋、挤、按对应坎、离、震、兑,乃四正方向的搏击之法。而採、挒、肘、靠则对应乾、坤、艮、巽,乃四斜角方向的搏击要领。而其中的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其实是在讲五行。即搏斗中的金、木、水、火、土的生克变化。太极拳的每招每势其实都深藏着丰富的搏击要领及实战制敌之法,这其中的进退攻防之道更是充满了兵家谋略及思想。在一种拳术里蕴含了这么多的文化及哲学,这能不受广大修习者的青睐吗?不过,反观现在流传的太极拳,其中丢失的内容是否也太多些了呢?
我祖父曾说过,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要练太极拳的功。太极拳所说的功分内功与外功,上述所讲的动、静相间所炼出的功,为内功。而练外功,其实是有很多种方法的,比如尺、板、球、带等,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其中有一种外功练习是对太极拳有特别帮助的,这就是太极球练习法。此功法不仅有助于增长身体的力量,而且还有助于体会身似抱球的感觉,即前辈讲的浑然一圆的意境。懂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所有姿势里都有身似抱球的概念。故此前辈讲所有太极拳之动作无不以圆为体,阴阳为用。这就是我在本书中讲道家阴阳、讲此功法的原因。
另外多感慨一句:我每每提到要增长自身力量时,便会有很多学员对我的话表示不理解:练太极拳还需要练力量吗?他们认为太极拳注重的是吸、卸、揉、化,以巧破千斤,不是讲不使用蛮力吗?可他们不知道,太极拳的巧力必须要自身具备千斤之力方能用上,否则,招法再巧妙,与敌方交手时,也无用武之地!我讲的这个千斤之力,是运用武术多种训练方法所练出的活力,而不是单纯的举哑铃练出的死力。
再来说说推手。在我这本书中,推手占很大的篇幅,是因为以往人们对它的作用,或者练习它的目的性,理解得不太全面,所以我要着重的阐述它。您看前辈讲,人的身体好似军营,眼似先行,耳似侦探,脚似战马,手似刀枪,哼声如号令,人身四肢的毛孔为五营四哨。心为元帅,以发令使号;气为号令之旗,受命立刻分发四肢毛孔,即为五营四哨,腰为大纛,屹立中军,不偏不倚,监督手足的运用,也就是五营四哨之攻守。两人在推手中,双手一搭,就如同两个阵营在对垒,举手投足必须深谙吸、卸、柔、化、粘、黏、连、随之理,用心去听劲,用巧妙的招法智慧地运用古时的兵法战略去破解。这样练出来的推手,才可用于实战,否则俩人推来推去像是在玩游戏一般,毫无价值可言!其次是在推手时的攻防进退,起身落点,还要注意以身带步、步随身换、脚随手出、手脚齐到、内外合一等要点。
其实无论练拳还是推手,都需要以开合、进退为基础,开合、进退如得法,则各部顺畅,动作如意。 开合、进退得法即是在讲,在运动中要做到六合之要求,即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的要求,以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要求,这样才能在练太极拳时做到手、眼、身、法、步的上下相随,左右协调。三节九段才能互不牵扯、周身一体。一个人若能练出身体的感知,练出形与意的协调,练出气与力的贯通就能达到太极拳里的大化境界。
总之,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内外兼练,以及他的尊师重道,打破门户之见,百科群揽,和道家的筑基填亏、炼精化气以及尊道贵德、性命双修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武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也证明了中华武道文化的发展与道家的思想理念的演变是互相促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习武的这些年,一直深感能得祖父亲自传授太极拳是我的幸运。我愿把这份幸运及我多年来的习练心得,与读者朋友分享,并愿您从太极拳的习练中,收获乐趣与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