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內容簡介: |
《霍永刚民族器乐作品集》收录了霍永刚先生近二十年创作的九首作品。自大学时期开始,作者就开始给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剧做配乐,曾参与编曲创作了越剧《家》《赵氏孤儿》《沙耆》等等的配乐以及作曲。学习音乐这么多年的经历总会有些 体会和感受,想通过自己的音乐而表现出来。尝试着写一些自己喜爱的民族器乐作品,随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写出了本书所出版的乐曲。
本曲集收包括板胡作品《故乡节日》《水袖》,二胡作品《苗山印象》《拉丁风情》《江畔》,琵琶独奏曲《飞天琵琶》,重奏曲:二胡与古琴《汉宫秋月》、弓弦重奏《茉莉花》、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这些曲目中作者运用了不同的音乐元素创作而成。有展现西北风情的,黔东南风情的,有运用中国戏曲音乐、民间小调、流行的拉丁音乐素材创作的,有描写黄浦江畔,敦煌莫高窟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风格鲜明、多姿多彩。同时作者非常重视作曲技巧的学习和磨练,他的创作手法多样而丰富,特别在乐队配器方面,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他的乐队作品有非常好的音响效果。
|
關於作者: |
霍永刚,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入附中至毕业留校学习二胡、板胡专业。先后师从于张大成、王汉成、林心铭、王玉芳、项祖英、刘明源等老师学习。在大学期间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录有《板胡专辑》、《二胡专辑》,CD多部并创有二胡与乐队《夜莺》,二胡作品《拉丁风情》、《天那边的雨》和《夏日的梦》等多部作品,并为新版系列广播剧《刑警803》演唱主题曲。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我祖籍河南,生在甘肃兰州,从小听着母亲哼唱的豫剧长大。六岁开始学习音乐,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多个年头了。从小跟随启蒙老师张大成先生学习板胡,我接触到了风格地道的西北音乐,秦腔、花儿这些家乡的音乐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血液,永远挥之不去,以至于每每听到家乡的旋律,就会令我一次次地沉醉,热血沸腾。
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我师从于王汉成和唐春贵两位老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板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代表上海儿童艺术团参加了1979年在前南斯拉夫举办的世界儿童联欢节。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在王乙先生的建议下我开始学习二胡,师从于林心铭教授。在林老师的教导下,我逐渐明白并掌握了二胡基本功,在附中期间我到天津音乐学院附中跟随王玉芳教授学习板胡,在王先生那里我接触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风格浓郁的音乐,特别是河北梆子。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我的二胡专业师从于项祖英教授,板胡专业师从于胡琴大师中国音乐学院刘明源教授。项先生深厚的二胡传统音乐底蕴使我真正了解二胡传统作品,体会到了刘天华、阿炳、孙文明的作品应如何地演奏与品味。跟随胡琴大师刘明源先生学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风格,什么是韵?风格是如何运用到音乐里,韵是如何通过旋律自然地流淌出来的?如何拿捏演奏的分寸和这些大师相比,我做得远远不够,但最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绝非一朝一夕,最重要的是积淀;音乐之路也绝非单纯的演奏和模仿,更重要的是多方面的融会贯通。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期间,我参加了老校长吴国君老师的少年合唱队。有一次排练黄白教授新写的歌曲《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吴校长在同学中选拔领唱者,由于我来自西北,声音高亢明亮,演唱很有韵味,因此被选做领唱。就是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嗓子条件还不错,音域很宽。至今在学校里碰到黄白老师,我们还会提起这件事,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我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演唱的机会,去给歌星当伴唱,去录音棚录音。曾演唱过许多电视剧和电影的主题歌。随着演唱的深入,逐渐结合自身嗓音的特点,我参加了作曲家何训田先生的《阿姐鼓》和《央金玛》里男声伴唱的录音,尤其是专辑中《六世达赖情歌》的伴唱使我难以忘怀。之后和歌星萨顶顶一起录制了何先生的《神香》专辑。我应作曲家姜小鹏先生之邀录制了演唱专辑《黄河号子》;创作并演唱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拍摄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系列专题歌曲《我们的选择》和《亮点》;与荷兰新音乐团合作演唱了陈其钢先生的《水调歌头》;分别与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合作,自拉自唱了我和作曲家董为杰先生共同创作的板胡与乐队作品《水袖》。
大学期间,我跟随作曲家胡登跳先生学习作曲知识,毕业后开始学习电子音乐制作,并一步步深入,开始给电影、电视剧、戏曲、舞剧做配乐,曾参与创作了越剧《家》《赵氏孤儿》《沙耆》等剧中插曲。我想把多年来学习音乐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的音乐表现出来,于是尝试写了一些自己喜爱的民族器乐作品,慢慢地积累起来,汇成了本作品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