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移动互联网基础教材。整体内容以一名专业学生在智能体验馆中的成长经历为蓝本,从移动终端的认知、移动终端的使用、移动终端的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4个方面进行讲述。读者可以掌握从移动手机的硬件参数到移动手机的具体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本书力求体现宽基础、多模块的编写思想,在新知识、新应用和新技能环节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尤其对智能手机的硬件参数以及和生活相关的各类应用做了详尽的讲述。
|
關於作者: |
1998年参加工作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2004年任计算机网络组组长。2010年任计算机网络技术部主任。河北省职业教育名师河北省职业教育骨干教师。石家庄百佳优秀教师。国家中职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
目錄:
|
目录
学习单元1选 购 手 机
项目1认识智能设备2
任务1 认识智能手机2
任务2认识平板电脑4
任务3智能周边设备6
项目总结7
项目2手机选购之硬件8
任务1 手机CPU8
任务2 手机GPU12
任务3显示屏幕14
任务4系统内存17
任务5其他配置18
项目总结23
项目3手机选购之系统25
任务1 iOS平台简介25
任务2Android平台简介26
任务3 WP平台简介27
项目总结28
项目4手机选购之传感器31
任务1 加速度传感器31
任务2 光线传感器32
任务3 距离传感器32
任务4 指纹识别33
任务5 电子罗盘34
任务6 陀螺仪36
项目总结37
课后习题138
学习单元2智能手机的使用
项目1通信网络的选择41
任务1 选择运营商和网络41
任务2 使用Wi-Fi和蓝牙43
项目总结51
项目2iOS系统54
任务1 iOS系统的特点54
任务2 iOS系统的常用操作60
任务3 iOS系统的软件安装65
任务4 用第三方软件管理iOS系统69
项目总结74
项目3安卓系统75
任务1安卓系统的特点75
任务2 安卓系统的常用操作76
任务3 安卓系统的软件安装80
项目总结83
课后习题285
学习单元3移动终端的应用
项目1移动终端的典型应用88
任务1 微网站浏览88
任务2 扫描二维码89
任务3移动商务和移动支付91
项目总结96
项目2智能生活101
任务1 社交类微信101
任务2 购物类手机淘宝108
任务3 出行类高德地图112
任务4 生活类百度外卖115
任务5 资讯类今日头条119
任务6 安全类LBE123
任务7 iOS自身的安全性127
项目总结129
课后习题3131
学习单元4智能生活的未来
项目1移动互联网的未来133
任务1 智能家居133
任务2 可穿戴智能设备137
任务3 智慧养老142
项目总结143
项目2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改变144
任务1 生活习惯的改变144
任务2商业模式的改变147
任务3 思维方式的改变149
项目总结151
课后习题4153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移动互联网成为我们最贴身的媒体,也导致人机合一的关系更加牢固,这些改变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应地也就产生了一个崭新的专业移动互联网专业。本书作为移动互联网专业的入门课程,重点在于展示移动互联网的魅力和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以及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应用的掌握。
本教材按照过程式编写模式,以项目式开展讲述。将人们从购买到熟练使用手机这个过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更贴近人们的学习思维。本教材还加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方便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针对任务内容的总评。
本书共四个学习单元,具体内容如下。
学习单元一 选购手机,主要介绍初步认识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的各项参数与系统。
学习单元二 智能手机的使用,主要介绍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各手机系统的特点。
学习单元三 移动终端的应用,主要介绍智能手机的各类生活的应用。
学习单元四 智能生活的未来,主要介绍各穿戴式智能设备,以及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改变。
本书全程图解配以简要文字,突出实用性,现学现用,非常适合初次接触移动互联网的读者使用。虽然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是仍难免存在疏漏,还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