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編輯推薦: |
资深专家撰写 学习培训必备
资深: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姜明安教授撰写,参加立法讨论时提出的多条建议被采纳。
全面:知识阐释与实务指导并重,在系统梳理监察工作法律知识要点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实务难点问题。
及时:监察法公布实施后及时推出,竭诚服务监察工作,是服务监察人员学习培训、帮助大众了解监察制度的优秀读物。
|
內容簡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公布实施后,为了帮助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领会和把握监察工作的各项规范、原则,从而更好地做好实务工作,作者撰写了本书。
本书一方面详细阐释了与监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要点,对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监察机关的组织与职责、监察对象与监察管辖、监察权限与相关制度、监察工作的程序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另一方面又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监察工作中线索处置、讯问规则、证据规则等重点实务问题,对解决监察工作难题、依法开展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另外,还介绍了我国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帮助读者全面把握监察制度精髓。
|
關於作者: |
姜明安 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员、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特邀咨询专家、湖南省委省政府、山西省委、福建省委、农业农村部法律顾问、国家宗教事务局特聘专家、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
姜明安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先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美国UCLA等国外高校访学;其主要研究领域有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先后出版专著、合著、译著、教材等8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行政法》第1-4版、《行政诉讼法》第1-3版、《行政执法研究》、《行政程序研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1-6版、《法治的求索与呐喊》三卷本、《法治思维与新行政法》《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论》等;其作为行政法专家,自1984年起即参加中国行政法重要法律、法规试拟稿的草拟。曾参与的主要立法有:《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公务员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
|
目錄:
|
第一章 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原则
二、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原则
三、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四、有关机关和单位依法协助原则
五、依宪依法监察原则
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七、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八、权责对等,从严监督原则
九、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原则
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
第二章 监察机关的组织与职责
一、监察机关的组织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
三、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四、监察系统的内部关系
五、监察机关的职责
第三章 监察对象与管辖
一、监察对象
二、监察管辖
第四章 监察权限与相关制度
一、监察权限
二、相关制度
第五章 监察工作的程序法治保障
一、程序法治在监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二、监察工作的程序法治的主要规范和内容
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一、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主体和对象
二、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职责
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二、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的申诉监督
三、内部专门监督
四、监察人员的自律与回避
第八章 监察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责任
一、有关单位的责任
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监察对象和控告人、检举人、证人的责任
四、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违反监察法的刑事责任
六、违反监察法的国家赔偿责任
第九章 监察工作若干具体实务问题解析
一、接受报案、举报及对报案、举报的处理
二、线索处理
三、立案办理
四、讯问规则
五、对监督、调查结果的处置方式
六、留置折抵刑期
第十章 监察工作中应遵循或参考适用的证据规则
一、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规则
二、可参考适用的一般证据规则
第十一章 我国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二、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监察制度含中国共产党纪检制度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附录三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附录四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
內容試閱: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于2018年3月20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通过。该法的通过对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以及规范国家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察行为,保证其正确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保障监察对象的人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领会和把握监察工作的各项规范、原则,从而更好地做好实务工作,笔者撰写了本书。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八章)研究、阐释监察工作中涉及的法律理论要点,并对监察工作中应用、适用相关原则、规则、制度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的观点和意见。
第一章 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监察法总则规定了监察机关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基本原则,即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笔者将这些基本原则概括归纳为下述十项: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原则;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原则;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有关机关和单位依法协助原则;依宪依法监察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原则;权责对等,从严监督原则;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原则;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
第二章 监察机关的组织与职责。关于监察机关的组织,本章研究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组织以及监察系统内部的关系;关于监察机关的职责,本章分析、阐释了监察机关监督、调查、处置三类职责的内容:监督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的情况。对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以及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第三章 监察对象与管辖。本章首先阐释了监察对象的具体范围:(1)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然后分析和论述了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管辖的规则,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争议解决的相应规则等。
第四章 监察权限与相关制度。本章逐一介绍和分析了监察机关的十五项权限:谈话、讯问、询问、留置、查询、冻结、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鉴定、技术调查、通缉和限制出境。并在介绍这些监察权限的同时,对监察机关行使这些权限应遵循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阐释。
第五章 监察工作的程序法治保障。本章首先分析研究了程序法治在监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程序法治是保障监察机关有效行使职责权限,实现反腐败目标任务的重要机制;程序法治是防止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保证依法监察的重要机制;程序法治是保障作为监察对象的公职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的人权,保护他们及其家属或涉案单位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接着,本章探讨了监察工作的程序法治的主要规范和内容,包括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程序;调查取证程序;讯问、询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程序;留置程序;监察对象申请复审、复核程序。
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本章研究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主体、对象、内容和形式,以及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职责。
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本章研究和阐释了对各级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监督的主体、形式和相应程序规则,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内部专门监督的方式、规则,以及法律对监察人员的有关要求(如清廉、保密、不说情干预、依法回避等)和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申诉等。
第八章 监察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责任。本章探讨监察法律关系中各种主体违反监察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其中主要包括监察所涉及的有关单位的违法行为(如不执行监察决定等行为)和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如不配合调查、伪造证据等行为)的法律责任;监察对象有关违法行为(如报复陷害等行为)与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有关违法行为(如诬告陷害等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二部分(第九章至第十章)研究、探讨和阐释监察工作的各种实务问题。
第九章 监察工作若干具体实务问题解析。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要处理大量的具体实务问题。本章选择监察工作中六个较常见的具体实务问题(接受报案、举报及对报案、举报的处理;线索处置;立案办理;讯问规则;对监督、调查结果的处置方式;留置折抵刑期),分别对之作若干解析。
第十章 监察工作中应遵循或参考适用的证据规则。根据监察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本章专门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规则加以介绍和阐释,作为监察机关办理案件的指导;同时,本章也介绍和阐释若干一般性证据规则,供监察机关办理各种监察案件时参考适用。
第三部分(第十一章)研究我国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分别探讨我国古代秦、汉、唐、宋、明、清等各朝代的监察制度、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纪检监察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党和国家监察制度。
本书是学者从学术角度对监察工作中涉及的有关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的阐释,某些内容、观点可能与法律的立法原意和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有些微差距,甚至难免有阐释、理解不妥当之处。对此,欢迎读者批评指正。读者在使用本书,特别是监察人员在监察工作中为适用监察法而参考本书的相关内容时,一定应以监察法的规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已经发布及今后将发布的有关规范为准。
姜明安
2018年8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