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
內容簡介: |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刊物实行规范的审稿制度,由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初审,并分配给专家匿名评审,择优录用。《德国哲学》从1986年至2001年由张世英先生任主编,洪谦先生、贺麟先生和熊伟先生为顾问,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共联合出版了20期,对推进中国学术界关于德国哲学乃至整个外国哲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在中国哲学界乃至外国哲学界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学术影响。2007年《德国哲学》改由邓晓芒、戴茂堂任主编,张世英先生、梁志学先生、杨祖陶先生、王树人先生为顾问,继续为国内外热爱德国哲学、热衷于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界同仁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理论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前沿阵地,目前已经出版5期。《德国哲学》自创刊以来,共计出版25期,几乎国内从事外国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研究的主要专家都曾在《德国哲学》发表自己的重要论文。《德国哲学》为上百名年轻学子提供了发表学术成果的窗口,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德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学术新秀。《德国哲学》还承办过德国哲学中的人的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第14届中国现象学学会年会等重要的学术会议,发挥了很好的学术传承作用。《德国哲学》近30年的办刊历史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当代学人研究德国哲学的艰辛历程和卓越成绩,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为韩国、日本、港台以及中国大陆众多重点高校图书机构所收藏。2016年《德国哲学》获得我社优秀集刊二等奖,本卷为2017年下半年卷。
|
關於作者: |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市人,1982年武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专攻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 戴茂堂,现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大学理论与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兼任全国价值哲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应用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供职机构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前身为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由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张世英任所长,成立之初主要研究德国哲学,并闻名国内外。1994年以来,江畅教授继任所长,转向以中西哲学为基础的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01年组建了哲学系,2003年成为直属哲学系。2007年1月20日更名为哲学学院。
|
目錄:
|
特 稿
思辨逻辑的基本观点(下)【梁志学】
赵敦华与邓晓芒对谈康德与黑格尔【赵敦华、邓晓芒 等】
康德哲学研究
论康德哲学在美德与知识问题上的超越【强以华】
反康德主义者眼中的康德【迈克尔斯洛特 文/李家莲 高 静 译】
理解与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感性论1辩证【溥 林】
黑格尔哲学研究
黑格尔的理性和信仰概念【路德福斯 彼得琼格斯 文/程寿庆 译】
黑格尔论面相和头盖骨【A.麦金太尔 文/邓晓芒 译】
黑格尔《逻辑学》量的关系概念刍议【卿文光】
域外稿件
作为德国唯心主义完成者的谢林【汉斯费格尔 文/翟 欣 译/邓晓芒 校】
人类:从起源到言语与规划【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文/舒红跃 译】
马里翁第三个还原的提出及其简评【杜战涛】
德文、英文内容提要
|
內容試閱:
|
卷首语
本期在编期间,惊悉我们敬爱的学界前辈梁志学先生不幸仙逝,享年87岁。梁先生素来以堂堂武夫形象示人,身材健硕且目光炯炯,一身正气。前年(2016年)《德国哲学》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上,梁先生作为本刊创办人之一,做了主题发言,全场都为85岁高龄的梁先生思路之清晰、言辞之干净而暗暗称奇。去年(2017年)8月,商务印书馆建馆12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饭店召开,我与梁先生被分在一个组(哲学组)讨论,当时梁先生虽然已检查出肺癌,说话有些中气不足,但仍然精力满满,伸出手来要和我掰手腕。我当然不敢用力,略试了试,惊呼:机械臂啊!后来听说梁先生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家中静养,由女儿照看。今年1月5日,我趁在北京开会时,和妻子一起去他家看他。在病床上,我握住他的手,他脸色清癯,认出我来,眼光和煦,与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已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只是反复叨念着:1931年1937年保姆说,估计他是在回顾自己的一生:1931年出生于山西定襄,1937年上小学。但是由于说话太困难,只好作罢。我在床边坐了20来分钟,梁先生摆手示意和我们告别,我想梁先生大概也很累了,就出来了。没想到10天后,也就是1月15日凌晨,梁先生走了。我在武汉接到张伟珍发来的消息,随即回了一封电子邮件:
没想到梁先生还是没有能够挨到春节,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轻轻地摆了摆手,驾鹤西游去了。
我曾在《梁志学先生〈小逻辑〉新译之观感》一文中写道:
梁先生是我在德文哲学文献翻译上的第一篇处女作康德《实用人类学》译稿的审稿人。记得当年(1986年)接到梁先生寄回给我的经过批改的译稿和充满鼓励的回信时,感激和钦敬之情难以言表。梁先生的字迹清秀而严整,包括信封上的字都一笔不苟,几乎可作硬笔书法的范帖,令我深感惊异。这种字只有心气极为充盈的人才写得出来。梁先生作为前辈名家对我的点拨使我在翻译技巧上茅塞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