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繁體書』拚經濟:一本國民指南

書城自編碼: 3242898
分類: 繁體書 →台灣書
作者: 張夏準 譯者: 潘勛,楊明暐
國際書號(ISBN): 9789868271289
出版社: 雅言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9-03
版次: 初版
頁數/字數: 336頁
書度/開本: 15x21cm

售價:NT$ 380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NT$ 811.0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NT$ 653.0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NT$ 505.0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NT$ 388.0
能成事的团队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NT$ 510.0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80
《 有型的豬小姐 》
+

NT$ 320
《 失控的逐底社會:單身很自由,自己賺自己花;但與父母同住的賴家單身族,恐將淪為社會最底層。 》
+

NT$ 430
《 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 》
+

NT$ 480
《 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號 》
+

NT$ 450
《 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解析地表最強四巨頭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的兆演算法, 你不可不知道的生存策略與關鍵能力 》
+

NT$ 380
《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
內容簡介:
經濟學95%是常識。它不只不是高深科學,它甚至連科學都不是。所有理論都是特定時空背景的產物,沒有最正確,沒有最客觀,只有最符合產業環境需求,或最符合國民道德價值。因此,經濟學應該是一門政治思辨之學。



2008金融海嘯讓經濟學界相當難堪。全世界都質疑為何連諾貝爾獎得主也無法預見危機。媒體批評專家研究都是自己爽。


實務界則抱怨經濟系畢業生只會設計數學模型,卻無法把演算結果化為企業策略或政策建議。還沒畢業的經濟系學生則呼籲教科書應該整個重寫,學程也要重新設計。


本書雖也對學校教的經濟學提出批評,但提出解方更進一步。作者認為,經濟學既然攸關民生,經濟學就應該是國民素養。國民沒變成經濟公民,經濟議題沒進入民主對話,拚經濟就會變成拚少數人的經濟。

本書把國民進行經濟思考應該具備的素養一網打盡:如何解讀數據、如何追求成長、如何規範市場等等。重要概念都有清楚交代,全沒使用數學公式。



●聽到一種經濟政策,你第一個要問:「誰受益?」

●經濟學中,所有數據都不是客觀的。數據一定是某一概念的測量值,概念本身定義往往莫衷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一種學理適合別國,不見得適合你的國。適合你的國A領域,不見得適合B領域。這是拚經濟不能全聽專家學者的另一原因。因為專家學者可能只知學理與別國經驗,卻跟本國問題背後結構脫節。

●經濟史在學界是冷門,經濟系學生大多沒修過這門課,因此畢業生都講不出眼前經濟現象的來龍去脈。

●中文版為了方便讀者,書中各種國際評比皆納入台灣數據。
關於作者:
作者簡介
張夏準Ha-JoonChang
劍橋大學經濟系教授,1963年出生。首爾國立大學畢業後赴英留學,1992年取得劍橋大學博士。2003年默達爾獎、2005年列昂季耶夫獎得主。研究領域是貿易政策、產業政策、經濟轉型的政府角色、東亞經驗。被歸類為制度學派的發展經濟學家。在台灣出版過《富國的糖衣》、《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二書。
曾為《衛報》撰寫專欄,在英國常上電視,在《展望》Prospect雜誌「五十大世界思想家」票選曾高居第九名2014年。曾任日本、英國、加拿大產業政策顧問。
他出身韓國的知識菁英名門,同家族有眾多知名學者。父親張在植是金大中時代的產業資源部長,弟弟張夏碩也是劍橋大學教授,曾任英國科學史學會會長。
目錄
序 經濟學應該是國民基本素養
經濟學家雖然預測常出錯,建議政策也常出錯,有一點卻很厲害,就是讓一般人誤以為經濟學很難,拚經濟就應該相信學者專家。

第一章 學校教的經濟學往往無關拚經濟
新古典學派變主流後,經濟學研究題目就不再是經濟,而是理性選擇。就算題目是經濟,也往往只關注消費與交易,跟拚經濟最有關的生產反而被忽略。

第二章 再偉大的經濟理論都有時空背景
亞當˙斯密所處的社會是資本主義,現今社會也是資本主義,但生產方式已幾番更迭,經濟參與者也改頭換面。理論要用得好,必須牢記「此一時彼一時」。

第三章 資本主義五百年史
學校不重視經濟史,害許多經濟系畢業生講不出眼前經濟現象的來龍去脈。本章只用45頁篇幅,從資本主義起源一直寫到亞洲金融風暴與2008金融海嘯。

第四章九大學派涇渭分明,各有優缺點
發展主義雖在拚經濟上面功業彪炳,建議卻可能超過政府能力。凱因斯在金融海嘯後強勢回歸,缺點是輕忽長期。新古典學派某些假設脫離現實,優點是精準。

第五章 經濟行動者:個人與組織
組織有企業、工會、政府、跨國組織。企業擁有者可以是股東,也可以是員工或供應商。在許多先進國家,勞工與政府皆可參與企業決策。

第六章 數據:GDP與GNP的差別
國民去海外工作,其產出就只會算進GNP,不會算進GDP。測量一國經濟實力,短期要看GDP,長期最好是看GNP。但經濟數據沒有百分百客觀。

第七章 成長:科技與組織力同樣重要
「知識經濟新紀元」是唬人,人類經濟一直都是知識經濟。「製造業不再重要」也是唬人,技術升級一向是製造業帶動。農業出口大國全是製造業先進國。

第八章 金融:經濟火車頭變頭號亂源
原是助人投資融資、分散風險,近三十年卻變金錢遊戲,玩別人的錢圖利自己,風險全民承擔。改革已是高度共識,英美政府卻遲無作為,勢必再釀危機。

第九章 貧富差距:差距大小看政府作為
貧富永遠都會有差距,差距太大卻會阻礙階級流動,縮短人均壽命,增加經濟的不確定性。因此拉近差距不只是為了社會公平,也是為了拚經濟。

第十章  工作:質、量、意義都重要
拚經濟不只要提高薪資,降低失業率,也要改善工作條件,減少非自願兼職。如果投資不足,生產力無法提升,國民工時再長也是窮。

第十一章 政府角色:經濟不可能離開政治
政府是生產者、消費者、投資者,也是市場規範者。政府需要判斷何時應該介入市場。曾有很多政府搞爛經濟,但所有經濟成功故事都需要大有為政府。

第十二章 國際面:錢、物、人的跨境移動
參與國際經貿雖是必須,卻最考驗政府的管理能力。是否歡迎跨國企業進來,要看國家目標。好的外資可助產業提升,壞的外資會打擊產業。

後記 別迷信學者專家與技術官僚
如果倚賴專家治國,幹嘛有民主?何況大多數的經濟課題,學界並沒共識。國民必須培養自己的經濟素養,變身經濟公民,才能決定國家的經濟未來。
內容試閱
導讀
為什麼要讀《拚經濟》 ?  顏擇雅
  張夏準《拚經濟》一書的最大訴求,就是國民必須先變成經濟公民,才有辦法監督政府怎麼拚經濟。
  所謂變成經濟公民,就是參與經濟的集體決策,因為民主本來就是集體決策。台灣陷入悶經濟時正好已揮別威權,同時又眼睜睜看中國進入高成長期,就不免懷疑民主不利經濟發展,經常指責政府:「沒在拚經濟,都在拚選舉。」
  其實,先進經濟體的政府也都有拚選舉。美國、英國都有,連新加坡也有。別看新加坡從不政黨輪替,在人民行動黨眼中,得票少於七成就是大挫敗,因此也需要拚選舉,只是他們拚選舉並無阻經濟成長。
  其實台灣民主的特色並不是拚選舉,而是台灣人還沒學會做經濟公民。媒體討論經濟往往點閱率不高。「拚經濟」承諾變空洞,因為選民並不關心「拚經濟」三字的內容。
  一大原因當然是中國因素。自有總統直選以來,辯論焦點與其說是統獨,不如說是兩岸經貿。一度我們以為「力用中國」就能讓產業升級,或三通就能振興投資,後來都證明是幻想。
  其實,經濟體質改善與兩岸經貿完全是兩回事。「戒急用忍」時沒改善體質,並不代表兩岸緊密結合就可以改善。這點甚至跟對岸是不是中國沒關係。波多黎各跟美國結合夠緊密吧,但波多黎各五十年來除了人口外流,改善過什麼經濟體質?
  台灣史上最成功的經濟體質改善經驗的確沒靠兩岸,而是靠能幹的技術官僚。當時恰巧是威權時期,因此又有一種迷思,以為威權縱有諸般缺點,卻比民選領導者更容易任用到好的技術官僚。
  的確,李國鼎是很厲害的技術官僚。但李國鼎時代除了威權,還有許多條件是今日無法複製,例如「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緊繃氛圍。我們怎知李國鼎成功是因為威權還是緊繃氛圍?以色列的經濟成功,就是結合了民主與緊繃氛圍。
  何況,今日台灣悶歸悶,機會依然比六七十年代多很多。以李國鼎才幹,他今日又何必當官,而不是像張忠謀那樣,去當某一產業的經營霸主?
  其實,李國鼎帶給今日的最重要啟示,絕不是威權好棒棒,而是像張夏準強調的,經濟學95%是常識,人人皆可具備經濟素養。李國鼎的專業是物理,不是經濟,這卻無阻他做出第一流的經濟規劃。
  這點李國鼎並不奇特。新加坡經濟在兩千年後一路成長,狠甩其他三小龍,最大功臣是楊烈國(Philip Yeo),他的專業也不是經濟,是系統工程。
  李國鼎、楊烈國的成功,並不代表經濟學不重要。他倆一定有下功夫搞懂國家當前經濟課題。他倆成功,代表拚經濟不必迷信財經專家,因為經濟素養一點都不難養成,看你想不想而已。
  國民不想加強經濟素養,就容易迷信財經專家。也不是迷信其學養,而是迷信其頭銜。選舉時看競選團隊有什麼財經幕僚,選完則看財經內閣名單,好像拚經濟只是財經官員的事。
  讀《拚經濟》一書就知道,政府影響經濟,並不限於財經部門。政府是一國最大生產者,提供郵政、教育、健保都算是生產。政府也是最大消費者,國防採購與教科書採購都算是消費。政府也是最大投資者,科技部補助研發,縣市造橋鋪路,這些都是投資。
  政府影響經濟還有個最重要手段是規範市場,這也不限財經部會。例如主管食品安全的機關是衛福部,它的作為與預算會大大影響食品業的內需與出口競爭力。電視系統主管機關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它擬定的法規會決定電視產業的投資意願,大大影響演藝人員的工作機會多寡。
  張夏準主張經濟學不是科學,可能很多人難以接受。換一種說法,就是拚經濟沒有標準答案。學理沒有最正確,只有最適合。一種學理適合別國,不見得適合台灣。適合台灣A領域,不見得適合B領域。這是拚經濟不能全聽經濟學家的另一原因。因為經濟學家可能只知學理,卻跟本國問題背後結構脫節。
  舉例,經濟學家不是都相信市場機制嗎?為什麼從前電視只有三台,台劇品質反而勝過現在兩百台?二十四小時新聞台競爭如此激烈,為何內容高度重覆?電視工作者有了一點經濟素養,建議政策可能比經濟學家更能解決台灣問題。
  台灣還有一迷思,以為政府還債就是政績,舉債就是不負責任。其實新加坡高成長就是舉債建設的結果。新加坡國債佔GDP高達115%,是台灣三倍多。但新加坡並不說這是「債留子孫」。既然建設是跨世代共享,經費就應該跨世代分擔。
  舉個「沒有債留子孫」的例。台灣人出國,總羨慕歐美河川乾淨,水岸風景優美。但台灣河川髒臭,原因不就是下水道普及率太低嗎?上一代沒為了下水道而債留子孫,付出代價就是髒臭河川留給子孫。到頭來子孫還不是要花錢整治愛河、淡水河?何況居住密集後再鋪設下水道,工程一定更複雜,花費更昂貴。
  其實,經濟公民應該關心的,不是哪位執政者債留子孫,而是問:利率低還是高?債權在國外還是國內?舉債是用在跨年煙火還是公共建設?公共建設是拉抬房價還是促進產業?換句話說:債務結構比債務多寡重要。
  「還債好過舉債」只是這本書戳破的迷思之一。但這本書最想戳破的迷思,是拚經濟應該交給專業。這種迷信會阻礙國民變成經濟公民,害國民無法監督政府怎麼拚經濟。
  民主國家怎麼拚經濟,到頭來還是要靠國民的集體決策。這本書傳授的,是國民參與集體決策時應該具備的思考工具。有了這些思考工具,你聽到一種政策時,就可以判斷是拚到多數還是少數的經濟。沒有這些工具,你不是沒發言權而已,你可能連自己的利益怎麼被挪用去拚別人的經濟都不知道。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