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国文学十讲》让阅读有质量:提升文学修养与增长文化知识并重,中考高考有用与终身受益并重。
撷取两千多年极震撼的诗文典例,呈现中国文学*明畅的史述表达。《中国文学十讲》以不同时期经典作品为引领阐述中国文学史,*的与众不同就是直观、简明,让厚重的中国文学史清晰、简约、生动起来;以作品观史,又以文学史印证作品,有作品有史述,一举两得,一书而功能综合;每篇都有详细又循序渐进的讲解,好懂易学,知识点系统而全面。本书适合快节奏时代认知与提高并重的读者,特别适合中文与非中文专业人员提升文学素养及中学生应对考试的需要。
《中国文学十讲》讲解文学作品,又注重作品的意义、背景、前因后果及作品之间的联系。用执子之手拷问路漫漫其修远兮,知鱼之乐的同时对比寡人之于国也,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来观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研究李白与杜甫、柳永与苏轼知人论世。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本书使其知书达理,在不知不觉间提升文学、文化素养,增强对人文境界、家国情怀的体味,培养健全人格,不仅终身受益,首先是应对中考高考时有用。
|
內容簡介: |
《中国文学十讲》一套4本,原为香港高中升大学预科性质的教材。全书分十讲,介绍了自先秦至现代两三千年的中国文学概貌。每讲分两个部分,*部分以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文体的名篇为纲,分作者、解题、课文、注释、预习、分析和欣赏、讨论问题、参考资料、应用练习等细目,不仅对作品作了比较充分的介绍,而且旁及了学生应该了解的其他有关知识。第二部分是从名篇所属时代和文体展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学习重点。同时还附有该时段的其他代表性作品。其特点是把作品选、文学史和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堪称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多功能中学教材。这种在教材中以作品带史讲述中国文学的做法,具有创造性。
|
關於作者: |
陆萼庭(1924-2003),戏曲史专家。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师从王佩诤、赵景深。所著《昆剧演出史稿》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是公认的极具学术价值的昆剧史专著。
赵昌平(1945-2018),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唐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著作及编著有《赵昌平自选集》《顾况诗集》《孟子:匡世的真言》,另有合著多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