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編輯推薦:
1.约瑟芬?哈特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想象力和诗意的一位小说家。(《星期日邮报》评语)
2.一出贯串了艺术障眼法的时代剧,《情劫》后哈特又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
3.新浪潮电影导演路易?马勒、布克奖得主艾瑞丝?默多克都是哈特的粉丝。
为何要改编哈特的小说?你我心中都有一处风景、一张灵魂的地图。我们往往穷尽一生,只为追逐那地方的原始气息和神秘模样。新浪潮电影导演让-路易?马勒
这不是一部能让人轻易忘记的小说。艾瑞丝?默多克
洛尔卡曾经说过的那种至今写就的、犹如一把刺穿心灵的尖刀一样的那种诗,就萦绕在约瑟芬?哈特的作品里。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丈夫诗人泰德?休斯
4. 哈特的小说《情劫》曾新浪潮电影大师让?路易?马勒拍成同名电影,曾荣获威尼斯金狮奖、1992年戛纳金棕榈等共33座奖杯并18次入围提名,名震影坛。他请到当代优秀朱丽叶?比诺什、杰瑞米?艾斯朗、米兰达?理查森同台飙戏,使整部电影在爱欲橫流中弥漫一股肃栗气氛。用团队打造出疯狂的经典情感电影。哈特已有两部作品被拍成经典大片,另一部小说《罪恶》也被购下电影版权,正在拍摄中。
5. 本书是24开精装小画册的装帧形式,正文前附有上世纪末
內容簡介:
贝塞斯达巴奈是位美术教师,她和残废的母亲一起住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宁静小镇上。有一天,镇上来了位男教师马修,他带着怀孕的妻子住在贝塞斯达家隔壁。马修给贝塞斯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令她无可救药地迷上了他。她偷偷在镜子上画马修各种角度的肖像,乐此不疲。接着,在某个如以往一样沉寂的日子里,贝塞斯达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彻底改变了周围人的生活。她由此也丧失了原先具有的娴雅气质,成了习俗与复仇这两座祭坛上的牺牲品。
關於作者:
约瑟芬?哈特(1942-2011),爱尔兰裔英国作家。当过英国剧场出品人和电视节目策划主持。曾担任黑马克特(Haymarket)出版社总编,是诗人艺廊(Gallery Poets)和西区诗会(West End Poetry Hour)的创建者。曾为世界戏剧舞台中心、伦敦西区制作多部作品,包括伦敦标准晚报奖得奖作品《贝纳达?阿尔巴之屋》(The House of Bernarda Alba)。她一生发表过六部小说,一鸣惊人的作品为《情劫》,此书被法国新浪潮导演路易?马勒改编成同名经典电影,由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朗斯和法国文艺片女王朱丽叶比诺什主演,1991年荣获戛纳金棕榈奖。哈特的小说《重建者》(The Reconstructionist),是她第二部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說。拍摄期间,哈特亲自飞往西西里探班打气。
內容試閱 :
她的人生最好是一场梦 乡村小学里有位美术老师。在她宁静、单调的生活中,她借以认清自我的,只是天天挽在颈后的那个一丝不苟的发髻。一天,在倾盆大雨之中,一个陌生男子出现在她眼前。突如其来的欲望即刻吞没她的灵魂。她禁不住要解开自己的发髻,为他抹去脸上的雨水万籁俱寂的那一天,不可思议的那一天,为期已经不远了。
这部1998年初版的小说是爱尔兰出生的英国女作家约瑟芬哈特(Josephine Hart,1942-2011)在中国出版的第二部作品。她一生发表过六部小说,第一部译成中文的是《情劫》(Damage,1991),2012年在中国大陆发行。《万籁俱寂的那一天》(The Stillest Day)是作者的第四部小说。和《情劫》一样,它也是一本打开就放不下的书。但与《情劫》也有不同,它不是一本一看就懂的书,而是一本需要读者仔细念、用心想的书,因为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故事穿插在离奇的画面之间。闪现在她眼前、心中、梦里的画面未必张张清晰,情节线索忽隐忽现,随着故事的发展似乎越来越难以捉摸。虔诚的自白向着镜子倾吐,瞬息间的暴虐鲜血淋漓,难言的欲望呼唤着朦胧的身影,梦呓痴言漂浮在白茫茫的水面上。作者自己说,这是不能想象的想象。也许难懂的正是这些难以想象的画面和情节。然而触动我们反思人性的不也正是这种不能想象的想象?你能想象欲望是什么颜色?绝望又是什么颜色?请你读一读美术教师贝塞斯达巴奈特的故事,用心去读她一生的绘画,直至她最后的杰作,尤其是她最后的那幅杰作。
象征主义
说来奇怪,绘画并不是约瑟芬哈特特别钟爱的艺术形式。她在《情劫》再版前言中说过,她是一个在语言中成长的爱尔兰孩子,文学是她的生命线,自小倾心于阅读小说、诗歌和戏剧。绘画和音乐似乎对她没什么影响。可是有心的读者将会注意到,哈特引用了法国象征主义绘画代表人物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1840-1916)的话来开始这部小说:我把什么放进了画里?我放入了一扇通往神秘之境的小门。我们由此可以猜测哈特的灵感来自哪里,她的故事要为你打开一扇怎样的门,引你进入何等样的境界。哈特的作品往往强调比理智更原始、更奥秘、更执着、更有力的情欲。在《万籁俱寂的那一天》中,同样的主题以象征主义的美术理论为烘托。在她的六部小说中,只有这一部自始至终贯串着一套美术理论,那套理论充分体现在一系列富有象征主义特色的画面中。看来绘画对她的文学创作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读者不妨兼带着观画的眼光来读这本书。
十九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象征主义(Symbolism)不仅限于美术,它是一种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冲突的美学潮流,在文学领域中接近唯美主义的颓废派,在绘画中推崇超理性的情感,尤其是由幻觉隐喻的情欲或预兆,着意在实像后的意向,视觉隐喻中的神秘感。应当说明,我们追溯哈特的构思,目的不是要把这本小说定性归类。但是,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个性与礼仪的抗争,可以从主客观两重性的角度去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归根结底是欲望的动物还是理性的动物?哪一种抉择是人生的悲剧?合上书,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象征主义不该是标签,不必从这一页贴到那一页。作为绘画的底色,它提供朦胧的精神氛围。爱看画的,不会无视那种氛围。也可以说象征主义是块有色镜片。透过它,小说中的画面可以显得更细致一点,难懂的地方也许就不那么难懂了。
哥特式小说
贝塞斯达巴奈特的一生有两个主要环境,偏僻的乡村小学和孤岛上的修道院。学校里高耸的窗户和拱顶无时无刻不把师生的眼光和思绪引向上帝。修道院里的修女终日保持缄默,没有镜子引发任何俗念。学校和修道院都掌握在一位贵族领主的手中。从农夫到修道院的院长嬷嬷,几乎所有人的命运都由贵族大人主宰。这个故事是不是发生在中世纪?
不读到故事结尾,读者不会知道故事的年代。唯一的线索是书中讨论的象征主义刊物和绘画,加上同时代的唯美主义颓废派文学作品。故事显然不是发生在中世纪。有意把近代、当代的情节放进近似中世纪的虚构场景,这是哥特式小说的一大特色。
作为通俗文学的一个流派,哥特式小说起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迅速流行到欧洲大陆,影响延续至今。《万籁俱寂的那一天》便是一个例子。哥特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个部落,因为攻打罗马帝国,自古以来被视为欧洲的野蛮民族。西欧中世纪的天主教堂和城堡后来被统称为哥特式建筑。那种建筑,包括幽暗的密室、阴森的地窖、高耸的钟楼和凄凉的坟场,往往坐落在荒原或孤岛上。那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罪孽,酝酿着凶险的复仇,怪诞的角色在命运的诅咒下疯狂或死亡。特定的哥特式场景烘托出笼罩一切的恐怖和绝望。
除了特定的场景,哥特式小说情节中还有其他常见的成分,例如被囚禁的女主人公、势力强大的领主、隐蔽的家史、多年后的复仇、残酷暴力以至怪力乱神、幽灵鬼魂,等等。这些成分在这类小说中反复出现,难免流俗。
哈特沿用了哥特式小说的套路,但她主要着眼于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不是阴森森的教堂和修道院。她的选景应该说是一种象征。常读恐怖小说的人读这本书,也许会出于习惯,到密室、地窟、钟楼和坟场去寻找刺激和惊险。《万籁俱寂的那一天》当然可以作为一部现代哥特式小说来读,但要提醒读者一句的是,哈特的场景是一种象征。她的主要用意不在于现场的恐怖。她要我们思索人性。
贝塞斯达巴奈特没有罪。她只有一场不死的梦,从学校到修道院。故事迫使读者追问,究竟是什么给她带来绝望,给读者带来恐怖?解开发髻,抹去他脸上雨水的欲望难道便是她命中该受的诅咒?笼罩一切的是贝塞斯达巴奈特的绝望和我们的恐惧。我们为她心中的绝望感到恐惧,因为遭受命运报复的是无辜的她。借景烘托不如直视人心。
上帝和圣母
可以说,上帝和圣母在爱尔兰文学中几乎无处不在。信仰解脱信徒的苦难,带来狂喜;信仰压抑信徒的人性,逼他们疯狂。狂喜的信仰和疯狂的叛逆是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主题。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这个主题不代表迷信和科学之间的争夺,而是演示寻求更高道义准则的内心挣扎。道德的权威最终归于教规还是自我?这是现代人的信仰危机。
贝塞斯达巴奈特见到那张淌着雨水的脸,她找到了她的上帝。当她的手按到他肩膀上时,她感到自己摸到的是十字架,因而得福。她要散开自己的头发,覆盖他的脚,像传说中的信女用头发为基督洗脚。信仰和欲望融合升华成最诚挚的情感。何罪之有?
圣母领报,圣灵感孕。贝塞斯达巴奈特在画她的绝命之作前问过,要是圣母不愿受报呢?她有否想过这个胎儿最好送进另一个女人的身体?这是作者对天主教一条根本教理的质问。因为神的意旨漠然无视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所以上帝的影子掠过圣母,于是她便得子。圣母毫无选择,圣子同样毫无选择。何福之有?
权威存在,是因为我们容忍它。为什么不可以听从自己的心?哈特问世界上禁欲的修士修女们:最珍贵的信仰来自教规还是来自自己坦诚的心灵?天堂不在心中,又在哪里?心中的天堂会不会是终身的炼狱?
文笔
哈特一生倾心于诗歌的魅力,称之为声、意、情三位一体,所以她在散文体中追求诗歌的音韵、意境和情感。这部小说能够扣人心弦,且不说情欲的主题,文字就能使你入神。哈特的英文原作,打开了就放不下,催你在一个晚上看完。译者希望中译本同样也是打开了就放不下,非一个晚上读完不可。然后你会思索一番,至少再读一遍,就像许多英语读者一样。
《万籁俱寂的那一天》是贝塞斯达巴奈特的回望。她的回望对象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读者,与其说是回望还不如说是独白。独白的节律与陈述当然不一样。文笔无须按部就班、顺理成章,凭感觉就是,文字也就自由了。这样的自白,读者得追着听,总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一行又一行地追着她倾吐的思绪和感情。女主人公的自述划断成一个接一个省略句或短句,时断时续地闪过读者的意识,带着顿音的节奏感。断然休止以后,会跳出另一个省略句,延伸前一句中的涵义或图像,长短不一的短句使故事听起来像散文诗。遗憾的是,原文的节律很难在汉语中忠实传达。这里只能提一下,留给读者带着想象的耳朵去捕捉。不过,你要是觉得自己在追赶贝塞斯达巴奈特的自述,生怕漏掉一个字,那种感觉就接近原著的节奏了。
哈特有种几乎不可思议的能力,她能写出箴言警句般的句子,让读者为之一震。短短一句话,往往构思奇特,在读者预料不到的地方忽然揭示发人深思的哲理。她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情劫》,在1991年发表以后,几乎所有评论家的文章中都马上注意她的这种遣词造句的特殊能力。诗的节奏加上格言一般的句式,现在已公认是哈特个人风格的两大特色。可是精雕细琢,过于用心难免会对读者的欣赏有所干扰。译者认为,在这部小说中哈特掌握的尺度不如《情劫》妥当,译文中因而相应会有一些生硬的地方。
了解一点主义、流派、教规和风格也许有助于理解。欣赏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过程。最简单的理解,这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每个读者在合上书以后不妨问问自己:是书中的恐惧、绝望还是执着的欲望在吸引着我?还是别的什么在吸引我?吸引你的大概不只是主义、流派、教规或风格。
贝塞斯达巴奈特在故事开头劝告读者不要在她的故事中寻找你自己的现实,因为你不是贝塞斯达巴奈特。她在故事的结尾说,她的人生最好是一场梦。
张叔强、叶逢
2014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