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为配合研究型教学编写。全书共20章,分别讲述质点力学、刚体力学、狭义相对论、振动和波、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稳恒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动光学和量子物理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
關於作者: |
王越简介 199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留校任教至今,博士,教授。长期从事晶体生长和宏观物性以及功能陶瓷制备的研究。承担《大学物理》等6门本科生课程和2门硕士生课程。出版《材料物理性能的各向异性》专著1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30篇)、发明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登记3件。发表教研论文9篇。
|
目錄:
|
目录
第11章静电场
11.1电荷
11.2库仑定律与叠加原理
11.3静电场与电场强度
11.4电场线与电通量
11.5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11.6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11.7等势面与电势梯度
第12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2.1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12.2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12.3静电平衡导体表面附近的电场
12.4静电屏蔽
12.5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2.6电容和电容器
12.7静电场的能量
第13章稳恒电流的磁场
13.1电流密度和稳恒电流
13.2基本磁现象
13.3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13.4毕奥萨伐尔定律
13.5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13.6洛伦兹力
13.7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13.8霍尔效应
13.9安培力
13.10磁场对载流线圈的力矩和磁矩
13.11磁介质的分类
13.12磁介质的磁化
13.13H的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13.14铁磁质
目录
大学物理(下)
第14章电磁感应与麦克斯韦方程组
14.1电磁感应现象
14.2电动势
14.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4.4动生电动势
14.5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及普遍情况下电场的环路定理
14.6互感和自感
14.7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波
14.8麦克斯韦方程组
14.9电磁波
第15章光的干涉
15.1相干光的获得
15.2光程
15.3杨氏双缝干涉
15.4薄膜干涉
15.5等倾干涉
15.6劈尖干涉
15.7牛顿环
15.8迈克耳孙干涉仪
15.9光源的相干性
第16章光的衍射
16.1光的衍射现象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6.2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16.3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16.4光栅衍射
16.5X射线的衍射
第17章光的偏振
17.1自然光和偏振光
17.2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
17.3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布儒斯特定律
17.4双折射现象
17.5波片
第18章波粒二象性
18.1黑体辐射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18.2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18.3康普顿散射
18.4粒子的波动性
18.5概率波与波函数
18.6不确定度关系
18.7薛定谔方程
18.8一维无限深方势阱
18.9隧道效应
第19章原子中的电子
19.1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描述
19.2氢原子光谱
19.3电子的自旋
19.4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19.5激光
第20章固体中的电子
20.1固体的能带
20.2半导体的导电机制
20.3pn结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不仅能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教育,而且能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科学方法教育和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本教材分上、下两册,共有20章。编者的初衷是结合我校实际,兼顾一般院校工科大学本科生,提供一套简明清晰、难度适中、深入浅出、易教易学的大学物理教材。全书上册为力学、振动和波及热学,下册为静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物理基础。本教材另配有《大学物理练习与思考》提供各章习题及其提要。本书在编写中力求体现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在编写过程中,江少林教授、陈信义教授给予了多次指导,并提供了大量宝贵意见。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学物理授课经验都在10年以上。江少林编写了第1章,刘凤艳编写了第2、3、4章,王越编写了第5、8章,刘敏蔷编写了第6、7章,刘宇星编写了第9、10章,徐劳立编写了第11、12章,韩守振编写了第13章,王代殊编写了第14章,丁晓红编写了第15、16、17章,杨红卫编写了第18、19、20章。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专家不吝指正。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忱!编者
2018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