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郾 编辑部的故事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 你可以称我们为 BIMBOX。 欢迎你翻开这本书, 我们先给你讲个故事。
有个老编辑部, 几十号人。 有一部分人负责写稿子, 一部分人负责审稿,还有一部分人负责校对、 排版。
这些写稿子的人, 大部分用的都是文本文档, 也有一些老同志不熟悉计算机, 就用手写, 还有一些人出去采访之后, 直接把采访的录音发给负责排版的人。 原始稿件到排版人员这儿, 有 TXT 文本, 有手写的纸稿, 还有需要手动录入的音频。 不用说, 效率肯定是低, 错误也肯定是多。
有一天, 一位软件销售人员走进编辑部主任的办公室, 跟他说: “你用我们公司的软件吧, 叫 Office, Office 套件里面的 Word 能精准地排版, 格式统一,还能自动检查错别字。冶主任说: “这个好啊, 咱们编辑部要大力推行!冶 一声令下, 就让大家都安装这个软件。
可是一推行, 就出现问题了。
首先, 从写稿子的人这儿就很抵触, 原来自己的方式很熟悉, 换一个新的软件, 一大堆的按键, 太麻烦了。 天天赶稿子熬夜加班, 哪有时间学新软件呢? 可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不做啊。
怎么办? 请人呗。 于是, 他们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写稿子, 然后专门请人把他们那些 TXT 的、 手写的、 录音的文件转录到 Word 软件里。
请来的人只懂软件操作, 不懂写文章, 他们的工作就是录入, 原稿有什么错误, 录入进去的照样有什么错误, 活儿干得还挺慢。 有时候时间来不及, 编辑们都已经把原始文件发给排版的人了, 请来的人这儿才刚录入完。 排版的人那儿工作都改了一半了, 他们又交了个错误百出的 Word 文件出来。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 又有人走进主任办公室了。
他跟主任说: “哎呀! 你们这儿使用 Office 的层次太低啦, 您看看人家的公司, 不仅用 Word 处理文字, 还用 Excel 做图表, 还有用 PPT 做演示的, 高级着呢! 不仅如此, 还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协同作业, 批量管理文档 , 您可得推行啊, 否则都被别的编辑部给超过啦!冶吁主任一听, 这都是好东西啊, 咱们得推广, 得进步。
于是, 下面的人又接到了新的任务, Word 软件还没掌握呢, 又得学一堆新的软件和应用, 还得做什么协同工作。 真烦!领导指派的任务没办法, 大家只好一边用老方法赶稿子, 一边请更多人来应付差事。 请来的人越来越多, 活儿干得越来越花哨, 成本越来越高, 可不仅效率一点都没提升, 本职工作———写出的稿子, 倒是越来越少。
整个编辑部是乌烟瘴气, 每个人都一肚子怨气。
面对这个情况, 写稿子的人觉得很冤枉: 我们每天累成这样, 哪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啊?领导们很生气: 这么好的系统, 别的公司都推行得很好, 怎么到你们这儿就不灵呢?软件公司觉得很冤枉: 我辛辛苦苦开发出BIM 的基础, 在于一开始创建模型的人, 他们是咨询公司的咨询师, 是设计院的设计师, 是设备厂商的建模员, 是施工企业的工程师, 他们把思想转变成数据, 再凝练成模型。
后期的 BIM 全生命周期管理能不能顺利运行, 全部仰仗这些人在建立模型的时候所输入的数据是不是准确。 然而, 在整个行业为了越来越高大上的效果而沸腾的时候, 却没有人愿意考虑到这一群人, 他们真的利用 BIM 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了吗? 他们真的理解了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吗? 再追问句: 他们真的通过新技术, 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水平提升了吗?还是说, 他们更像上边故事中的那些编辑们, 一边加班用传统方式赶着稿子, 一边雇佣不懂专业的人来帮他们应付领导呢?如果一个企业是第二种情况, 那他们的 BIM 之路, 必败无疑。
我们看到, 整个行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 在庞大的 BIM 研究和推广的人群中, 混杂着很多以吹泡沫为目的而吹泡沫的人。
这是一张 Gartner 技术成熟曲线, 又称炒作周期, 炒作周期是指新技术从诞生到稳步应用要经历的几个时期。
一是萌芽期, 人们对新技术产品和概念开始感知, 并且表现出兴趣; 二是过热期, 人们一拥而上, 纷纷采用和讨论这种新技术; 三是低谷期, 又称幻想破灭期, 过度的预期, 严峻的现实, 往往会让人们对技术产生失望的情绪; 四是复苏期, 人们开始反思问题, 并从实际出发考虑技术的价值; 五是成熟期,该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技术。
BIM 作为一种典型的新技术, 也需要经历这样的几个时期。
不过, 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市场。 BIM 在我国有两个特殊的情况, 第一是市场广度大, 有的地区已经进入了过热期, 而有的地区才刚刚进入萌芽期; 第二喻是建筑市场的参与者太多, 跨越的行业也广泛, 所以出现了有的人已经进入了复苏期, 而有的人还有意或无意地停留在过热期。
比如软件商, 就更愿意自己和客户长时间地停留在过热期, 这不是道德问题, 而是商业利益问题。
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 “ THE BIG BIM冶, 相信不久的将来, 你还会听到8DBIM、 9DBIM, 或者是其他一些闻所未闻的 BIM 应用。
而我们认为, 在目前大多数的项目中, BIM 的本质还是人, 更详细一点,就是使用软件建模和生产数据的人。 BIM 不是放下手里的事情去做新的工作,而是把本来做的工作, 用更好的方法来做, 把本来就该提供的信息, 用统一的格式来提供。
如果 BIM 在宏观层面上能够实现建筑业的一次飞跃, 那在微观层面上, 就一定会是这样:每一个建筑师, 都能够利用 BIM 减少每周的设计加班, 减少错误, 并且把工作成果自然地分享给结构师; 每一个结构师, 都能够利用 BIM 快速分析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并能够准确地指导施工; 施工人员能够利用 BIM, 预演施工步骤, 在开会的时候———而不是到了施工现场, 就能发现并解决安装的问题; 设备厂的工程师一样能够制作出精确优秀的产品模型, 促进公司的宣传和销售。
BIM 不应该只存在高屋建瓴的高瞻远瞩, 它是一颗越洋而来的种子, 而不是成熟的果实, 它需要重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土壤中生根、 成长。
正如一开始我们讲述的故事, 编辑部的人们把 Office 软件看作写字的工具, 而写稿子本身永远是他们最需要关心的事情。
3郾 这是一本怎样的 BIM 书?经常有人问我们: 我想学习 BIM, 该怎么做?我们的回答是: 只说想学 BIM, 就好像说想学习用 Office 软件来写作, 该怎么做? 这是个本末倒置的问题。
你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 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 第二, 未来三到五年, 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又是什么? 比如, 现在你是一名施工员, 未来希望做一名结构设计师, 那你就需要了解施工管理和结构设计这两个工作, 怎样能够被 BIM 优化?我们不反对上文中说到的 “THE BIG BIM冶, 但同时, 面对 BIM 技术中最根本的 “人冶, 本书要讲述的是与之平行的 “the little BIM冶。
峪所以,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 去谈一些更接地气的话题。 你在书中读到的每一句话都是人人能听懂的 “白话冶, 我们的思考会按照这样的路线展开。
了解技术发展的本质, 了解国家推进 BIM 技术的政策背后的思路; 讲透BIM 技术中那些拗口的基本概念, 脱离思维误区; 从 “信息化冶 的角度重新理解 BIM 思维; 明确不同职业、 不同专业该走什么样的 BIM 之路, 然后通过 BIM行业中的领跑者———BIM 软件厂商对软件开发的思路来看待不同实施阶段的BIM 该怎么去推行; 最后, 把眼界打开, 看看 BIM 与其他技术之间的交集与融合。
本书面向的读者, 是那些建筑行业的学生、 设计师、 工程师等基层人员,以及希望在推进 BIM 时减少阻力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书中的很多内容来自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BIM 清流 BIMBOX冶, 是对原始内容的改进和扩充。 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最下方都附带一个二维码, 读者可以扫描它, 来观看我们的视频讲解, 视频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动画, 能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书中讲述的内容。
本书并不代表着 BIM 知识的大一统与学习的完结, 技术在不断前进, 新的软件公司在不断进入市场, 旧的软件公司也在不停地迭代。 随着公众号内容的不断更新, 我们还会继续推出第二本, 甚至第三本书。 我们希望能把 BIM 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 长期地做下去。
感谢购买此书的读者对我们的支持, 也希望本书能帮助到你。
最后, 感谢 BIMBOX 每一位成员的家人、 微信公众号中支持我们的粉丝们, 感谢长期以来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朋友们: 叶雄进先生、 陈鲁遥先生、 吕振先生、 苏奇先生、 胡林先生、 王起航先生、 林标锋先生、 贺灵童女士、 王永刚先生。
编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