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編輯推薦: |
《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系华人社会工作丛书重要单品,丛书主编为王思斌、曾华源,执行主编沈黎。本从书系十三五上海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丛书汇聚和延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华人社会工作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出版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社会工作专业图书,基本覆盖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主要领域,以期推动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实务、政策、教育扎根进深,服务国家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和重大战略推进。
|
內容簡介: |
医院聘用社会工作人员(social worker)提供专业服务,已是世界各国的趋势。本书是以综合医院的社会工作服务为探讨的主要场域,希望能提供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在校之社会工作学生参考。《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三篇14章:*篇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包括:医务社会工作概论、医疗体系与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部门设置与管理、医务社会工作实施理论、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第二篇基本医务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工作与团体工作服务、医务小区工作与方案实施、急诊社会工作、出院准备服务与长期照顾;第三篇特殊医务社会工作,包括器官捐赠移植社会工作、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临终关怀社会工作、重大灾病之社会工作服务、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
目錄:
|
第一篇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
第一章医务社会工作概论
第二章医疗体系与医疗机构
第三章医务社会工作部门设置与管理
第四章医务社会工作实施理论
第五章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
秦燕111
第二篇基本医务社会工作
第六章个案工作与团体工作服务
第七章医务社区工作与方案实施
第八章急诊社会工作
7第九章出院准备服务与长期照顾
第三篇特殊医务社会工作
第十章器官捐赠与移植社会工作
第十一章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
第十二章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第十三章重大灾病社会工作
第十四章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
內容試閱: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生问题、社会治理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社会工作作为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走出困境,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的专业学科,其快速和稳步发展显得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中央十九部委也制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此外,在政府、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解决上述问题的迫切性和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结合还不到位。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基本理念、工作方法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带有它产生于其中的社会结构的印记。在改革开放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要发展社会工作事业,需要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优秀成果,走专业化之路。但是,我们必须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在此过程中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既有成果有时并不恰当,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学界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说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要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解决问题的具体环境,则是没有那么多争论的。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工作方法必须在中国能落地,能与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相契合,这是问题的关键。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笔者曾经讨论过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也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几种路径: 第一,研究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容之处,删去不适宜的部分,再应用于中国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第二,对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国际社会工作经验与本土社会工作的比较和碰撞;第三,分析两种社会工作之异同,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强化它们之间的亲和性;第四,在此基础上从事社会工作实践,扩大两者之间的相容性,以实现优势互补。在上述可能的实践中,笔者还提出过一种看法: 本土社会工作学者在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一方面,他们熟悉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他们长期生活于非西方社会之中,对何种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本地问题的解决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进行选择性过滤。回到当下我国社会工作的现实处境。虽然大陆的社会工作学科重建已有30年,但是在学术研究、经验总结、理论反思方面还相对滞后。相比之下,我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较早,实践比较充分。在来自西方的理论与本地实践的磨合互动中,一些学者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经验模式、知识积累,这对同具华人社会文化的大陆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华人社会工作丛书的重要初衷。本丛书选择工作生活于世界各地(主要是欧美和我国港台地区)的资深华人社会工作学者的有分量的著述加以印行,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能缩短大陆地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也有利于向读者提供一个参照这些优秀的学者是怎样在专业化与本土化之间进行思考的。当然,这些学者工作、研究和进行专业实践的背景与大陆地区也不相同,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工作制度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因此对他们的理论、观点我们也不能照抄照搬。如果大陆读者能在这些华人学者的理论、经验与自己面对的现实之间进行比较、思考和反思,有了新见解,那就真正从深层次上达到出版本丛书的目的了。说不定这会对华人社会工作乃至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所贡献。但愿如此。??医务社会工作: 理论与技术作者序作者序医院聘用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这已是世界各国的趋势。华人地区(如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医务社会工作(medical social work)服务的制度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中国大陆近20年来也已开始恢复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本书虽以介绍中国台湾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经验为主,但撰稿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大陆社工可能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因此希望本书的发行能对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有所贡献。我在1994年随先生到北京社会科学院讲学。我带着女儿参访各处名胜,有一天带着朝圣的心情特意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走遍医院各处,却不见与医务社会工作有关的单位名称或招牌,感到颇为失望。我与上海的医院交流医务社会工作是在2004年参访复旦大学时认识沙卫老师开始的。当时,她与我讨论如何安排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东方医院实习,之后又陆续见面或书信往返。同年,我认识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季庆英医师,她曾攻读由香港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开设的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课程。香港大学的齐依教授当时到东吴大学与(时任系主任的)我商谈邀请东吴大学的教师至上海协助开授课程,我们因而相识,这之后就开启了我关注和接触中国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似乎我参访过的医院都属于三甲医院。直到2017年9月再度至上海,我受邀参访了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它虽是一家二甲医院,但颇具规模。该院院长及有关科室主任都希望社工能协助做好双向转诊及与社区照顾有关的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在台湾各大学的社会工作学系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门课。这是因为: 一方面,它的知识范围和服务内容比较确定;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机构的实务基础也比较稳固。医务社工是医疗团队中的一员,是医疗过程中处理社会问题的专家,其权威是来自专业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医务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在于解决因疾病而引起的各种有关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使病患得以重新适应社会。因此,医务社会工作所关怀的工作重点,常需因应社会问题、医疗环境、价值观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新的工作方案,例如,近几年受到重视的安宁照顾受虐儿童器官捐赠艾滋病患者出院计划社区照顾等议题。因此,本书的特色在于以台湾的现状与经验为讨论的基础,希望借着不断的讨论、思考,确立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信和专业模式。西方的理论与模式一直是我们参考的对象,但是华人社会也应及时发展自己的专业特色。医疗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多数服务于急性综合医院,少数服务于精神病疗养院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所以又被视为医院社会工作。但是,社工虽在一家医院服务,其牵涉的却不止该家医院的政策,更与整个国家或地区医疗体系与社会福利体系息息相关。同时,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部分,除了直接的临床服务,还包括教学、行政与研究等工作。因为很多学校开设的此领域课程名称为医务社会工作,所以本书的书名也以此为准。本书以综合医院的社会工作服务为探讨的主要场域,可以给在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在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参考。本书内容包括三篇十四章: 第一篇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包括医务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医疗体系与医疗机构(第二章)、医务社会工作部门设置与管理(第三章)、医务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第四章)、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第五章);第二篇基本医务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工作与团体工作服务(第六章)、医务社区工作与方案实施(第七章)、急诊社会工作(第八章)、出院准备服务与长期照顾(第九章);第三篇特殊医务社会工作,包括器官捐赠与移植社会工作(第十章)、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第十一章)、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第十二章)、重大灾病社会工作(第十三章)、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第十四章)。本人接触及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已有四十多年。序言写到这儿,我开始回想并发现,一个人专业的养成,其基础的奠定十分重要。当年,我在读大四(19711972年)时,到彰化基督教医院社会工作部实习,开启了我与医院社会工作的缘,许多人生的学习与功课也是从那里开始的。毕业后,我受聘于彰化基督教医院社会工作部,先后负责小儿科、妇产科和精神科的社会工作服务。之后三年扎实的临床经验,让我更坚信社会工作是我一生的志业。因此,我后来去美国念书也是主修医疗和心理卫生(Health & Mental Health)社会工作方向。由于临床基础稳固,我在深造期间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清晰,这给教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美国的医院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中,我更体会到社会工作者在医院的角色功能有其不可替代性。之后,我又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始选修相关兴趣领域的社会工作课程,如变态心理学、家庭治疗、儿童行为修正技术等,以期能让自己的实务经验更加完备。本书撰稿的作者皆有多年的医务社会工作经验,了解医疗体制和医院工作环境,并努力适应和发展社工的专业服务,这也是本书作者们的共同特质。然而,在邀稿及交稿期间多有耽搁,后因出版在即,由我补上的篇章较多。整体来说,我认为对当今医务社工可以发挥的专业服务应都有包括并兼具理论与实务之内涵。我们希望本书可为广大读者提供最佳参考。本书虽已完成,本人却觉疏漏之处仍多,尚祈社会工作同仁不吝指正是幸。莫藜藜于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工作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生问题、社会治理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社会工作作为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走出困境,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的专业学科,其快速和稳步发展显得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中央十九部委也制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此外,在政府、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解决上述问题的迫切性和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结合还不到位。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基本理念、工作方法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带有它产生于其中的社会结构的印记。在改革开放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要发展社会工作事业,需要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优秀成果,走专业化之路。但是,我们必须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在此过程中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既有成果有时并不恰当,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学界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说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要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解决问题的具体环境,则是没有那么多争论的。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工作方法必须在中国能落地,能与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相契合,这是问题的关键。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笔者曾经讨论过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也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几种路径: 第一,研究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容之处,删去不适宜的部分,再应用于中国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第二,对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国际社会工作经验与本土社会工作的比较和碰撞;第三,分析两种社会工作之异同,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强化它们之间的亲和性;第四,在此基础上从事社会工作实践,扩大两者之间的相容性,以实现优势互补。在上述可能的实践中,笔者还提出过一种看法: 本土社会工作学者在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一方面,他们熟悉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他们长期生活于非西方社会之中,对何种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本地问题的解决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进行选择性过滤。回到当下我国社会工作的现实处境。虽然大陆的社会工作学科重建已有30年,但是在学术研究、经验总结、理论反思方面还相对滞后。相比之下,我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较早,实践比较充分。在来自西方的理论与本地实践的磨合互动中,一些学者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经验模式、知识积累,这对同具华人社会文化的大陆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华人社会工作丛书的重要初衷。本丛书选择工作生活于世界各地(主要是欧美和我国港台地区)的资深华人社会工作学者的有分量的著述加以印行,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能缩短大陆地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也有利于向读者提供一个参照这些优秀的学者是怎样在专业化与本土化之间进行思考的。当然,这些学者工作、研究和进行专业实践的背景与大陆地区也不相同,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工作制度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因此对他们的理论、观点我们也不能照抄照搬。如果大陆读者能在这些华人学者的理论、经验与自己面对的现实之间进行比较、思考和反思,有了新见解,那就真正从深层次上达到出版本丛书的目的了。说不定这会对华人社会工作乃至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所贡献。但愿如此。??医务社会工作: 理论与技术作者序作者序医院聘用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这已是世界各国的趋势。华人地区(如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医务社会工作(medical social work)服务的制度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中国大陆近20年来也已开始恢复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本书虽以介绍中国台湾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经验为主,但撰稿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大陆社工可能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因此希望本书的发行能对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有所贡献。我在1994年随先生到北京社会科学院讲学。我带着女儿参访各处名胜,有一天带着朝圣的心情特意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走遍医院各处,却不见与医务社会工作有关的单位名称或招牌,感到颇为失望。我与上海的医院交流医务社会工作是在2004年参访复旦大学时认识沙卫老师开始的。当时,她与我讨论如何安排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东方医院实习,之后又陆续见面或书信往返。同年,我认识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季庆英医师,她曾攻读由香港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开设的社会工作硕士学位课程。香港大学的齐依教授当时到东吴大学与(时任系主任的)我商谈邀请东吴大学的教师至上海协助开授课程,我们因而相识,这之后就开启了我关注和接触中国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似乎我参访过的医院都属于三甲医院。直到2017年9月再度至上海,我受邀参访了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它虽是一家二甲医院,但颇具规模。该院院长及有关科室主任都希望社工能协助做好双向转诊及与社区照顾有关的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在台湾各大学的社会工作学系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门课。这是因为: 一方面,它的知识范围和服务内容比较确定;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医疗机构的实务基础也比较稳固。医务社工是医疗团队中的一员,是医疗过程中处理社会问题的专家,其权威是来自专业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医务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在于解决因疾病而引起的各种有关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使病患得以重新适应社会。因此,医务社会工作所关怀的工作重点,常需因应社会问题、医疗环境、价值观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新的工作方案,例如,近几年受到重视的安宁照顾受虐儿童器官捐赠艾滋病患者出院计划社区照顾等议题。因此,本书的特色在于以台湾的现状与经验为讨论的基础,希望借着不断的讨论、思考,确立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信和专业模式。西方的理论与模式一直是我们参考的对象,但是华人社会也应及时发展自己的专业特色。医疗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多数服务于急性综合医院,少数服务于精神病疗养院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所以又被视为医院社会工作。但是,社工虽在一家医院服务,其牵涉的却不止该家医院的政策,更与整个国家或地区医疗体系与社会福利体系息息相关。同时,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部分,除了直接的临床服务,还包括教学、行政与研究等工作。因为很多学校开设的此领域课程名称为医务社会工作,所以本书的书名也以此为准。本书以综合医院的社会工作服务为探讨的主要场域,可以给在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在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参考。本书内容包括三篇十四章: 第一篇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包括医务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医疗体系与医疗机构(第二章)、医务社会工作部门设置与管理(第三章)、医务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第四章)、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第五章);第二篇基本医务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工作与团体工作服务(第六章)、医务社区工作与方案实施(第七章)、急诊社会工作(第八章)、出院准备服务与长期照顾(第九章);第三篇特殊医务社会工作,包括器官捐赠与移植社会工作(第十章)、艾滋病防治社会工作(第十一章)、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第十二章)、重大灾病社会工作(第十三章)、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第十四章)。本人接触及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已有四十多年。序言写到这儿,我开始回想并发现,一个人专业的养成,其基础的奠定十分重要。当年,我在读大四(19711972年)时,到彰化基督教医院社会工作部实习,开启了我与医院社会工作的缘,许多人生的学习与功课也是从那里开始的。毕业后,我受聘于彰化基督教医院社会工作部,先后负责小儿科、妇产科和精神科的社会工作服务。之后三年扎实的临床经验,让我更坚信社会工作是我一生的志业。因此,我后来去美国念书也是主修医疗和心理卫生(Health & Mental Health)社会工作方向。由于临床基础稳固,我在深造期间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清晰,这给教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美国的医院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中,我更体会到社会工作者在医院的角色功能有其不可替代性。之后,我又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始选修相关兴趣领域的社会工作课程,如变态心理学、家庭治疗、儿童行为修正技术等,以期能让自己的实务经验更加完备。本书撰稿的作者皆有多年的医务社会工作经验,了解医疗体制和医院工作环境,并努力适应和发展社工的专业服务,这也是本书作者们的共同特质。然而,在邀稿及交稿期间多有耽搁,后因出版在即,由我补上的篇章较多。整体来说,我认为对当今医务社工可以发挥的专业服务应都有包括并兼具理论与实务之内涵。我们希望本书可为广大读者提供最佳参考。本书虽已完成,本人却觉疏漏之处仍多,尚祈社会工作同仁不吝指正是幸。莫藜藜于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工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