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街道蓝皮书是一套包括北京市西城区15个街道发展的年度报告,共15卷,每个街道每年出版一卷。作为全国首部全方位研究街道问题的系列丛书,以集中体现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的西城区作为研究对象。
|
關於作者: |
连玉明,著名城市专家、教授、博士,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领导决策信息杂志社社长。连玉明教授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城市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咨询,并担任奥运功能区发展规划首席规划师,北京奥运中心区环境建设总规划师,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首席战略顾问。连玉明教授研究领域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首创的城市价值链理论被誉为世界三大竞争力理论之一。主编出版《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和《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等专著60多部。
|
目錄:
|
代前言 街区治理的若干个重点问题/001
Ⅰ 总报告
1 什刹海:探索街区治理新机制/001
Ⅱ 数据报告
2 什刹海街道基于常住人口的地区公共服务调查报告/022
3 什刹海街道基于工作人口的地区公共服务调查报告/040
Ⅲ 理论报告
4 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背景下传统院落的更新探索以遇见什刹海为例/063
5 开放式景区管理模式研究以什刹海景区为例/082
6 PPP模式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以什刹海街道养老服务为例/103
Ⅳ 调研报告
7 什刹海街道残疾人就业服务的调查研究/119
8 什刹海街道以互联网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134
9 什刹海智慧景区建设的现状研究/151
10 关于什刹海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166
11 关于什刹海街道推进学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178
Ⅴ 案例报告
12 什刹海街道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191
13 什刹海街道创新四步走模式 推动疏解整治促提升/206
14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什刹海街道党建工作创新实践/219
15 什刹海街道以广福观文化展示中心提升地区文化品质的案例研究/232
Abstract/247
Contents/249
|
內容試閱:
|
代前言 街区治理的若干个重点问题
王效农
王效农,时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什刹海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2016年5月~2017年2月)。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推广街区制的要求。街区与社区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打破了原有社区空间的限制,更加凸显了开放与融合的理念。什刹海街道作为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集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居住区、旅游风景区于一体,具有功能叠加和复合的特征,这决定了在什刹海地区实行街区治理具有现实可行性与发展必要性。街区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必须科学把握其内涵和本质。
一 街区治理的理念突出从管控向服务转变
街区治理从战略制定起,就要体现治理的意识,做到在战略制定中体现治理思想,用治理思维来制定战略。治理强调政府要根据群众的意愿来决定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群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政府的决策和行动要充分考虑群众意见,不能由政府单方面决定甚至强制实施覃国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人民论坛》2015年第2期,第20页。,所以社会治理首先要向以服务为主的理念转变。
街区治理中的问题,实际上是工作方式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基层工作绝不能仅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一把手压着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压着科长,这样的工作方式与治理理念背道而驰。然而,现阶段基层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最后一公里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政府形象。街区治理的核心是让群众满意、让服务对象满意,更是为党和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所以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常抓思想工作。具体来说,街区治理中对于一些有意见的群众,要安排固定的人员去接待,给予各方面的关心、关爱,使群众满意。另外,要特别重视窗口工作。窗口干部负责审批工作,拥有审批权,但他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