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

書城自編碼: 325194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高桦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5317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8-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31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售價:NT$ 374.0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售價:NT$ 930.0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售價:NT$ 1394.0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售價:NT$ 5190.0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售價:NT$ 406.0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售價:NT$ 718.0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售價:NT$ 270.0
图像工程(第5版)
《 图像工程(第5版) 》

售價:NT$ 207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56
《 科学哲学读本(哲学元典选读丛书) 》
+

NT$ 539
《 应用伦理学 》
+

NT$ 432
《 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 (第二版) 》
編輯推薦: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批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之一,威廉狄尔泰对哲学乃至人类文明根本问题的思索是全方位的。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索来克服黑格尔逝世后德国哲学的危机,真正理解人的生命本身。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标志着德国哲学不同于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影响着二十世纪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释义学。研究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可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现代德国哲学的内在脉络。
导论部分给出了本研究的主体,对狄尔泰哲学有无整体把握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狄尔泰哲学的中心店在于生命概念。其他章节内容如下
*章:哲学史背景与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基本面貌。
第二章: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基础。
第三章:狄尔泰对生命经验的描述。
第四章:意义理解作为生命的具体实施。
第五章:对生命释义学的回应。
结论部分总结了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
關於作者:
作者高桦,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就职于上海社科院,师从张汝伦先生,曾访学德国,发表《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起源》《论第七节中海德格尔对现象学的看法》等学术论文。
目錄
序 张汝伦1

前言1

导论1
第一节 关于论题的预备性说明:狄尔泰哲学有无整体?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8
一、 狄尔泰著作编辑出版情况8
二、 与本书论题相关的文献综述10
第三节 本书的论证思路与纲目提要29

第一章 哲学史背景与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基本面貌31
第一节 黑格尔之后德国哲学的状况及其原因31
一、 存在论问题的演化33
二、 黑格尔之后哲学困境的实质43
第二节 狄尔泰的哲学动机54
第三节 狄尔泰生命释义学观念的基本轮廓59

第二章 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基础70
第一节 狄尔泰之前德国哲学对生命概念的看法70
第二节 历史性思想的出现80
第三节 历史性渗透在生命活动性之中88

第三章 狄尔泰对生命经验的描述104
第一节 体验概念的重要意义106
一、 狄尔泰体验概念的定位与哲学史来源106
二、 内知觉与体验概念112
三、 与胡塞尔的意向性体验的区别116
四、 由现象性原理反观体验概念119
第二节 作为体验之占有的觉察129
第三节 通向生命关联整体的道路142
一、 对生命关联整体的两种外在的描述142
二、 生命的节奏145
三、 生命的范畴148

第四章 意义理解作为生命的具体实施153
第一节 狄尔泰的意义概念154
一、 意义、意蕴、含义154
二、 与胡塞尔早期意义概念相对照157
三、 生命关涉作为生命意义的具体作用160
四、 意义世界164
第二节 时间性问题168
第三节 体验表达理解的三联体175
一、 体验与表达176
二、 体验与理解180

第五章 对生命释义学的回应191
第一节 客观精神作为生命释义学最后的归宿?191
第二节 早期海德格尔的回应:从生命到此在200
一、 1919年至1925年的学期讲座课程中对狄尔泰生命
释义学的回应201
二、 1925年卡塞尔演讲中对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
回应205
第三节 伽达默尔的回应:生命释义学仍是传统的释义学
214

结论 220

参考文献224
一、 原著224
(一) 狄尔泰本人著作及通信224
(二) 其他相关原著225
二、 相关研究文献226
(一) 外文文献226
(二) 中文文献238

致谢 241
內容試閱

张汝伦
狄尔泰是哲学史上不太走运的哲学家,他虽然一生著作等身,而且对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都有自己创造性的探讨和阐发,并且,理论视野非常广阔,涉及的学术领域众多,除了哲学外,他在思想史、美学、史学理论、文学研究、宗教学研究、诗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都卓有建树,可是却一直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虽然在他生前死后,有一个由他的忠实追随者组成的狄尔泰学派在活动,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但到今天也偃旗息鼓了。今天恐怕不太会有人自称是狄尔
泰学派中人了。
狄尔泰身后的这种命运,原因多端,在我看来,三个原因是主要的。一是狄尔泰的思想过于庞杂,变化多端,一般的人很难对它有完整的把握。而要完整把握它,研究者自身需要有相当的学术底蕴和功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少找到合适的研究狄尔泰哲学的入门著作。二是狄尔泰生不逢时,在他生前身后,德国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哲学家,如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他们独特的哲学风格及其原创思想把狄尔泰的光芒给遮蔽了。三是狄尔泰的哲学过于学究气和学院化,与一个现代性危机时代对于哲学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狄尔泰不是没有感受到时代的危机,但他的哲学很少对此危机作出哲学的回应和批判。这样
,处于危机时代的人们,自然会被更具时代批判性的那些哲学家所吸引。以上这三个原因,以及可能还有的其他原因,使得狄尔泰研究在西方从来也没有成为学术界的显学。虽然不断有人关注和提到狄尔泰的思想,但往往是为了历史(哲学史、思想史)的原因,而不是为了思考现实问题的原因。
我国的狄尔泰研究也与之相似,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狄尔泰的研究不绝如缕,始终没有断过,但也始终没有热过,研究过狄尔泰的人本就不多,将狄尔泰作为终身研究对象的更是没有。有关狄尔泰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也有一些,但大多停留在引介的阶段,深入的研究很少看到。以狄尔泰为题的博士论文也少之又少,高桦的博士论文《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就是这少之又少中的一篇,但却不是无足轻重的一篇。该博士论文虽然只是处理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但却对这些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澄清了狄尔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和基本思想,为我国今后的狄尔泰研究,提供了若干可靠的基础。
以往哲学史著作往往把狄尔泰的哲学标签为生命哲学,这种标签谈不上错,但也不能告诉人们狄尔泰哲学真正的内容和贡献,因为许多其他哲学家的哲学也被称为生命哲学,如齐美尔、柏格森的哲学都被人称为生命哲学,叔本华、尼采和斯宾塞的哲学也被人称为生命哲学,所以生命哲学这个标签对于标识狄尔泰的哲学作用非常有限。但生命释义学就不一样了,它的确可以作为狄尔泰哲学的一个恰当标识。狄尔泰从他哲学生涯一开始,就已经将生命本身作为他哲学的出发点,Leben selbst(生命本身)在他的得奖论文《施莱尔马赫的释义学》中就已出现。根据他自己的回忆:生命、体验作为生命的一个属性的意义(Bedeutsamkeit)这些设想的整体关系,内容心理学已经包含在我最初的出版物中了。如果我要回忆一个让这种整体关系对我出现的外在契机,那么就是那篇
得奖的论文。
当然,狄尔泰绝不是因为有奖征文才开始产生他的生命释义学的,那不过是一个外在契机,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哲学背景,而这两者在真正的哲学家那里总是合一的,也就是说,哲学家对时代问题的思考一定成为哲学的思考,一定以哲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狄尔泰生活的19世纪下半叶,是科学实证主义成为西方主流世界观的时代,科学成为衡量和判断世界与人生一切问题的唯一尺度,成为文明不断进步的可靠保证。在此情况下,传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迅速瓦解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得过去天经地义的生活秩序被连根拔起,科学技术成为世界和人生最高审判者。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改变,一切都将不存在,人感觉到自己也只是暂时寄生于天地间的蜉蝣,生死须臾,虽然被告知他可能不存在的明天会更好。然而,物极必反,正是在此危机时刻,被启蒙理性遮蔽的生命的意义问题又一次直逼人心。人们不愿为了一个无限后退的将来被骗走当下,不愿为了进步的理想牺牲生存的现实。叔本华的哲学、瓦格纳的音乐、布克哈特和青年尼采的历史观察,对乐观的达尔文主义和孔德与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构成了最先的反冲。
伴随着这种反冲的是历史意识的产生。在西方思想史中,近代历史意识并非始于19世纪下半叶,而是始于1718世纪的启蒙时代。当时的历史意识主要是要强调历史与自然的不同,强调人类世界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而19世纪下半叶重新兴起的历史意识则是时代又一次用过去伟大的形象来把自己从一个变得临时的现实中拯救出来,在历史中寻找它自己的实存无可挽回失去的可能性。因此,它是一种历史的信念,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另一方面,现代性基本无视历史和传统,使人成为无家可归或无根的生物,历史意识则试图将当下接上传统,恢复人失去的历史整体性,从中寻找世界和人生的意义。
这种历史意识自然不满将近代建立在自然科学范式基础上的认识论用于历史,表面的理由是自然与历史对象的性质不同,前者是千篇一律和常态的,而后者则是变化各异的,不能用建基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那种认识论来处理。深层的理由却是那种认识论无法理解历史与生命最根本的意义,无法理解人及其所创造的世界。在此情况下知识批判势在必行。毫无疑问,当时哲学界以自然科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认识论无法进行这种批判,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也无法进行这样的批判,因为他们在方法论上仍然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无法处理历史意识使人认识到的新的问题实际的有效性。这实际上是要质疑一切科学主张的基本准则的局限性,或者说思考它的基本原理的有条件性。文德尔班和洛采首先发现了有效性和价值领域,李凯尔特从他们的贡献出发,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两部分。前者追求普遍化,将事实从属于规律;后者追求个体化,着眼于个体的价值。这样,认识论批判变成精神科学保卫战,只是要通过阐明精神科学的特殊性而为它们的自主性辩护。
李凯尔特虽然指出历史对象的特殊性,但他却要牺牲历史的历史性,即它的可变性和生动性来拯救历史。他一方面切断生命与自然和心灵的联系以使建构历史的范畴与自然范畴决然分开;另一方面将历史视为无时间的价值在经验的伟大事物中思想的舞台。这样,诚如普莱斯纳尖锐指出的:李凯尔特的文化哲学虽然在旨趣上是哲学,却不是从历史精神出发的哲学。它只是把历史精神这个19世纪的发现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和对象,却没有让自己被它掌握,用它的思维手段来改造自己。李凯尔特一半还在18世纪。
以往的研究者往往因为狄尔泰计划撰写《历史理性批判》并表示要在精神科学领域做康德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做的同样事情,即给精神科学奠定基础,就以为狄尔泰如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一样,也是要在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维护精神科学的独立地位和为其特殊性辩护,好像他是文德尔班与李凯尔特的同道。其实刚好相反。他很早就发现,他们的做法根本就不是亟需的认识批判。知识批判不是简单地把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自然领域延伸到人文领域,而是要对近代以来形成的知识观念本身进行批判。
近代的知识观念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假设基础上的,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是截然分立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操作,并且,要求主体在进行此种操作时尽量将自己的实存悬置起来。另一方面,实在可以由主体划分为不同的因而必须孤立加以研究的领域。对于研究者来说,这些领域就是世界,即物理世界、化学世界、历史世界、政治世界,等等。但在狄尔泰看来,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并非主要关注实在的不同部分,而是基于以不同方式经验相同的实在。他将这两种经验圈看作一个基地的不同显现。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精神科学,都是同样的实在(存在)的不同显现。知识首先只是实在的揭示,而不是主体的操作。
狄尔泰同时代的知识论不是囿于自然科学的经验主义,因而看不到历史经验的独特性;就是限于先验观念论的纯粹意识立场,固执于逻辑的对象性和先天有效性,因此以另一种方式又疏远历史相对性。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经验来进行。这就使得当时的哲学无法看到历史特殊的对象性以及理解这种对象性(生命关联、意义结构)的特殊方式先于解释与阐释的理解。对于历史理性批判来说,认识不再只是以感觉和直观获得对象,不再是按照判断形式加工对象。因为对象总是已有理解,对象表达自己,为自己作证。而理解始于感性直观层面,一直推进到人格、类型、时代的本质核心,在每一个阶段都是直观和领会的统一。经验不再只是后来才给予的、可以形式建构和预计的对象性关联因而它的后天多样性和先天领域可以完全分开,因为历史经验或生命经验中已有来自历史的人的创造力的超时间观念的东西,客观的精神世界已经下行到生命经验。也就是说,经验首先是人历史实存的经验,其中渗透了他存在的历史性规定,在此意义上说,经验总是历史(性)经验。它是主体与客体、感性和理性、事实与价值、时间性与永恒性、后天和先天的统一。流行的知识论无法处理这样的经验。狄尔泰的知识批判使他看到:哲学在某种知识论的意义上必须成为不仅仅是知识论,必须把自己建构为一种关于历史性诸要素的学说,即一切使历史可能的东西的学说。
这个使历史可能的东西,就是生命。高桦的博士论文对狄尔泰生命概念的复杂含义有较好的论述,我在这里只想强调说,在狄尔泰看来,它是一切理解和认识的前提。生命始终是第一位和在场的,认识的抽象是第二位的,而且总是与生命相关联。只要哲学不放弃形而上学的任务,它就应该是哲学研究的首要目标。狄尔泰不是在哲学中首先提出生命概念的人。生命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还不是一个基础性的存在论概念。德国古典哲学家(包括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在浪漫宗教的意义上理解生命的。但狄尔泰却是步武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对生命的生理学人类学论证、以生命超克近代意识哲学的意识概念的思路,最终得出他的生命概念的。但是,狄尔泰的生命概念却不是一个生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存在论和形而上学的概念。
狄尔泰在进行知识批判的同时,也进行形而上学批判,他的代表作《精神科学导论》相当一部分篇幅用来进行这种批判。但是,与海德格尔一样,他批判的只是传统的旧形而上学,旧形而上学要给出自然的基础,但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以揭示自然宇宙最终秘密为己任的旧形而上学寿终正寝了。旧形而上学给我们的,充其量是实在的某种逻辑联系,但这种逻辑主义并不能完全解释自然的种种秘密。但是,如果形而上学不是像康德说的那样来自普通经验的贱民,而是根源于实在的生命过程,形而上学是从具体而可变的生命关联总体抽象而来,在此意义上,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未尝不可视为一种新型形而上学。生命具有时间性、自发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它的这些特点使得精神科学成为研究生命首选的对象。因为它们根据生命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发展而来,而且具有共同的对象。这就是人及其生活在其中的历史世界。精神科学关涉的是人与世界基本的历史性实践关系。如果说在理论活动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方式主要是认识,那么在人的生存实践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方式首先是理解及解释。理解首先在实践生活的旨趣中产生。这里,人们依靠相互交往沟通。他们必须相互理解。一个人必须知道另一个人要什么。理解为生命活动所必须。而生活在历史世界中的人,也必须理解构成此世界的种种生命整体关联,它们的生命本身的表达;而这种理解,不是主体主观的意识活动,而是人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与形式。基于这种基本理解的生命哲学,不能不是生命释义学。
高桦的这部博士论文虽然题目叫《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实际只是处理了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即生命、体验和理解;而非、也绝不可能处理狄尔泰的整个生命释义学的体系,毕竟这只是一部博士论文。但这三个狄尔泰哲学的核心概念却是进入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三把必备的钥匙,不搞清它们的复杂含义及其相互联系,就不能真正理解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就此而言,这部博士论文是有相当学术价值的。
人们常说,哲学就是哲学史,意思是说,哲学不能脱离其历史,是在其历史中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真正理解一位哲学家,也必须把他放在哲学史中来考察。高桦这部博士论文的写作贯彻了这个原则,因而有比较宽阔的历史视野,而不是就事论事地叙述。其实,贯彻上述从哲学史语境考察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也是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我们要明白狄尔泰为什么有这些思想,必须考察他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他的哲学问题直接与这个历史背景有关。在阐明了狄尔泰生命释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后,才能令人信服地论述他的哲学动机。把被考察的哲学家放在哲学史中来考察,不仅是要纵向地弄清他思想产生的背景,而且也要横向地考察他和同时代的同行之间的思想联系,以及后人对他思想的回应。这些这部博士论文基本也做到了。它不仅考察了狄尔泰哲学的一些关键思想与胡塞尔有关思想之间的异同,而且也考察了狄尔泰对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重要影响,以及他们对他思想的接受和回应。基本上它立体地呈现了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主要内容和它在历史中的遭遇。
但是,贯穿历史性写作原则往往容易写成一部思想史的作品而不是哲学史的研究著作,即现象描述多于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许多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外国哲学史)的博士论文都是这样,但高桦的这部博士论文基本避免了这个毛病。这部博士论文对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基本概念:生命、生命经验、意义、体验等进行了比较扎实深入的研究,澄清了一些人们长期以来的误解,为今后我国学术界对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国外国哲学史的博士论文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对原始材料的掌握有欠缺。不仅做不到巨细无遗,即使是一些基本的原始材料也往往不齐备。并且,往往依靠中文译本工作,不能像国外学者那样,直接以研究对象的原文著作为工作文本。高桦出色地掌握了狄尔泰的母语德语,直接以狄尔泰的全集和书信集、日记为原始研究材料,并且,凡是涉及德国哲学家的地方,都是直接使用和引证他们的原文文本。这就保证了他的研究的可靠性。还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其他研究材料的掌握虽不能说巨细无遗,但也基本做到了应有尽有,在这点上丝毫不逊于西方博士论文和一般学者的类似研究著作在资料掌握上的水准。不仅如此,不像有些人,所列参考资料未必都过目,而他的确都仔细看过,并且还有自己批评性的意见。这就使得高桦具备了成为一个真正合格学者的基本条件,如果他能将这种认真的研究态度坚持下去的话。
由于本研究本身的难度,以及作者的学术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这部博士论文还远远谈不上尽善尽美,而是留下了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这部博士论文给人的感觉还有点单薄,对于狄尔泰生命释义学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欠缺。从深度上说,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既然狄尔泰很早就已经有了释义学的想法,那么,释义学与他要解决的基本哲学问题和时代问题有何内在的必然关系?或换句话说,为什么狄尔泰会认为他必须采取一条释义学的道路?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我们了解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是必要的,而且对于我们理解释义学对于哲学本身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也是十分必要的。再比如说,生命经验的概念和西方哲学史上一般的经验概念有何不同?这对于我们把握经验概念的复杂性和丰富内容是十分有益的,但这部博士论文未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甚至都没有这样来想问题。从广度上说,狄尔泰的生命释义学与他的其他主要思想是什么关系?生命释义学对于20世纪的哲学释义学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都没有展开讨论。狄尔泰自身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是基本没有触及。对于这部论文的缺憾,可能还可以提出很多,但指出这些必然会有的缺憾,自然不等于否认这部论文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学术价值,而只是希望作者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逐步加以克服。正视和承认不足是进步的开始,高桦其勉乎?
现代学术工业的一个根本缺点是为研究而研究,或者为学位和职场准入证而研究,研究无关世道人心。这与古人学术研究的态度大相径庭。古人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古人总是从自己面对的现实问题去开展研究,总是被现实的问题逼迫不能不去研究,研究是为了回答自己深层的困惑。高桦的这部博士论文是一部标准的、符合学术工业标准的论文,有其自身的学术价值。但我希望他今后的研究能超越学术工业的要求,而努力朝向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哲学家的要求,真理的要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