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編輯推薦: |
时间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把钥匙。然推朔置闰之学既专,百余年来干支记法废行未用,时间成为今日从事史学研究的一个障碍。为方便今日学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双怀教授毕二十年之力,起公元前1400年,讫公元2100年,成此《中华通历》,每年一表,逐日推算。凡是遇到中国古代时间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无需推演、换算,逐日查询,中西对照,一目了然,是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本书以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华日历通典》为底本,重新排版、校正错讹,装帧设计、内容质量都有较大改观。通过断代分册、缩小开本、降低重量等方式,更加便于使用和携带。采用套装、分册两种销售形式,满足不同机构、读者的实际需求。
|
內容簡介: |
《中华通历先秦》是一部中国先秦时期中西历日对照的工具书,商周部分从公元前 1400 年开始,据当时的实际天象编制,春秋部分用《鲁历》,战国部分用《殷历》及《瑞顼历》,列举年代异同或月首差异。 每年一表,有年代、月序、日序、中西历日对照、节气与天象等栏目。书后还附有一些实用的历法资料和年代资料。
|
關於作者: |
王双怀(1961-),陕西铜川人,历史学博士,生态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出版学术著作7部,参写著作20部,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作:《武则天评传》《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唐代历史文化论稿》等。
|
目錄:
|
前言
凡例
一 殷商日历
二 西周日历
三 春秋日历
四 战国日历
附录
1.中国历法通用表
2.先秦颁行历法数据表
3.先秦帝王世系表
4.先秦中西年代对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天文历法素称发达。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了观象授时的记载,并留下了《黄帝历》《瑞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大量资料来看,中国历史上所颁行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年有平闰、月有大小,符合中国国情,对农业生産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中国历代颁行的历法采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日的独特方法,因而在丰富的文献典籍中留下了大量的干支资料。这些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时期中国历法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认识历史问题的重要依据。但我们现在用惯了公历(即公历),面对这些干支,很难立即弄清其中的含义。如果不借助工具书,便无法形成正确的时间概念。
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的一些学者曾对先秦历法进行过研究,如刘师培着有《古历管窥》(宁武南氏《刘申叔先生遗书》本),朱文鑫着有《历法通志》(商务印书馆,1934),章鸿钊着有《中国古历析疑》(科学出版社,1958)。日本学者薮内清的《中国的天文历法》(平凡社,1960)和张培瑜等人的《中国古代历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先秦历表的编纂工作。其中董作宾的《殷历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严一萍的《续殷历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55)、张培瑜的《中国先秦史历表》(齐鲁书社,1987)影响较大,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方诗铭和方小芬的《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亦有先秦历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历表各有所长,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先秦历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大学阶段学的是历史专业,常常被历法问题所困扰。看到史书中的干支,往往不知所云,只好借助《二十史朔闰表》进行推算。由于干支衆多,推算起来相当困难。后来我考上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开始学习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并制造了换算干支的辅助工具,以此为契机,産生了编写《中华通历》的想法。研究生毕业后,研究历法、编写历表成为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历算之学甚难,对我这个出身文科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要编写一部能逐日读出的日历,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我能吃苦,还能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和研究速度。1990年,我拟定了《中华通历》编纂提纲,并在好友杨振江先生的帮助下编制了复原历法和编写日历的程序。此后研究工作和编纂工作全面展开,在我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也一直未曾间断。1999年,方骏博士、陈佳荣先生、张锦华先生和樊英峰先生对此书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并加入了编纂此书的行列。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努力,我们终于编成了《中华日历通典》。2006年,《中华日历通典》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近些年来,许多从事历史研究、考古研究和文献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认为《中华日历通典》部头太大,价格过高,希望按断代编辑出版。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工具书就是《中华通历》的先秦部分。
本书是在推算历代实用历法、核对史书所载朔闰、参考现存古历和历表的基础上编成的。内容涉及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鉴于学术界对先秦历法的不同认识,本书商周部分从公元前1400年开始,据当时的实际天象编制,春秋部分用《鲁历》,战国部分用《殷历》及《瑞顼历》,列举年代异同或月首差异,供方家参考。各部分均以朝代和帝王年号为纲,分别列出每一年的日历。日历的格式采用表格,每年一表,有年代、月序、日序、中西历日对照、节气与天象等栏目。年代包括帝王年号、年序、年干支、公历年份、属相等内容。月序与日序构成坐标体系。中西历日对照列出全年中每日的干支、公历日期和星期。节气与天象栏则给出四时八节和日食发生的日期。书后还附有一些实用的历法资料和年代资料。读者可以通过帝王年号及年月日干支,直接查出其相应的公历时间,也可以用公历日期迅速地查出其相对应的中历日期。
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中国独有的历法体系,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广大文史工作者正确理解文献中的干支所代表的时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永恒的魅力。在二十一世纪,人们必定还要继续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要阅读中国的文献典籍。随着史学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换算干支的情况将会频繁出现。希望本书成为大家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利器。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得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编辑侯海英、付玉肖、曹联养等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谨表谢忱!由于我们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错误缺点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王双怀
2017年7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