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在原来的《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斋堂》基础上整理,利用原来已有成果,重新编著。以记述了斋堂古镇自建制之处至今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军事、贸易、军事、贸易、教育等方面的源流变迁和重要史实、文物、传说,把对北京文化的研究触角引向边缘和纵深,对北京文化的起源和立体化研究推进了一步。该书从事物发端起讲述,详古略今,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關於作者: |
师昌璞,房山志办的副主任,参与《北京房山区志》的编纂工作,曾出版《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中《斋堂》一书。
|
目錄:
|
明代以前长城
概述1
遗址7
前桑峪古人类遗址7
东胡林人遗址7
天仙背洞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古人类生活遗址8
大东宫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遗址8
西大台新石器时代遗址9
狮子沟战国至汉代遗址10
白羊石虎村汉代遗址10
古砖窑10
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东斋堂村旧址11
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部西斋堂旧址11
古镇山庄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13
文物14
石磨棒、陶钵等疑似古代遗物14
斋堂角楼汉代箭镞15
斋堂元代窖藏15
西斋堂村元代壁画墓15
贞节匾17
官方通报19
吕家村煮石铁锅19
白虎头村金代石虎枕20
明代三箍铁炮20
古民居23
爨底下村23
灵水村25
东北山村举人王金度宅院27
西胡林村古民居27
民居建筑装饰艺术29
砖雕29
石雕30
木雕31
壁画32
影壁35
石刻36
墓碑类石刻36
记事类石刻42
告示类石刻45
功德类石刻46
明代贾三近诗碣47
现代碑刻49
古桥53
沿河城西门外石桥53
黄岭西古桥54
牛战村石拱桥54
过街楼55
前桑峪过街楼55
火村过街楼56
西斋堂过街楼57
古戏台58
东斋堂村古戏台58
沿河城古戏台58
灵水龙王庙古戏台59
马栏村古戏台60
西胡林九圣庙古戏台60
桑峪药王庙古戏台61
古井62
关城古堡
火村古井62
牛站古井63
爨底下古井64
沿河城古井64
石臼64
石碾石磨66
古树名木68
古堡关城74
沿河城的修建75
斋堂城垣的修建80
大寒岭关城84
附近城堡85
军事设施86
石羊沟的军事设施86
沿河口防线及其隘口关城的修建87
空心敌台的修建89
战事94
金军两过京西出奇兵95
毛立芳战死九龙凹96
卢象升大战石头城98
民国以后战事99
办学兴教
寺庙宫观
民俗风情
旧学105
社学105
义学106
私塾107
兴办新学111
谭天元和下清水小学111
汤铭鼐与师范传习所114
王旭与斋堂女子学堂115
宛平县抗日高级小学(田寺抗高)115
宛平县立高级小学(简称县高)116
北岳三中116
斋堂中学117
寺庙120
儒教120
佛教122
道观135
教堂144
民俗148
婚俗148
丧俗155
人生礼仪160
节日习俗161
祭祀习俗170
民风民谚176
戏剧音乐与花会182
戏曲183
音乐193
花会194
方言196
斋堂话的范围196
斋堂话的特点196
后记201
|
內容試閱:
|
斋堂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的考古成果证明,11万年以前斋堂地区有前桑峪人栖息,1万年前有东胡林人生活。从黄草梁附近的天仙背洞、沿河城大东宫及沿河城西大台等处陆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遗迹,以及从沿河城狮子沟、白羊石虎发现的汉代器物来看,斋堂川是远古人类生活栖息之地,斋堂人就是这样披荆斩棘从远古走来的。
斋堂镇为北京市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
明代,斋堂地区已有东斋堂、西斋堂、马栏、火村、高铺、柏峪、牛战、白虎头、北山、沿河、沿河口、向阳口12个村。分属宛平县桑峪社、青白社。清代,已有27个村,包括上述12个村,又增加黄岭西、青龙涧、双石头、爨底下、大三里、王家山、蔡家岭、柏峪台、灵岳寺(领李家村、刘家村、徐家村、宋家村)、东北山、西北山、林子台、白羊石虎等15个村。中华民国时期,自然村增加到59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置斋堂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建镇,1994年将沿河城乡并入,全镇辖20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军响乡,并入斋堂镇,辖火村、高铺、黄岭西、马栏、青龙涧、东斋堂、西斋堂、新兴、柏峪、爨底下、双石头、牛站、白虎头、沿河城、沿河口、龙门口、林字台、王龙口、军响、桑峪、灵水、东胡林、西胡林、张家、吕家、杨家、杨家峪、法城等行政村。
斋堂古称灵桂川。斋堂村原是唐代古刹灵岳寺供僧侣和香客吃斋的地方,因而得名斋堂。此地成村及建镇后,仍一直沿用此名。斋堂镇依山控河,是北京西上塞外的交通要道,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元代在这里修建了要塞天津关;明代修建了沿河城和斋堂两座戍守城池,以及12座敌台和随山起伏的内长城;清代齐家庄巡检司迁至斋堂城,沿河城设四品都司驻防,使斋堂镇成为当时京西山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斋堂镇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像美丽发光的珍珠散布在镇域内的各个村落。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京西灵水举人村、东胡林人遗址和众多文物古迹让斋堂具有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斋堂地区是北京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京地区最早的民主政权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斋堂地区开创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成为北京郊区抗日的中心。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许多青年学生、爱国志士和国际友人就是经平西抗日根据地前往延安和奔赴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的。抗战期间,延安军民所用的枪支弹药、生活物资的13,都是由这里运送过去的。在这条红色交通线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平西抗日军民,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为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为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永恒的史诗。
门头沟区98.5%的面积为山区,而斋堂镇就处在大山腹地深处,山高谷深,斋堂人民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建造山港子梯田,有首民谣说得好:一亩十三堰,地块组成山。越往上越小,数数数不全。拿起草帽走,帽下是一堰。这首民谣极言山区地亩艰难,地无三尺之平,一亩地竟由大小不等的十三堰地组成,数来数去数不清楚,临走起身拿起草帽才发现最小的一堰地,竟然在草帽下面扣着!斋堂镇的山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建设着自己的家乡!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中心,被称为京西重镇。永定河、清水河穿境而过,109国道贯穿全境。全镇大多是山地淋溶褐土,植被有杨树、柳树、栎树、榆树、桑树等林木和荆条、秀线菊等灌丛。人工植被有松树、柏树、苹果树、核桃树、杏树等。
斋堂地形总体是西北高,东南低。镇域之内虽有永定河、清水河流过,但是地在高处,水在低处,低水难浇高地。而斋堂地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型,无霜期170天,气温低而多变,多风沙,夏季最高气温在37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降雨量年平均仅为472.9毫米,干旱少雨乃是斋堂川显著的特点。斋堂镇黄岭西村民谣云:爷们儿一桶,娘们儿一筲(一桶三筲水,每筲三锅水),住家姑娘该不着,新媳妇两大瓢!极言饮水奇缺、分水吃的情况。斋堂川大部分为缺水的山地,基本上靠天吃饭,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各种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无雨则旱,下雨则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斋堂人从实践中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是发展生产的首要问题。因而千百年来斋堂人祖祖辈辈夙兴夜寐、披荆斩棘,扶渠垒堰修沟挖渠,叩石垦壤奋斗不止。斋堂人发挥自己的才智,还创造了水磨、水碾,早在元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水能。当年隐居斋堂潜心撰写《析津志》的元代著名学者熊梦祥,在他的著作中详细地记述了这一切。
内长城系列军事工程推动了京西古道的发展。明王朝在京西加强防务,建关设隘,修筑空心敌台、烽火台,垒拦马墙、挖堑壕,需要人行马驮,运送建筑材料及其人吃马喂各种给养,需要强大的后勤支持,这就少不了运输。而内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多建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荒僻之所,于是在荒山野岭之间,出现了许多人们用双脚踩踏出来的山径小路。从京西古道的主干道上派生出来的道路密如蛛网,通向四面八方。
内长城的修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修建内长城系列军事工程,当地大军云集,将士骤增,人要吃粮,马要吃草,后勤支援就是个大问题。由于当地是深山腹地,地无三尺之平,没有走马车的道路,山间小径只能走马帮驮队,于是刺激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运输业、商贸的发展。
由于驻军的军饷有一部分是驻军屯田所得,当地百姓要种地,驻军亦需屯田种地,人多了,种地的多了,粮食产量自然也要增长。因为戍关将士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他们多是农民出身,多从家乡带来了不同的作物品种,不同的耕作技术,到戍守屯田之地,自然而然会彼此交流,优良品种的使用,更好耕作方法的使用,也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当地的经济自然会上扬。
斋堂古镇的山村教育曾经兴盛,古老宗教扑朔迷离,山庄古迹令人目不暇接,古堡关城雄风依旧,物产资源得天独厚,民俗风情独特而新奇。斋堂镇颇具名气的地质文化、名山文化、水利文化和交通文化,有底蕴深厚的古人类、古城、古村落文化,有宗教文化、长城军旅文化、民俗文化、科举文化,还有闻名于世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科普教育文化,等等,不胜枚举、俯拾即是。这里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中华文明历史长廊,各种文化现象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佐证。斋堂人完全有可能依托这些博大精深、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斋堂地区建成门头沟永定河文化标志镇、北京的古都风貌示范镇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