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NT$
704.0
編輯推薦:
全球新产业革命和制造业变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创新设计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重大变化,研究了我国创新设计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同时,提出了未来我国制造业创新设计的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创新设计的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化区域总体布局的思路。从完善创新设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财税融资政策、加快探索设计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设计发展环境、推动设计服务业交流合作与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內容簡介:
设计是人类具有创意的集成创新活动,是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源头,是将信息、知识、技术和创意转化为产品、工艺、装备与经营服务的先导。它决定着制造和服务的品质及价值,也是实现原始创新、融合创新、颠覆性创新的重要路径。创新设计是工业设计由工业化时代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以知识网络时代为背景,以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用户需求驱动设计创新,具有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开放融合、共创分享等主要特征,为产品和产业提供系统性服务,通过集成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创新设计涵盖了产品设计、流程设计、工程设计、环境设计、服务设计等领域。
本书由设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重点研究了创新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研究了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设计进展,研究了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创新设计发展趋势和设计政策,并分析了广东、上海、香港、北京等区域创新设计发展情况。
關於作者:
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全球化》副总编、编委会副主任,兼任商务部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新经纬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东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全球化》副总编、编委会副主任,兼任商务部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新经纬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东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投资、服务经济等领域研究。公开发表出版学术专著及论文350万字。共出版专著8部,其中独著5部、合著3部。撰写的内参多次获得习近平、李克强、汪洋、张高丽、刘延东、马凯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荣获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成果奖4次:其中专著《中国设计:服务外包与竞争力》《中国服务外包:跨越发展与整体提升》分别荣获2009年、2013年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研究报告(课题组长,第一作者)《新形势下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前景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课题组长,第一作者)《十三五时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分别荣获20162017年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优秀奖。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改革》《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宏观经济研究》等权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权威报刊转载。主持参与国家部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50余项。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工信部课题《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行动纲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需求与建设研究》、中财办课题《十三五时期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研究》、商务部课题《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2015》《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2016》《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2017》《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8》、国家发改委课题《生产性服务业准入条件研究》《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课题《创新型工业设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等研究。主编《服务外包蓝皮书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工业设计蓝皮书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报告》《设计产业蓝皮书中国创新设计发展报告》。多次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评委。
于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兼艺术设计系主任,交互和服务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特聘研究员;美国IIT设计学院新包豪斯客座研究员;《设计产业蓝皮书中国创新设计发展报告》《工业设计蓝皮书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报告》主编,《中国都市化年度进程报告》等编委;上海IV类创新学科高峰高原建设城市IP文化衍生品设计大师工作室首席专家;2010上海世博会邀约设计专家及杰出设计奖获得者,金砖五国元首峰会第九次会议、首届上海进口博览会虹桥元首峰会等欢迎晚宴礼宾用品提案设计华东理工课题组组长;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遴选课题《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
主持或核心参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住建部、上海市、广西西江经济带等多个城乡设计、文旅策划、产品创新、品牌形象等整合系统设计工程项目,专著数部,专利多项,国内外设计获奖多个,发表论文近60余篇等。
张立群,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管理研究所所长,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重点建设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工信部《中国制造业创新设计行动纲要》及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专家、上海市教委工业设计知识服务平台(培育)研究员、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专家。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现代设计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创意工作者协会理事。HCI International UX大会New Approaches of User Experience Design Research议题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设计政策与设计产业(Design Policyand Design Industry),产品创新策略与设计管理(ProductInnovation Strategy and Design Management),数据驱动的创新提升系统与方法(DataDriven Escalation of CreativitySystems and Methodologies)。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学士和设计艺术学硕士,IBM CBL及英国Salford大学访问学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服务设计研究伙伴。《设计产业蓝皮书中国创新设计发展报告》主编,《工业设计蓝皮书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报告》主编。参与《创新设计引领中国制造》、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之《2017年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情况及2018年展望》、CCIEE智库报告《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62017》之专题报告《全球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趋势》等的编写工作,承担了2012年至2017年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之专题报告《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报告》的主持编写工作。拥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软件20多项。
目錄 :
目 录
创新设计是建设制造业生态的核心推动力代序1
Ⅰ 总报告
推动创新设计 迈向制造强国3
Ⅱ 专题报告
创新设计与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研究31
设计管理发展研究56
创新设计教育发展研究报告64
Ⅲ 20162017年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可穿戴产品设计发展研究83
工业设计如何驱动传统制造行业升级制笔行业工业设计发展体系研究94
VRARMR:虚拟现实技术创新设计发展研究109
中国服装设计产业的现状和未来124
中国好设计提升中国创新设计能力初探134
Ⅳ 国际研究报告
美国创新设计发展研究145
英国设计政策综述159
意大利工业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171
Ⅴ 区域研究报告
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建设挈领广东创新设计发展新局面广东创新设计发展研究报告185
上海设计之都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195
香港创新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208
北京设计业发展与展望227
Ⅵ 创新设计案例研究
丹麦设计中心案例研究243
以全球创新资源带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太库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案例252
中国创意点亮西湖盛宴267
工业设计创新材料应用暨CMF设计应用推广服务平台中国国际创新材料馆案例介绍275
参考文献282
內容試閱 :
创新设计是建设制造业生态的核心推动力
(代序)
潘云鹤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展开,许多领域都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其中服务型制造业作为首批入选的战略专题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其他战略专题不同,服务型制造业是制造业模式的整体改造,是对制造业的一次全面思考。它没有完全延续传统制造业中如何完善和深化的老路,而是以一种平行线并列的方式,打开了一个制造业生态建设的全新窗口。中国传统制造业以车间生产为中心,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增加了市场要素,再后来逐渐加入了一些工业设计。然而,最重要的两头,即面向终端用户的体验和处于源头的创新设计,都在中国传统制造业的逻辑之外。作为中国工厂崛起的普遍现象,来料加工是最明显的案例,既不知道需求由谁而变,也不知道制造向何而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制造有了巨大发展,但理念深处仍以生产为中心,要想转化为服务型将是一次重大变革。例如,如果按照传统制造业思维往前发展,即使把零部件、设备和软件都做到最好,也只能赶上现在德国的水平,接近美国的水平。但如果想在未来并跑或领跑制造业强国,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商业模式的突破;二是创新设计。要实现这两点,则需要系统地再思考制造和服务的全过程。
创新设计是服务型制造业的重要引擎。工业设计是工业化的产物,不同的工业化进程必定要求不同的设计。中国工业的设计思想,基本上延续了20世纪20年代德国包豪斯思想,适应生产线和材料的发展思路。在当时浮夸的艺术性浪潮包围下,迅速崛起的包豪斯风格强调实用性、追求更好的产品质量的理念,跨越了世纪和国界。在20世纪,这种设计理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在百年之后的信息经济和知识网络时代的今天,设计正在向多学科、多领域集成方向发展。只有创新设计才能实现文化艺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人机协作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集成创新变革,最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工业化正处在一个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创新设计正是可资大用的有力引擎。从全球角度看, 工业40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经济等新提法不断涌现,这意味着产业正在发生巨变。我们作为其中的亲历者,甚至能感受到这种巨变的推力。世界正在从以人类社会、自然界为主导的二元空间,进入人类社会、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结合的三元空间。以比特为单位的信息,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第三元主题,如同声音和空气一般,浸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让我们听见它,让我们呼吸它。这一巨变将对全球工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和世界都需要创新设计,这正是中国创新设计的最好机会。
制造业升级的路断之痛,传统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直面用户,制造业和用户之间隔着许多中间商。生产者和用户原是同胞生,可惜难相望。因此,服务型制造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制造业必须直面用户,这是制造模式的极大改变。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改变,将是服务型制造所需推动发展的重大选项。这个改变,需要发展新的电商模式。现有的电商模式只是集市交易的在线化,产品通过网上商店卖到用户手里,并没有实现制造业模式的根本改变。制造商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售后服务中的信息效益和赢利机会正在深入人心。三一重工、沈阳鼓风机厂等厂家都在探索中意识到,直面已经售出的设备,可以在服务、设计和工程之间实现闭环。而以前,产品一旦被卖出,设备制造商便失去了对该产品性能和服务效果等信息的掌握,设计创新、制造改进、用户体验等价值链条由此断裂。国外软件设计巨头对此早已清楚,甚至已经将此拓展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服务生命周期管理(ServiceLifecycleManagement,SLM)。美国4CS是一个提供保修及售后备件的软件服务公司,为耐用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备件商等提供整合保修、服务和支持,通过以产品为中心的数据模型,并以标准维护物料清单的形式来捕捉维修历史和产品更新的创意,将这些重要的数据作为服务提供给企业,形成了全新的利润源头。这家公司在2011年被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收购,它们捕捉产品实际售后性能和服务效果的信息,并将这一信息反馈到产品设计开发中,这打通了用户使用产品的数据和产品设计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为设备制造商提供真正长期的竞争优势。软件设计公司打算为设备商同时提供设计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正在把微笑曲线的两端首尾相连,跨界已然开始。这让人想起化学历史的一段趣事。在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之前,有机物的结构都是直链型的。当科学家发现苯的性质和所有已知直链有机物都不相符,一直深陷迷惑,猜不出奥妙所在。直到有一天,苦思冥想的凯库勒做了一个梦,碳原子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条蛇衔住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醒来,领悟到苯的结构原来是环形的。这一次,设计与服务要形成闭环,正如苯是一种全新的有机物结构,闭环的设计与服务也是一种全新的制造业生态。
创新设计贯穿价值链工业时代。产品分为原材料、生产和销售等各个专业部门。生产属于一个单位,销售渠道是另外一个单位,品牌则跨越到另外一个市场,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办法拿到服务数据,也不可能很好地提供服务,用户的体验和喜好无法直接反馈到设计研发环节。由于这些数据的缺失,制造者很难完成创新设计。尽管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但基本上是一个商业经济时代的产物。设计、制造、商业、服务没有形成双通大道。电子商务似乎实现了产品与消费、设计与服务的连接,但大多数情况下,中间出现了巨大的数据断层。产品使用的数据被牢牢地掌握在电商平台手中,最有创新价值的回路被阻断了。遗憾的是,电商们既不搞设计,也不搞制造,只是研究商品买卖。产品使用及用户体验的数据无法反馈到生产和设计中,难以回归到制造者手中,这是令制造商忧心忡忡的问题。而现在制造要转化为服务型,关键在于这些数据不仅要回到生产用于改善质量,更要回到设计用于下一代创新,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数据流。知识网络时代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可以说,有一半来自于市场。市场数据包括卖给哪些用户、产品使用情况、用户体验感受等,都是设计创新的重要依据。只有把市场端的用户体验数据返回到生产和设计,才能完成制造价值的升值,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价值链体系。不少制造业 服务化 只进行小循环,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关系,但没有往前链接,回到生产以前的设计,难以形成最重要的价值挖掘。所有的服务型制造,必须致力于分析用户数据和产品使用数据,包括用户数据、使用环境数据、地域数据、背景数据等,在此基础上才能提供与时俱进的优质服务。显然,要真正直面用户,并且把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数据都拿到手里,就必须改造商业模式。制造业必须在今后一段时期里依靠互联网形成生产厂家对消费者(M2C)的销售与服务模式,中国需要抓住这个机会。我们需要创造更新的电子商务模式,进一步去中介化,形成真正的M2C的销售服务模式。当然,这里要保护有关隐私和安全,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逐个得到解决。服务型制造实际上就是要把设计生产、品牌市场渠道尽可能集中在制造企业手里,企业要打通它,最后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目标才不会是仅仅满足于继续跟跑前行、提高质量,而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广泛而有计划的创新。未来制胜的关键在于创新比较德国的 工业40和美国提出的面向2030年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美国的思考更广阔、立意更深远。德国 工业40主要推崇物理信息系统(CPS),强调物理与信息的结合;而美国除了强调这两个因素之外,还考虑到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处理要素,把人类社会组合到CPS中,这一点和中国工程院提出的网络 物理 人类社会(CPH)相吻合。CPH的认识揭示了一种时代的大变化,使创新思路更加开阔。制造业的发展,将不再局限于以生产为中心,而是将制造产品、供销链以及CPH的互动一起进行考虑,从而形成推动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提升的动力。创新设计正是作为这种互动中的一个主旋律,有力地奏响在制造业的各个阶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