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禅,是灵性。
《红楼》处处见禅机:
宝玉听曲;黛玉葬花;湘云醉卧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平儿喜出望外理妆容
《红楼》的禅,不玄虚,不神秘;
《红楼》的禅,不是俏皮话,不是机锋语;
《红楼》的禅,有真,有假;是有,是无。
没有灵性的人,无法进入《红楼梦》。
|
內容簡介: |
宝玉听曲,悟了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拉开红楼人物谈禅的序幕。 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玉出家,隐晦而微妙地透露出浓厚的禅意。本书通俗易懂地讲述了《红楼梦》与禅的关系,区分了续书与前八十回书中真伪之禅,勾勒出《红楼梦》里雪芹禅的真意。红学大师周汝昌说:归智此书,就质量水平而观之,当推龙首。
|
關於作者: |
梁归智,师从章太炎关门弟子姚奠中,私淑红学大师周汝昌。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大连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资格。开创了红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探佚学,影响广泛。已出版《新评新校红楼梦》《红楼梦探佚》《红楼风雨梦中人: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等著作二十种。
|
目錄:
|
目录
宝玉悟禅因缘起
贾宝玉卷入姐妹情感纠纷而参禅 001
宝玉悟禅历程分析 003
从佛教义理看宝玉悟禅 007
四圣谛之苦、集、灭、道 008
大乘与小乘佛教的义理分歧 013
四圣谛之道 014
八正道与戒定慧 015
贾宝玉悟禅的情节进展 016
黛玉和宝钗的禅家机锋 018
借花献佛禅何物
禅到底是什么 020
禅的中国文化特色 022
禅之本旨何在? 026
禅的三个核心要点:诗、哲、活 032
宝玉悟禅寻本质
贾宝玉:诗人哲学家 034
诗与禅 036
宝玉的本质与禅的指向 041
《红楼梦》故事情节的禅意 043
体现无常的故事情节 046
心心相印的禅机故事 048
史湘云醉卧的禅意 053
红楼探佚窥佛意
红学探佚学 057
佚稿中贾宝玉一度出家为僧 058
贾宝玉悬崖撒手以后 060
贾宝玉出家:遭遇好了无常 062
贾宝玉重会史湘云:离空证情 068
贾宝玉人生五阶段:以情悟禅 071
证情方悟雪芹禅
张祥龙论贾宝玉天性之痴 088
禅在《红楼》第几层? 093
明心见性后, 禅乃世间觉 095
色空相即的理趣和意义 098
贾宝玉的痴情特殊的禅意 101
《红楼梦》的诗意:天道存在之终极视域 103
《红楼梦》的情禅:中华文化的天道 105
须辨真禅与假禅
后四十回续书之伪禅 107
马道婆败露与妙玉走火入魔 108
宝玉黛玉妄谈禅 112
失玉扶乩凤姐求签符水驱妖 113
雨村见士隐惜春要出家宝玉再梦游 115
和尚送玉宝玉离家 116
中举辞父成佛 117
顽空否情野狐禅 119
刘小枫的误解:真禅与假禅 123
清初禅悦且共参
清朝的宗教政策 126
顺治与康熙对佛道的异同 130
雍正控制利用三教 132
乾隆收纳佛教入皇权 139
曹家命运与康雍乾政治 140
雍正禅:为专制皇权服务的政治工具 154
雪芹禅与雍正禅针锋相对 157
葛藤红学有禅机
活:中华文化与禅的基本精神 159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也是活法 162
《红楼梦》是意境小说 163
懂得诗境才能欣赏中华艺术 167
《红楼梦》以花喻人的活法艺术 168
禅思维失落的困扰 179
鉴赏考证的理论 184
附录
红学何以应定位于新国学的思考 189
|
內容試閱:
|
《禅在红楼第几层》序
周汝昌
禅是什么?是佛门中一支独特宗派,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无与伦比。
自开坛立宗后,其方法与精神沁透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人不能尽觉尽识。中土诗词,离开禅就会成为不可理解的文字。《红楼梦》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小说,所以禅也就沁透于其中,这也可说成是一种规律吧?
此义未明,《红楼》难懂。而为读者讲讲这方面的书,似乎不多,归智此著,就质量水平而观之,当推龙首。
禅,是一种传授方式,一种领会捷径。它把双方传者与受者的距离(或途径)缩到最短;它要你扫除一切翳障后直达目标。
禅,是灵性,所以《红楼》开卷即写通灵一义。灵,在智与慧之上,是中华民族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
没有灵性的人,无法进入《红楼梦》中。
禅与灵,是感悟之本能。感悟不靠形式推理逻辑,不是算式与图表。
禅,是向上一路的,故云: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禅,是不盲从权威偶像的,故常 呵佛骂祖。常人不解,以邪说异端视之。
禅不是填鸭灌输,是启示触发,是契合,是通彻。
禅,有真假。机锋语俏皮话往往为俗人误作禅义。什么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说时还闭目合掌,笑煞笑煞!
禅不玄虚,不神秘。读了梁归智教授这本书,自能相信斯言。
我是归智先生此书的序者,无论序者还是作者,都是脱不出文人论禅这个大范围的。我们的论禅若拿与真正的禅门大师去看,他们也许会大发一笑,认为我们还是未能抓住禅的灵魂命脉,说了些外道和误导的错话。但就是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来说,他也不过是一位文人禅者。因此,拙序还望真正的禅宗大师来指引和棒喝。
诗曰:
禅在红楼第九层,灵居慧上更超腾。
红楼一望诗中境,却借谈情号曰僧。
丙戌闰七月初一夜于媚红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