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的西南部,古为鲁国属地。孔子的故里就位于此,因此曲阜也成为一种特殊的遗产。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曲阜的三处遗产一同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孔子祠庙(孔庙)、孔子后裔所居之处(孔府)、孔子氏族之墓地(孔林)。这三处并称三孔。
围绕这些古迹而生的是曲阜的城市肌理,它在尊重古建的空间朝向和空间布局前提下不断更迭至今。这令曲阜成为一个十分鲜明的案例:建筑和城市的整治是为了形成并传承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城市生活方式。曲阜市的古迹群,作为古代中国建筑和城市规划的重要见证,是值得被研究、被保护、被重视的遗产。在当今城市发展规划中,它也是值得被思考、被借鉴的。
然而,在时代滚滚洪流的冲击下,与千百年文明历史渐行渐远的中国历史城市(镇)一样,曲阜同样无法抗拒不可阻挡的城市突变。城市空间的巨变和历史空间的延续成为当代中国难解的一道难题。而当我们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的时候,如何保护就成为主要问题。曲阜的未来该指向何方?
本书的作者作为来自儒学、历史学的和来自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重要学者,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个重要历史责任放在一起讨论,针对曲阜历史沿革、文化遗产、风貌特色及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内容来自2010年10月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空间,文明与可持续发展(Space,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国际会议。在这次跨文化、跨学科、跨时间的活动中,来自中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同行,来自儒学、历史学的学者和来自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学者,一起讨论一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曲阜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共同探讨代表着千年文明的城市空间的孔子故里、儒家圣地曲阜,如何带着时代的烙印,拥抱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本书针对曲阜历史沿革、空间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及曲阜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三部分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曲阜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指出城市政策措施的保证、空间大系统概念的建立、公共协调部门的运作、传统技术的留存、文化记忆的发扬等五方面的重要性,从而为国内的历史城市如何从单一的建筑保护桎梏中跳脱出来提供思路。
|
關於作者: |
林志宏(Roland LIN Chih-Hun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世界遗产中心亚太区专员,执行国际遗产保护等项目;同济大学(上海)建筑规划学院、天津大学(天津)建筑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索邦大学(Paris IVSorbonne)远东研究中心(CREOPS)的研究员、法国巴黎Belleville建筑学院的巴黎城市、建筑与社会研究中心IPRAUS与巴黎La Villette建筑学院城乡发展研究中心ATELAB及德国Aachen工业大学遗产保存与调查研究中心(ACDC)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