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生物学英语与论文写作》 第二版是吉林大学作者团队基于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和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课文,内容涵盖生物化学、酶工程、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发育生物学和基因编辑等领域,力求扩大专业覆盖面和单词量。第二部分是科技英语写作,系统介绍英文科技文章的写作知识。 第二版在素材的选择方面既注意广泛性,又注意新颖性,特别是增加了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研究方向和技术,使学生既学习了英文语言,又能了解前沿专业知识,例如二代基因测序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为了便于学习,课文后附有单词表(注明音标)和难句分析。 《生物学英语与论文写作》不仅可以作为生命科学各学科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并且适合研究生专业阅读和写作学习,也可以作为青年教师和从事生物学相关人员的专业英语学习材料。
|
關於作者: |
于湘晖,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自2000年起在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事艾滋病病毒的辅助蛋白作用和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所在的科研小组率先利用免疫共沉淀等实验方法首次从细胞生物学水平阐明了HIV Vif蛋白帮助HIV-1逃逸宿主细胞APOBEC3G抗病毒作用的机制。2003年回国后继续从事艾滋病病毒HIV-1的辅助蛋白作用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另外,在艾滋病疫苗病毒载体免疫机制和肿瘤疫苗等研究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一直担任吉林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和“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
|
目錄:
|
Section Ⅰ Lessons00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00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nzymes013 Polysaccharides and Glycoconjugates021 The Structure of DNA032 Cells—Discovery and Basic Structure045 The Origins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058 The Genome Jigsaw063 Functions of Cell Membranes073 General Properties of Immune Responses084 Cytokines097 The Science of Virology105 A Review of Pathway-Based Analysis Tools That Visualize Genetic Variants119 From Genomics to Proteomics: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in Cancer Research127 Gene Therapy136 The Molecular Basis of Cancer—Cell Behavior152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169 Laboratory Techniques Commonly Used in Immunology176 Viable Offspring Derived from Fetal and Adult Mammalian Cells191 CRISPRCas9 for Genome Editing:Progress,Im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196 Epigenetics in Humans:An Overview204 Making New Bodies Mechanisms of Developmental Organization214 Neuro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 Alzheimer Disease222 Section Ⅱ 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英语学术论文写作)243 1 Introduction(序论)243 2 How to Write the Title(论文题目的写法)246 3 How to List the Authors and Addresses(作者及其工作单位的写法)249 4 How to Write the Abstract(摘要的写法)251 5 How to Choose the Key Words(关键词的选择)255 6 How to Write the Introduction(引言的写法)256 7 How to Write the Main Body(正文的写法)261 8 Acknowledgments(致谢)275 9 Reference Citation and Reference Lists(参考文献及其著录)276 10 Appendix(附录)280 11 Grammar(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几个语法问题)280 12 Quantities and Units(科技英语表述中的物理量及其单位)287 13 Numeral Usage(数字的使用)289 14 Capitalization and Lower Case of English Letters(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294 15 Roman Type and Italic Type of English Letters(西文字母的正体和斜体)295 16 Usage of Punctuation(科技英语论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297 17 Submitting the Manuscripts and Publication(投稿与发表)302 参考文献314
|
內容試閱:
|
前言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学生国际化培养等的日益加强,生物学专业英语的教和学越来越重要。许多高校要求专业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用双语或英语讲授,这都极大促进了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为了学生们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文献、书籍, 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英文科研论文在期刊杂志上发表;为了学生们能够进入国际高水平的大学研修,编写高水平的、内容前沿的生物学专业英语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 吉林大学从1980年以来开设“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程至今,先后编写并出版了两部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英语》(1993年)和《生物学英语与写作》(2008年)。近几年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补充,才能适应新的知识体系。因此,本书编者在对近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基础上,对2008年版教材进行修订和再版。本教材对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进行了系统讲述,第二版书名相应更名为《生物学英语与论文写作》。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课文,内容涵盖生物化学、酶工程、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发育生物学和基因编辑等学科领域,力求扩大专业覆盖面和单词量。在素材的选择方面既注意内容的广泛性,又注意技术的新颖性,特别是较前一版增加了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研究方向和技术,使学生既学习了英文语言又能了解专业知识的前沿,例如二代基因测序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为了便于学习,课文后附有单词表(注明音标)和难句分析。第二部分是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全面介绍英文科技文章的写作知识,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生命科学各学科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并且可供研究生专业阅读和写作学习,也可以作为青年教师和生物学专业相关人员的专业英语学习材料。 参加本书编写的于湘晖教授、吴永革教授和马俊锋副教授是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双语课程《生物化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有国外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李青山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但长期从事生物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为本书把好质量关。编写英语写作部分的刘永新教授多年来担任英文版专业杂志的总编辑工作,英文文字能力强,文风严谨。 由于时间、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在本书的设计、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给予了认真、细致和耐心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8年5月于长春 第一版前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四、六级考试不断普及,我国大学本科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越来越好,这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各学校在加强基础英语教学的同时,十分重视基础英语之后的专业英语的教学,这对于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适应专业教材和文献的阅读、写作和翻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适应教育和科学技术国际化的需要,许多学校要求专业课采用原版教材,用英语或双语讲授,这就更促进了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吉林大学从1980年以来,开设“生物学专业英语”课,编写了讲义;又于1993年编写出版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英语》教材。这次的编写是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总结。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文,内容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力求扩大专业覆盖面,扩大单词量。为了便于学习,课文后有单词表(并注明音标)和难句分析。第二部分是科技英语写作,全面介绍英文科技文章的写作知识。这部分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在素材的选择方面既注意内容的广泛性又注意新颖性,特别是选择那些代表目前生物学新发展的材料,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又能得到专业知识的前沿内容,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治疗等。因此,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生物学各学科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而且适合于研究生的专业阅读和写作的需要,也可以作为青年教师和从事生物学相关人员的专业英语学习材料。 参加本书编写的于湘晖教授、吴永革教授是我院专业英语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他们都有国外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编写英语写作的刘永新教授多年来从事英文版专业杂志的总编辑工作,英文文字能力强,文风严谨。他们为本书的问世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本书的质量。但是,由于时间、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有疏漏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在本书的设计、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给予了认真、细致和耐心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青山 2008年1月于长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