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南海问题事关我国核心利益,是我国当代外交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事项。随着我国与南海声索国有关《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循序推进,南海问题的国际关注度不断提高。2017年5月,七国集团峰会声明假借国际法名义对东海和南海问题指手划脚,再次预示着,国际反华势力还会借用国际法名义在南海经、东海问题上对我兴风作浪,该书的出版,将为国人了解国际法,了解国际海洋法公约,并通过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事件,掌握海洋法工具提供鲜活的教课书,相信通过该书,将为国人今后观察和了解类似案例提供全面的参考范例。
|
內容簡介: |
收录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外学者对于菲律宾发起的南海仲裁案各类学术分析和评述文章20余篇,全面深入地阐明了中国对菲律宾发起的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的政治态度和法理批判。通过上述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研判当中,较为全面深入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南海仲裁案仲裁庭2015年10月和2016年7月分别就管辖权问题和实体问题所作的两个裁决,不仅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充满错误,而且在政策取向和运作程序方面也存在严重偏颇。中国政府坚持不接受、不承认裁决的立场,具有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南海仲裁案虽然已经过去近三年的时间,但该案为我国运用法律工具与南海各声索国进行友好和平谈判与协商还是提供一个对话的路径,也为我国外交战线积累海洋法实践经验,提供了现实条件。
|
關於作者: |
朱锋1964年生,江苏苏州人,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1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国关注军控科学家联盟、英国杜兰大学、日本信洲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主要著述:
《人权与国际关系》(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导弹防御计划与国际安全》(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风云200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编著),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Chinas朱锋1964年生,江苏苏州人,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1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国关注军控科学家联盟、英国杜兰大学、日本信洲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主要著述:
《人权与国际关系》(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导弹防御计划与国际安全》(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风云200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编著),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Chinas
Ascent: Power,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中日安保交流、防卫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与日本防卫厅前政务次官秋山昌广先生合编,东京亚纪书房,2011年版余民才: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背景
2009.1-2010.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95-1998,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2-1995,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研究领域:国际法理论 海洋法 自卫法 国家责任法 国际防扩散法社会兼职: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北京市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荣誉奖励
《国际法》获2006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自卫问题》获2006年北京市法学会优秀成果奖论文
科索沃独立的国际法透视,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5期。
武力攻击的法律定性,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自卫权适用的法律问题,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
紧追权的法律适用,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专著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的法律问题》(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代表性项目
《我国和平发展中的自卫权适用问题研究》(06BFX061)(国家社科基金2006年一般项目)
《国际法上自卫权实施机制研究》(03SFB2007)(司法部2003年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