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編輯推薦: |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以下简称优博丛书)精选自2014年以来入选的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Top 5%)。每篇论文经作者进一步修改、充实并增加导师序言后,以专著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优博丛书选题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主要领域,覆盖清华大学开设的全部一级学科,代表了清华大学各学科*秀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反映了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具有较强的前沿性、系统性和可读性,是广大博硕士研究生开题及撰写学位论文的必备参考,也是科研人员快速和系统了解某一细分领域发展概况、*进展以及创新思路的有效途径。
|
內容簡介: |
媒介格局发生巨变的当下,研究报纸形态演化的进程及趋势,探讨媒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战略战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书以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借鉴生物进化论中生物演化的框架,及管理学、营销学中的竞争理论,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报纸外观、种类、介质三种演化进程中案例及数据的梳理分析,总结归纳成功的演化形态的共性特征,反思失败的演化形态的经验教训,据此得出报纸形态演化的趋势和原则。本书认为报纸的未来只维系于分化,而不是融合;媒介形态演化与发展的趋势与规律是分化,而不是融合。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报纸都快死了,研究报纸还有什么用1
第一节报纸是迄今存续时间最长的大众传播媒介1
第二节区分这些一直被混淆的概念6
第三节生物进化论与媒介进化论14
第四节主要研究方法30
第五节本书结构安排32
第二章报纸外观的渐变33
第一节版数演化: 从大众媒介到小众媒介34
第二节开本演化: 符号象征与实用适用47
第三节版式演化:减少信息接受费力程度54
第四节内容演化: 寻找报纸独特价值61
第三章报纸种类的分化70
第一节综合性报纸的同化与分化趋势71
第二节伴生媒介的衰退与演化之路92
第三节特殊需求助推特殊媒介分化102
第四章报纸介质的分化110
第一节亦纸亦电的中间形态111
第二节脱离报纸形态的新媒体121第五章报纸演化的动力机制142
第一节报纸演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关系、层次142
第二节需求拉动145
第三节竞争驱动150
第四节社会变迁155
第五节政治约束161
第六节经济发展167
第七节技术进步170
第六章报纸演化未来可能路径174
第一节当前媒介格局与报纸形势趋势175
第二节寻找报纸的核心优势183
第三节寻找适合报纸的场景188
第七章结语194
第一节中国报纸形态演化的进程与趋势194
第二节媒介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196
第三节当前报业转型的可能路径198
参考文献199附录202后记207
|
內容試閱:
|
导师序言国权是一位勤奋的学者,也是一位出色的记者,他可以算是那种学者型记者或记者型学者的典型代表吧,当然我是主张前者而不主张后者的。国权在报业研究方面可以说出道很早,资历很深,十多年前就开始研究报业,研究生一毕业就成为《中国记者》的编辑,一干就是十多年,也一直专注于报业研究。我们很早就熟悉了,后来他报考清华跟我攻读传播学博士,记得当年他考试成绩还很不错,又有行业经验,比较顺利被录取了,这一晃也五六年过去了。现在摆在我面前要我写序的这本书稿其实就是国权博士论文的升级版,这篇论文我太熟悉了,一次次和我商量选题和提纲,一遍遍被推翻,一遍遍重新修改,直到最后提交前我还在说这儿不行那儿不行的,国权总是那样不愠不怒,不慌不忙,笑眯眯地去一遍遍修改或者是改了也等于没改。他很自信,自信得几近固执。无论怎样,这篇论文终于顺利通过了答辩,后来学院学位委员会的教授们投票推选这篇论文成为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校长还给颁了奖状。今天要出书了,当然是可喜可贺。更可贵的是他不仅很认真地完成了博士论文,而且在博士就读期间发表了80多篇论文和文章。翻一下博士资格审查的材料,上面写着:陈国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博士生,2016年6月毕业。从2003年以来,一直研究报业及报业转型;在读博士的四年期间,共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4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或部分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青年记者》《中国报业》等专业期刊开设有个人专栏。代表观点:媒介分化论。获中国新闻奖九篇次。这么勤奋和高产的博士生恐怕国内外都很少见,估计国权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从作者就读期间发表的七八十篇论文中也可见一斑。这些论文不仅限于报业研究,而且涉及新闻和传媒多个领域,既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研究资料,又为报业发展和新闻实践提供了有益启发,确实难能可贵。虽然我曾给他泼过冷水,说他写这么多文章干什么?少写点,写精点。可他好像笔就闲不住似的,可能是工作性质使然吧。他这样的性格很适合穿越到民国时代当报人泡报馆,每天炮制一篇头版大稿,然后端个茶壶扬长而去,可惜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国权博士论文的选题是中国报纸形态演化进程研究,这是我们经过多次讨论甚至争论定下来的,是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他论文中主要采用媒介生态学和媒介环境研究的理论,这是我20年前就很认同并一直很关注的理论范式,国权对此也很认同,我们是所见略同的共识者。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观点的,虽然是师徒我们照样争论,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在争论或者讨论中,这个学术共同体不断获得进步。我一向不赞同人云亦云,直到他最后答辩结束,他论文中的有些观点我也有不认同的地方,但这不影响我推荐他的论文成为校级优秀论文,我感觉指导国权的论文真是教学相长,师徒之间也应该容纳得下相左的意见。这本书同样如此,它不是一本人云亦云的书,这本书的核心关键词是分化,这与当前所流行的融合实际上是一对反义词。国权认为媒介形态演化的规律与趋势是分化,而不是融合;原因在于另一个关键词竞争,为了应对竞争,任何媒介都需要将它的长处充分发挥,也就是要将它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应对竞争,在新媒介层出不穷的当下,媒介形态越发多元,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格局下,更需要将媒介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才能够成为媒介竞争的优胜者。而强调独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就是分化过程,在这样的分化进程中,媒介特征越来越明显,逐渐从原来的媒介形态中分化出一个个新的形态。媒介的竞争促使媒介不断地分化,而不是融合。当然,以上观点不是作者的凭空臆想,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用中国报纸形态演化的40年进程来验证媒介分化的这个规律,他将中国报纸40年的演化进程分成了报纸外观渐变(外观形式)、报纸种类分化(定位属性)、报纸形态分化(承载介质)三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过程。报纸外观渐变是指报纸外观形式的改变,为适应读者需求与社会心理变化等因素,报纸在开本、版式、版数、内容等外在形态方面的演化。报纸在纸质的局限中一次次突破自己,寻求更灵活的表现与表达方式。报纸种类分化是指报纸属性、定位的改变,当对报纸的改良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遇到瓶颈,需要突破原有范式。比如,党报就不可能完全改良成为满足市民信息需求的报纸;这时,报纸就需要在属性定位上彻底变革,分化成别的报纸种类,党报分化出都市报就是源自党报的改良困局。分化使新的报种不断出现,分化成如今的党报、都市报、晚报、行业报、专业报、地铁报、社区报等各种各样的报纸种类。报纸介质的分化,是指报纸由纸的介质变成了其他数字介质。按照较为流行的说法就是,死的是纸,活的是报。作为介质的纸变为数字介质,而作为内容的报则转移到其他介质上去。中间形态是融合理念,新媒介则是分化理念。中间形态类似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过渡变种,大部分报纸的中间形态都没有发展出合适的盈利模式,最后都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作者进一步认为,在竞争增多,面对衰退威胁时,报纸只有实现分化,摆脱中间形态,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媒介竞争。脱离报纸形态的新媒介变得完全没有纸的模样,比如新闻客户端、手机报、报纸新闻网站;这些,已经不是报纸,而是彻彻底底的其他媒介。这本书用大量的篇幅展示报纸形态演化的这三个进程,从中国报纸40年演化的进程梳理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条脉络分化,在竞争中不断分化。从这个角度看,这也是一本探讨中国当代报业史的著作。改革开放40年,报业兴衰200多年,中国报业实际上走过了西方报业200年的历程,这样的研究来探讨媒介演化规律是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报纸形态的演化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进程,它受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按照媒介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理论,这些因素就是媒介形态演化的环境。这本书将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融于报纸演化之中,并建构了一个报纸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需求、竞争是决定报纸形态演化的关键力量。需求不仅仅是指受众需求,还指广告需求、政治需求等,三方面需求的平衡与协调,成为考验中国报人40年的大题目。清华的博士生活四年,我担心国权没有太多收获和进步,所以对他要求比较高,盯得比较紧。一进校我就要求他主要研究新媒体,甚至可以把报业研究先放下,不成为新媒体方面的专家就不可能为报业找到出路和转型方式,我的看法也很固执。我强调要改变研究方法,读博士最重要的学习就是研究方法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一种跟他以前的研究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学术体系。国权是个好脾气的人,但也是一个自我个性很强的人。他一直不赞成木桶理论,而奉行长板理论;我问他:为什么?他认为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他的长处,而不是缺陷。在他的学术研究中能看到他秉持的这种理念。他在这本书中的结论中写道:报纸的未来存在于对优势的强化,而不在于对新媒介优势的模仿;未来的报纸就存续在独特优势的分化当中!其他的所有的媒介也是如此!我认为这些观点正是这本书论述的核心所在。大概是书如其人吧。
崔保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