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详细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产生、工作原理与应用技术。以三菱电机公司FX2。系列PLC和通用电气GE公司小型PLC为背景机,介绍其组成、指令系统、功能模块、编程工具、PLC网络与通信,以及系统设计与编程的基本方法,给出了许多PLC应用实例和实训指导书。
该书着重于PLC的实际应用技术,实用性强,可作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实用机电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的相关专业选用,同时也可作为电气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
目錄:
|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第一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第二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第三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
第四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
习题及思考题
第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第一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第三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习题及思考题
第三章三菱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一节三菱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第二节三菱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指令系统
第三节三菱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特殊功能模块
第四节三菱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工具
习题及思考题
第四章通用电气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节通用电气GE Fanuc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第二节通用电气GE Fanu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指令系统
第三节通用电气GE Fanuc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
习题及思考题
第五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网络及通信
第一节可编程序控制器通信网络概述
第二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典型网络
习题及思考题
第六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
第一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
第二节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型
第三节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第四节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例
习题及思考题
第七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实训指导
第一节FX2N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指导
第二节通用电气GE Fanuc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指导
习题及思考题
附录
附录A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指令汇总表
附录B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指令执行时间一览表
附录CFX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殊软元件
附录DGEFanuc9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性能一览表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为适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其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编者在多年教学科研应用的基础上,对《可编程控制器教程》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充实和提高,用三菱FX2N机型代替了原教材的F2机型,同时又增加了通用电气CE公司的小型机介绍。力求结合生产实践、突出应用,吸取近年来教材的成功经验,做到通俗易懂,把实训指导归为一章,便于实践和自学。
全书内容包括七章和四个附录。
第一章讲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背景、特点、分类及发展趋势。第二章阐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硬件和软件构成,并简要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多种编程语言。第三章讲解三菱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三菱电机公司最新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FX2N的硬件构成,详细说明它的指令系统,编程器和编程软件的使用、程序设计方法及特殊功能模块。第四章阐述通用电气公司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CE Fanuc90系列中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组成、指令系统,并对编程软件进行了说明。第五章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网络及通信。由于目前生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几乎都可以联网通信,本章以三菱电机公司产品为例简要介绍了一些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典型网络。第六章讲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设计、选型和应用举例,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积累,系统地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应用实例。第七章给出了三菱和通用电气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的实训指导书,为读者的理解和自学创造了条件。
附录中列出了三菱小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指令汇总表、指令执行时间表和特殊软元件。
在此,编者要特别感谢在《可编程控制器教程》第1版编写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陈昌国高级工程师,蔡德福副教授以及在本教材建设中提供很大帮助的马国琳教授、袁国华教授、方承远教授、魏炳贵教授、蒋洪瑶副教授、马立华副教授。
本书由王兆义教授任主编并编写第一、二、三章,并和陈勇根老师编写了第四章,和陈治川副教授编写了第六章。第五章由周法英高级工程师编写,第七章由王生学老师编写,附录由朱敏老师编写。全书由王兆义教授统稿。在编写本书过程中,上海理工大学方承远教授,上海大学马国琳教授,俞修海教授、杨新志副教授都给编者极大帮助,上海大学自动化系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