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精选老舍先生经典中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大悲寺外》《柳家大院》《新时代的旧悲剧》等共15篇。作品多数取材于市民生活,以底层小人物的挣扎折射出世态炎凉的悲哀。语言诙谐幽默,却不乏哲理,通过平淡无奇的日常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甚至对民族精神、民族命运的思考。老舍的语言是加以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取其平白素朴,脱去粗糙随意,炼句成金,易于理解又不乏深度。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极能体现老舍先生作品风格的中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柳家大院》《新时代的旧悲剧》《不成问题的问题》《抱孙》等共十五篇。生动风趣的语言风格与小说内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使读者啼笑皆非。一如老舍先生笔下常常强调我是学监的黄先生,任何事都不成问题的丁主任,一心想抱上大胖孙子的王老太太,做梦都在喊茶房的马裤先生,都无不是以小人物写大时代,从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中反映社会的世态炎凉。从本书中,你尽可体会那一时代人物的辛酸悲苦,更将珍视现在生活的得来不易。
|
關於作者: |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猫城记》《离婚》等;话剧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善于刻画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笔触往往延伸至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另一个特点则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主题,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那些在侵略和压迫面前卑躬屈膝、为虎作伥的奴才。从语言风格上来讲,老舍的作品用语通俗、浅白而雅致,并且追求幽默感。这种幽默感一方面受到了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深深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烈的京味。
|
目錄:
|
001 大悲寺外 020 微神 034 柳家大院 047 不成问题的问题 089 铁牛和病鸭 102 爱的小鬼 109 热包子 114 一封家信 123 抱孙 135 新爱弥耳 144 新时代的旧悲剧 211 歪毛儿 224 老字号 232 马裤先生 239 我这一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