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给孩子起个好名字》是《起名字的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的修订版。近年来,很多父母和商户等起名字依靠网络和算卦,不能真正落实到传统文化的主流方面。出版社在**风尚、正本清源上,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此次作者李正明结合时代变迁对原书内容做了精心修订,根据创造学理论,结合大量范例,总结出巧借地名、妙借典故、寓庄于谐、相反相成、离合生辉等20种起名技巧;书中讲述了许多古今名人起名的趣闻逸事,并对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名字进行分析。
《给孩子起个好名字》脉络清晰,通俗易懂,文化内涵丰富。读者既可直接借鉴,也可从中获得灵感启发。
|
關於作者: |
1970年毕业于长春光机学院。1970-1994南开大学物理系任教,副教授。1994-2008南开大学出版社编审。天津创造学会理事,天津照明学会理事,天津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主要著作:生物医学物理学,量子光学,发明奇径探,发明总动员,串味读金庸,变调读西游,起名字的艺术,等等。
|
內容試閱:
|
起名取字,是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的一件事。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无论贫富贵贱,孩子出生前后都会起名字。乳名、学名、字、号,成为一个人的符号。呼之唤之,书之写之,及至现今需要录入计算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名字这个符号将伴随其一生。少数人中途也许会改名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而为之。起名成为一件大事,而改名则意味着重新起名。
名字,长辈将希冀与寄托注入其中,使得本无意义的那个符号,忽然有了含义。名字,在被呼唤被书写的过程中,使其主人耳濡目染,与之互动,互相成为形影不离的伙伴。于是,名塑造人效应逐渐显现。父亲很希望我有一个响亮一点的名字,但又不希望太落俗套,最后想了又想,还是取意一心为公,选择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一公,作为我的名字。父亲赋予这个名字中的寓意,在我一生中的很多重要关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选择。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名字时如是说。
范仲淹,一门三相,四个儿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个个出色。孩子名字中体现的是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这些名字中承载的是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和廉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家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