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分析专业创新教材《分析技术与操作》的*分册,包括37个模块、110个学习单元。主要介绍化学药品分类、管理、包装、贮存、取用、分析室各种事故火灾、爆炸、中毒、灼伤等的预防和处理、化学器皿的使用、常用仪表仪器的使用、玻璃棒管的加工、化验室的基本操作加热、过滤、溶解与重结晶、蒸馏与回流、萃取、气体净化、纯水制备、天平的使用双盘、单盘电光天平,电子天平、试样的采集和制备固体、液体、气体、物理常数的测定凝固点、熔点、沸点和沸程、密度、黏度、闪点、燃点、旋光度、折射率、常用滴定仪器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操作和校准、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以及误差和分析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等知识。在每个模块的学习单元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技能操作单元,供学员练习操作、掌握操作技能之用。 本书既可作为职业学校分析、环保等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从事分析、环保检测等专业工作的在职初、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相关人员自学参考之用。
|
目錄:
|
目录 MU1化学药品的使用1 FJC0101化学药品的分类1 FJC0102化学药品的包装及贮存3 FJC0103化学药品的取用5MU2分析室的火灾与爆炸的预防与处理11 FJC0201燃烧与爆炸的原理及分析室防火防爆措施11 FJC0202灭火器材14 FJC0203火灾现场的处理18MU3中毒的预防与处理21 FJC0301常见毒物及防毒措施21 FJC0302防毒器材的使用24 FJC0303中毒急救27MU4化学灼伤的预防与处理31 FJC0401常见腐蚀性药品及灼伤作用31 FJC0402烧伤与化学灼伤的预防与急救33MU5化学器皿的使用38 FJC0501化学器皿的分类与规格38 FJC0502化学器皿的存放45 FJC0503一般化学器皿的洗涤与使用47MU6分析室常用测量仪表及使用56 FJC0601秒表及其应用56 FJC0602玻璃液体温度计及其使用58 FJC0603气压计及其使用61 FJC0604湿式气体流量计及其使用65MU7分析室常用电加热设备及使用70 FJC0701分析室安全用电常识70 FJC0702分析室常用电炉及其使用71 FJC0703电热恒温干燥箱及其使用77 FJC0704电热恒温水浴锅(箱)及其使用82 FJC0705电热板和电热砂浴及其使用84MU8常用固体制样设备及使用89 FJC0801破碎机及其使用89 FJC0802粉碎机及其使用91 FJC0803分样器及其使用93 FJC0804试验筛(分样筛)及其使用95MU9分析室常用电动设备及使用98 FJC0901搅拌器及其使用98 FJC0902真空泵及其使用102 FJC0903分析室常用通风设备及其使用104MU10玻璃管(棒)的加工107 FJC1001玻璃材料的识别与选择107 FJC1002一般玻璃加工用具及使用109 FJC1003玻璃管(棒)的加工操作112MU11加热操作117 FJC1101直接加热装置及操作117 FJC1102间接加热装置及操作120MU12过滤操作125 FJC1201常压过滤装置及操作125 FJC1202减压过滤装置及操作128 FJC1203热过滤装置及操作130MU13固体的溶解与重结晶操作133 FJC1301溶剂的种类133 FJC1302溶解操作134 FJC1303重结晶操作136MU14蒸馏与回流操作139 FJC1401常压蒸馏装置及操作139 FJC1402回流装置及操作142MU15萃取操作146 FJC1501萃取原理和萃取剂的选择146 FJC1502萃取装置及操作148MU16气体的净化152 FJC1601气体的净化152MU17纯水的制备157 FJC1701蒸馏法制纯水157 FJC1702离子交换法制纯水159 FJC1703纯水检验163MU18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67 FJC1801误差167 FJC1802数据的记录和运算172MU19双盘电光分析天平的使用178 FJC1901天平的基本知识178 FJC1902双盘电光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结构181 FJC1903双盘电光分析天平灵敏度的测定189 FJC1904双盘电光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192 FJC1905双盘电光分析天平的称样操作196 FJC1906双盘电光分析天平的维护与保养199 FJC1907双盘电光分析天平常见故障的排除201MU20单盘电光分析天平的使用206 FJC2001单盘电光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06 FJC2002单盘电光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209 FJC2003单盘电光分析天平常见故障的排除212MU21电子天平的使用215 FJC2101电子天平的基本知识215 FJC2102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16 FJC2103电子天平的基本操作219 FJC2104电子天平常见故障的排除221MU22固体试样的采集和制备223 FJC2201化工产品采样通则223 FJC2202固体试样的采集工具226 FJC2203固体样品的采集方法230 FJC2204固体平均试样的制备233MU23固体试样的分解236 FJC2301固体样品的分解方法236 FJC2302固体试样的分解操作240MU24液体试样的采集243 FJC2401液体试样的采集工具243 FJC2402液体试样的采集操作247MU25气体试样的采集253 FJC2501气体试样的采集工具253 FJC2502气体试样的采集方法259MU26凝固点和熔点的测定265 FJC2601凝固点的测定265 FJC2602苯甲酸凝固点的测定266 FJC2603熔点的测定267 FJC2604萘熔点的测定270MU27沸点和沸程的测定273 FJC2701沸点的测定273 FJC2702乙醇沸点的测定275 FJC2703沸程的测定276 FJC2704丙酮沸程的测定278MU28密度的测定280 FJC2801密度瓶法测密度280 FJC2802密度计法测密度281 FJC2803韦氏天平法测密度283MU29黏度的测定286 FJC2901黏度的测定原理286 FJC2902乌贝路德黏度计测运动黏度287 FJC2903恩氏黏度计测条件黏度289MU30闪点和燃点的测定291 FJC3001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原理291 FJC3002开口杯法测闪点、燃点294 FJC3003闭口杯法测闪点296MU31旋光度的测定298 FJC3101旋光度的测定原理298 FJC3102旋光度的测定操作300MU32折射率的测定303 FJC3201折射率的测定原理303 FJC3202折射率的测定操作305MU33滴定管的操作307 FJC3301滴定管及其选择307 FJC3302滴定管的准备及其操作309MU34移液管的操作318 FJC3401移液管及其选择318 FJC3402移液管的准备及其操作319MU35容量瓶的操作324 FJC3501容量瓶及其选择324 FJC3502容量瓶的操作325MU36滴定分析仪器的校准328 FJC3601滴定分析仪器校准的基本知识328 FJC3602滴定管的校准操作331 FJC3603移液管的校准操作332 FJC3604容量瓶的校准操作333MU37滴定分析基本操作336 FJC3701滴定分析的基本知识336 FJC3702标准溶液的基本知识338 FJC3703滴定分析的计算341 FJC3704滴定操作346附录常见危险化学品标志349 参考文献353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原化学工业部1999年颁布的、由全国化工技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析组编制的《全国化工技工学校分析专业教学计划》、《全国化工技工学校分析专业分析技术与操作教学大纲》编写的,是分析专业模块教材《分析技术与操作》的第一分册,共37个模块,110个学习单元。 本分册主要介绍分析室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包括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及安全防护知识,玻璃管棒的加工以及加热、过滤、溶解结晶、蒸馏回流、萃取、气体净化、纯水制备等物质处理过程的基本操作,误差与分析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物理常数的测定,滴定分析仪器的校准及其基本操作。每个模块后均设有“技能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由于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本书特别适合用作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分析、环保等专业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在职初、中、高级分析技术人员职前职后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由马腾文主编,刘朝平副主编,胥朝?A主审。其中MU1~MU5、MU10~MU17、MU28、MU29、MU31、MU32由马腾文编写,MU6~MU9由杨海栓编写,MU18、MU22~MU25由胥朝?A编写,MU19~MU21、MU33~MU37由刘朝平编写,MU26、MU27、MU30由杨兵编写。全书由马腾文、杨兵、杨海栓统稿整理。 参加本教材审稿的有张荣、王波、陈本寿、曾祥燕、张光伟、宁粉英、许廷富、潘学军、朱瑛、巫显会、曾艳、李勇宣、陈辉、丁佐宏、蔡增俐、黄祖海、郭一民、吴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原化学工业部人事教育司、国家石油和化工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帮助和指导,得到了全国各化工技校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采用新的教材模式,无先例可循,再加上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谢。 编者2005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