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当时孔狄亚克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卢梭,可惜前者没得到相应的重视;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过于热衷于政治而非认识世界,尽管政治属于世界而非相反。
|
內容簡介: |
全书可分为三部分:逻辑、思维方法论和推理方法论。逻辑部分,论述思维方式的初始发展是怎样一种过程,尤其强调源于自然的分析法以及作为一种语言的归纳法,并批评普遍化的概括活动以及语言的滥用行为。思维方法论部分,阐释人们获得概念的机制以及正确的认知途径,剖析感官、知觉和注意力等与人的发现活动之间的作用关系和机制。推理方法论部分,首先,区分事证和理证;接着,论述这两种证明方式如何让人趋于发现真实;之后,说明这两种证明方式如何证明了牛顿理论体系;*后,论述为尽力弥补事实的不足人们所采用的推测、观测、类比和推理等各种方法,以及人们对于地球的运动、形状和轨道的发现。
|
關於作者: |
作者孔狄亚克,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与狄德罗、卢梭、达朗贝尔等交往甚密,并为《百科全书》撰稿,形成了独特的感觉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译者石左虎,资深翻译家,曾翻译出版《海因里希殿下》《科学和希伯来传统》等名著。
|
目錄:
|
译者的话 1 逻辑
本著作的目的 3
第一部分 自然本身是如何教我们分析的;
人们如何根据分析方法去解释无论是各种
概念的或是各种精神机能之起源和生成第一章自然如何给出关于思维方法的第一课 7
第二章 为什么说分析是获取各种认识的唯一方法我们如何从自然本身获取认识 13
第三章 分析对正确思想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 18
第四章 自然是如何为了告诉我们各种类型的概略认识而使我们观察感性客体的 22
第五章 论关于未被感觉到的客体之概念 31
第六章 前一章论题之继续 34
第七章 精神机能之分析 37
第八章 前一章论题之继续 42
第九章 论感觉和记忆之原因 45
第二部分 从其手段和结果两方面去考虑分析或曰:
推理方法归根到底是一种完备的语言
第一章 我们依靠自然而获得的认识如何形成一个各部分紧密关联的体系;
当我们忽视了该体系给我们的告诫时,我们又是如何陷入错误之中的 59
第二章 行为语言是如何分析思维的 66
第三章 为什么语言是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不完善之处 71
第四章 论语言之影响 75
第五章 对抽象的和一般的概念之思考或曰:推理方法是如何
归结为某种完美语言的 78
第六章 视定义为纠正语言滥用唯一手段的人其错误有多大 83
第七章 语言本身有多简单推理就有多简单 89
第八章 推理的全部技能包括哪些 97
第九章 论各种程度的确实性;或者论明证、推测和类比 101
思维方法论
第一部分 论我们的概念及其原因
第一章 论精神,遵循可能存在于精神的各个系统 115
第二章 论感官错误之原因 120
第三章 论我们凭借知觉获得的认识 125
第四章 论我们能回想起来的知觉 130
第五章 论各种概念的联系及其效果 133
第六章 论符号的必要性 144
第七章 证实前一章所论证的 153
第八章 论必然性以及概括概念之滥用 159
第九章 论一般原则论综合法 172
第十章 论同语反复和论有教益的命题或者论词语定义和论事物定义 178
第十一章 论我们对于实体、物体、时空等概念的无知 183
第十二章 论人们是如何形成无限概念的 190
第十三章 论简单概念论复杂概念 193
结论 199
第二部分 论最适合于获得认识的途径
第一章 论错误的初始原因 203
第二章 论确定概念或其名称的方式 208
第三章 论记忆方式论注意力的引导和思索的引导 218
第四章 论分析 225
第五章 论真实探索应该遵守的法则 230
第六章 人们如何能够使自己适宜去发现 236
第七章 论在阐述真实时应该遵守的法则 239
推理方法论
第一篇 关于确证真实的各种方式之总阐述
第一章 论理证 253
第二章 对前一章所述方法的思考 264
第三章 在列举新的例子之前所采用的方法 266
第四章 论感觉明证 272
第五章 论某种不允许确信感觉明证的偏见 276
第六章 为使人明白该如何确信感觉明证而提供的几个适用例子 280
第七章 论事证 285
第八章 论事证的目标,以及人们应该如何使事证与理证协同 287
第二篇 通过例子澄清事证和理证如何趋于发现真实
第一章 关于运动以及产生运动的力 293
第二章 对运动的观察结果 297
第三章 关于运动物体中应当予以考虑的诸多事实 300
第四章 关于重力 302
第五章 关于落体运动加速度 305
第六章 关于天平 310
第七章 关于杠杆 315
第八章 关于轮子 319
第九章 关于滑轮 321
第十章 关于斜面 324
第十一章 关于摆锤 329
第三篇 事证和理证是如何证明牛顿理论体系的
第一章 关于抛射运动 337
第二章 关于当又一个力施与第一个力时运动发生的变化 343
第三章 中心力是如何起作用的 347
第四章 关于行星的椭圆形运行轨道 354
第五章 关于向径扫过的轨道平面面积与时间成正比 356
第六章 关于诸如行星和太阳等多个天体之间的共同重心 362
第七章 关于行星之间以及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 368
第八章 人们是如何确定一个行星轨道的 370
第九章 关于距离与周期时间的关系 372
第十章 关于物体在各个行星上的重力 375
第十一章 前述各章的结论 378
第四篇 论我们为尽力弥补事实的
不足而运用的各种方法第一章关于引力的思考 383
第二章 论推测的效力 389
第三章 论类比 394
第五篇 论事证和理证参与其中的推测和类比,或曰:
对于推测、观测、类比和推理,人们按照什么样的
次序发现地球运动、地球形状和地球轨道,等等第一章地球形状研究的初始尝试 403
第二章 人们是如何能够测定宇宙和地球的 410
第三章 如何确定各个季节 414
第四章 人们如何解释白昼时间有长短现象 416
第五章 地球上各种环形线及其用途的总概念 419
第六章 如何度量子午线 423
第七章 经过怎样的观察和推理之后才将地球运动确定下来 430
第八章 论地球形状之研究 436
第九章 用地球运动来解释若干重要现象 445
第十章 宇宙体系的总概念 453
最后一章 结论 458
|
內容試閱:
|
合适地选择或者接受指定原著文,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原著文,清晰地流畅地表达出原著文内容,这是每一个译者应该遵循的原则。长期以来,
我以遵循该原则为愉悦,以未遵循该原则为忧虑。
早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之交,中学物理老师的科学分三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而哲学是它们的总结一席话使得我有了阅读哲学
的原动力。一直以来,在我眼里沉思状的科学探索者是最美丽的,故我现在虽然不用在职场中继续打拼,然而我有更多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阅读哲学书籍。
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于17世纪末出版了《人间悟性论》LEssai sur lentendement humain又译《人类理解论》《论人类的认识
》。艾蒂安博诺德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 17151780.经过深思熟虑后,想从事跟洛克相同的职业去检验自己的能力。1746年,31
岁的他出版了《人类认识起源论》Essai sur lorigine des connaissances humaines又译《人类知识起源论》,用他的首部著作开启了自己的学术
之门。今天拜读该著作,为著者的宏赡学力所折服。
孔狄亚克是与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1784.)、爱尔维修(Claude Adrien Helvetius, 17151771.)
齐名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今天翻译这位二百多年前的法国人的著作,是因为像他一类的思想者的体系至今依然影响着人们,而尊重人类的智力劳动成果并
从中获得教益终究是无止境的。
孔狄亚克他集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逻辑学家于一身的学术生涯,给人类知识宝库留下了大量珍藏。抹去其表面尘埃
,今天它仍然熠熠闪光。现在读者您捧在手中阅读的译著由三篇著作构成,其中《思维方法论》译自于其原著Art de penser;《推理方法论》译自于其
原著Art de raisonner;《逻辑》译自于其原著La Logique。《思维方法论》是以《人类知识起源论》Essai sur lorigine des connaissances
humaines为基础,对其中多个段落作了清晰完善的解释。
原著者向人们阐述了一个事实,即人们能够意识到的一切是通过感觉而得知的。他教我们在观察自身的同时又该如何引导同步的思考,并且学习将诸
多概念按照它们生成时所遵循的秩序联系起来;同时,又学会准确地表达诸多概念。他一再强调,人类的认知因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得以发展和扩大,我们
的感官没有欺骗我们,欺骗的是没有根据的判断而让人犯错
孔狄亚克哲学三篇译者的话除了强调感觉以外,孔狄亚克十分看重方法。他认为方法是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哲学将给人
以更多的智慧。他教人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以便从已知领域走到与无知领域交界的地方;接着做的是深入未知领域,改变它,更多地将它转变为已知领
域。为了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本译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或者动词是分析。在孔狄亚克的眼里,分析是唯一的方法,它是人们进行探索最需要的也
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孔狄亚克的哲学体系在他的那个年代里成为了学习课程,可见社会上对其学术的认可。本译著试图展示这个学术体系,让中国读
者在不读原文的情况下见识原著者是如何专心引导他的学生从最简单的细节进入复合概念,从部分进入整体,从已知看到未知的这个过程。
孔狄亚克1715年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Grenoble, 1740年他与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相识并
结下深厚友谊,当时卢梭被孔狄亚克的家族聘为家庭教师。这两个终身的朋友在他们的晚年都受到邀请为波兰提供了各自的智慧卢梭贡献了他的著作《
论波兰的政治》Du Gouvernement de Pologne,孔狄亚克则贡献了他的《逻辑》La Logique一书。
作为一个哲学家,孔狄亚克的感觉论是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范畴。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信徒。曾经直接受教于洛克和在法国解释洛克的
孔狄亚克立刻用洛克的感觉论去反对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如此高地评价了孔狄亚克的哲学。
让中国读者像读中国哲学著作那样流畅地去阅读西方哲学著作的汉译版,这是我一以贯之的想法。诚然,许多原版的西方哲学著作连今天很多西方人
读来都很艰涩,但在翻译实践中力求将这种艰涩程度降低,又不把原意曲解、遗漏,或者不合适地省略了。把长句化为短句,将复合句改为简单句,用接
近口语的表达等,是我在翻译本书中努力要求自己的。如法文中,代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为了让读者能够拿起书读下去,我尽力假设自己处于读者的位置
,假设自己受了读者委托去探路,假设译文是竖有标识的道路,将很多代词翻译成所指代的名词,小心翼翼地提醒着自己别搞错了,决不敷衍了事。在我
看来,敷衍一次犹如大堤出现一条裂缝。硬核既然摆在面前,定要将它敲开,仁绝对不可弄碎。但,这一切,有待读者,特别是孔狄亚克的研究者给与批
评指正,只是不要像一些书的新译本序中说纠正了以前翻译的错误,却不指出错在哪里,也没有给出改正的方法。在这方面,孔狄亚克做得很好,正如
曾为他的著作写概述的泰雷A.F.Thry指出的:他给出的对人身心有益的例子比任何一位哲学家都要多,他让人们毫不犹豫地遵循他给出的一度被视
为最好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