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內容簡介: |
《法律与伦理》第三期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本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中共中央认识到要实现良善秩序,除了推行法治,还必须重振道德,凝聚共识。法治与德治,是关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原则问题,也是当代理论法学研究与国家治理实践探索中的一个难题。无论是法治与德治的并重为什么是重要的一文,还是对何勤华教授的访谈以及谢晖教授的对谈四则,都从不同的视角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其他几篇文章则从部门法的角度对于涉及到的法律与伦理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深化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侯欣一,1960年出生,天津财经大学近现代法研究中心负责人。法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副主委,教授,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法律文献古籍整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等。
|
目錄:
|
001 法治研究专题
003 法治与德治的并重为什么是重要的【童海浩】
035 信任风险:内涵、根源与制度规制【高国梁 秦 宏 汪丽英】
050 并存型冲突性民族习惯法在刑法中的审视【晋 涛】
067 柏拉图的法哲学【Jerome Hall 著 郭俊义 译】
099 法制史问题研究
101 论清末官员群体的警政观【申 巍】
117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实业投资的法制环境研究【颜 乐】
135 经济法问题研究
137 从税收优惠到权益普惠我国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退税问题研究【孙 博】
147 环境法问题研究
149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公法性质初探【杨 雪】
161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成效的评估与分析
建立在1995~2010年、2011~2014年两阶段数据之上【姜 渊】
173 民法问题研究
175 医患权利义务统一机制构建【刘耀辉】
185 法学教育研究
187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背景下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路径【夏纪森】
197 人物访谈
199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何勤华教授访谈【何勤华 夏纪森】
209 论学书信选
211 学术对话四则【谢 晖 等】
|
內容試閱:
|
发刊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是一种文学性的现代性症候(韦伯语)的描述。现代性是一个包含了尖锐矛盾冲突的领域:一方面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政治体制的进步;另一方面这种启蒙理性现代性慢慢变成了工具理性,导致了对文化、对个体生活的囚禁和异化。
与现代性观念相伴的现代法治观念,强调个体权利的不可侵犯。高扬权利话语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并且勇敢地捍卫。但是,权利话语的极端化会导致巨大的负面效应:权利间的相互对峙会增加社会冲突,阻碍社会必要的沟通;责任话语的缺失将导致整个社会变成陌生人的疆域,公民对参与社会生活毫无热情。因而,法律的自治不应该仅仅是对实在法的片面追求和机械贯彻,要保持法律的品质和精神,必须融入伦理道德的要素。适切的法律自治应是在注重实在法范畴的同时对伦理道德给予适度的吸纳。
在一个文化多元的风险社会中,尽管人类对于特定事实必将形成若干不同的意见,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停止对伦理道德的探究。正如康德所言,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我们需要本着敬畏之心,在未知之中,在不确定之中,继续向前迈进。为此,我们需要宽容,即为了能够掌握未来,我们必须对新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开放不是无原则的,面对着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危机,我们应该把希望、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为积极的目标创造客观条件使之尽快实现,为消极的后果切断因果链条使之无法到来。
基于上述认识,作为一份新生的刊物,本刊将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以集刊的形式,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一个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同时,本刊还将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希望能与学界的大批新人同步成长。
本刊的宗旨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