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編輯推薦: |
《搅动世界的伊拉克》定将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读物,顾正龙在这本新书中以他的亲历和生动的笔触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和观点。
--杨福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外交学院前院长、中国中东学会顾问
《搅动世界的伊拉克》问世,堪称是应时应需之作。作者以报道伊拉克现代史上的一代枭雄萨达姆伊赛因的*后岁月为切入口,辑录下了震动世界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后和十多年来伊拉克国家重建的艰难历程。
--朱威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中东学会顾问
这部著作聚焦伊拉克,作者以一系列不凡的亲身经历和扎实可靠的*手资料,从一些我们未必注意过的细节入笔,重新诠释了伊拉克和萨达姆的兴衰。
--杨光 中国中东学会会长
顾老师的这部著作是他数十年记者生涯的总结,内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伊拉克战争等撼动世界的历史大事之中,与乱世枭雄萨达姆亲密接触。
--丁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见证了在萨达姆政治生涯中多次重要时刻。大事发生时,我在现场战地记者顾正龙做到了。
--操凤琴 新华社原驻中东记者
|
內容簡介: |
自1978年至今的40年来,本书作者顾正龙先生作为新华社记者参与报道了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是迄今为止在伊拉克任期长的中国记者。并且在离开伊拉克之后作者仍持续关注中东局势,发表时事评论文章,成为这一领域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家。本书集合了作者40年来对伊拉克局势的观察和理解,对于研究研究中东局势,以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特别是书中的作者以*人称视角,见证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灭亡。书中大量内容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首次披露的,相较其他相关书籍,本书的现场感是震撼的、无可比拟的。书中还附有大量作者在各个事件现场拍摄的照片,也多数为首次面世、十分珍贵,比如萨达姆一次生日宴会、千禧年萨达姆大阅兵现场、采访政权二号人物易卜拉欣的现场照片等等,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作者诠释了伊拉克政权的更迭和持续性的社会动荡,从中可以窥见整个中东地区在伊拉克战争后的秩序重塑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困境。
|
關於作者: |
顾正龙, 1965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西北民族大学中东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智库理事、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学术顾问、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阿拉伯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
1978年,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中东4国后,先后在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等阿拉伯国家任新华社首席记者。2003年结束在巴格达7年的任期后,转往开罗新华社中东总分社任职,并于当年9月转为凤凰卫视驻中东首位首席记者重返巴格达。
四次被评为新华社驻外优秀记者,受到新华社社长通报嘉奖。新闻作品曾获国务院新闻办国际新闻一等奖、新华社社级好稿奖等许多重要奖项。
|
目錄:
|
萨达姆时代
1 印象巴格达
2 何谓聪明制裁
3一次冒险的采访闯入禁飞区
4 中餐馆巧遇萨达姆长子乌代
5 萨达姆家族争权内幕
6 萨达姆政权赖以生存的秘密武器国家安全系统
7 战争前夕的伊拉克
8 牵动世界的大战终于爆发
9 萨达姆的结局
后萨达姆时代
1 萨达姆后的伊拉克政局
2 战后伊拉克社会面面观
3 伊拉克临时政府颁布新国家安全法
4 未来理想国家似近仍远
5 萨达姆后的美国对伊政策
战乱之国
1 基地组织在伊拉克
2 伊斯兰国(ISIS)在伊拉克
3阿拉伯兄弟阋墙反恐乏力
4库尔德人独立公投冲击中东地缘格局
附 录
阿拉伯国名、人名趣谈
伊拉克有个四人帮
报道伊战全球第一人:贾迈勒传奇是怎样炼成的?
伊拉克有群战地忠狗
闭塞的伊拉克
阿里巴巴与小偷
|
內容試閱:
|
与伊拉克纠葛半生,在战火中穿行战地记者顾正龙
新华社高级记者顾正龙是我的同事,我与他在埃及和约旦有过两段共事经历,虽然时间均不长,但合作相当愉快。他为人沉稳,话不多,不事张扬,是上海老派绅士的风格,按现在的话说:是个靠谱的先生。
作为新华社记者,顾正龙经历和参与报道了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他是全程见证萨达姆政权的崛起和毁灭的唯一中国记者,也是迄今为止在伊拉克任期最长的中国记者。正是顾正龙在伊拉克出生入死的七年、在伊拉克艰苦卓绝的七年,才有了今天他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权威地位,才赢来他在中国新闻界的赫赫名声。
但我最初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伊拉克战争爆发前,我一再主动要求去伊拉克参战,但都被有关方面残忍地拒绝。我心想,一定是这家伙想独霸那地方,排斥别的同事,只想自己出名。后来我才知道:那确实是个不欢迎女性的地方。
战争结束后,我们都回到了北京,顾正龙对我说:你觉得在伊拉克当记者很刺激、很酷吧?我告诉你吧:光是停电,就让人心烦意乱。每天停电至少四五个小时,有时会12小时,甚至连续停电数天。你想想,没有电,生活上的艰苦倒是可以咬牙齿忍受,天气热,大不了我和另一位年轻记者两个大男人衣服脱光走来走去,用蜡烛照明,不食人间烟火就行了。可没有电,电脑没法用,稿子没法写,真是急得跳脚!要么就是啪地突然断电,写好的稿子来不及储存,全部没了!你说:要是横插进来一个女的,分社里方便不方便?我们还干不干活?后来分社买了一台大型发电机,维修这类体力活,也全得我们男人干!
是呀,外人看来,战地记者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背心,拿着相机,出现在镜头里,很拉风。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新华社虽然为顾正龙准备了头盔、防弹背心等必要装备,但他从来没穿过。
绝大部分时间里,处在风暴眼中的驻巴格达记者必须24小时全天候追踪形势,不但要收看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阿文新闻节目,还要查看伊拉克官方通讯社的电讯稿。一旦有大事,就要迅速用阿、中、英三种文字同时向北京总社和开罗总分社发稿,能抢一分是一分,能抢一秒是一秒!
在国外当记者,与在国内当记者完全不同!在国内,有关方面为你把新闻准备齐全,甚至主题思想都替你想好了,你只管码字、只管把文字排列组合就行,可在国外做新闻记者,没有任何组织、任何人喂给你吃,全靠自己。举一例: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之前那段时间,顾正龙根据多年经验推测,对伊动武可能会在巴格达时间午夜时分,所以直到半夜他都要查看伊拉克通讯社的电讯,收听和收看各类电视和广播新闻,捕捉可能遗漏的新闻线索。那种如临大敌、提心吊胆的状态,非亲历者不知。一天如此,一个月如此,半年一年如此,时间长了,正常人也会被折磨出强迫症这些心理疾病。
当记者难,当驻外记者更难,在巴格达当记者难上加难!顾正龙说:在这里当记者,除了要具备狗一样的嗅觉,还需要学会脸皮厚和上蹿下跳的本领。甚至干脆,他把办公场所搬到了伊拉克新闻部。因为光依靠伊拉克官方消息不行,光依靠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做二传手也不行,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顾正龙赴巴格达工作之前,伊拉克新闻部为外国各新闻机构均配备了专用工作间,西方各大媒体均乐于入驻,既方便获知伊官方消息,又能同行之间交换信息、收获朋友。而顾正龙任巴格达分社首席记者之前,中国新闻机构不知出于何种考虑,从未启动专用工作间,一人向隅,只待在分社里。
顾正龙上任后,伊拉克新闻部通知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再不来人,我们就要取消给你们的工作间啦!必须去!从此顾正龙每天早出晚归,把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这里。这里是不管饭的,更不能洗澡,而分社条件再差,毕竟有厨房有卫生间。每天中午,顾正龙只能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到外头随便买点阿拉伯大饼充饥。至于午间休息,想都别想。
对于记者招待会,顾正龙是尽可能地多参加,尽量提问。有一次CNN电视台现场直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在巴格达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顾正龙用流利的阿拉伯语提问,新华社总社负责人在北京总部也同步收看,不无感慨地说:像顾正龙这样的新华社记者,越多越好,可惜太少了!
除了参加记者招待会,顾正龙也尽量在各国同行之间打探干货。这看着是条捷径,实际也不易。这种搞料方式的前提是,自己也得有实力,有好料喂给别人,互利共赢,否则只收货不出货,时间一长,别人不干的!
在伊拉克,顾正龙多年来与俄罗斯、法国、土耳其等国家的新闻记者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互通有无,互相交换,隔三岔五碰个头,喝个茶,各自满意而归。有些料,能马上用到新闻稿中,有些可能暂时用不上,但对于写内参、长期跟踪调研非常非常有用,顾正龙说。尤其是在伊拉克这个神秘的、封闭的、万人瞩目的国度。
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被美军抓获的当时,顾正龙就在巴格达采访,并报道了萨达姆被抓的重要新闻。那天,他为北京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的凤凰卫视、台湾的东森电视台等华文媒体分别做了萨达姆被美军抓获的重大新闻报道。可以说,他见证了在萨达姆政治生涯中多次重要时刻。大事发生时,我在现场战地记者顾正龙做到了。在巴格达,天天都是血腥的新闻,有时觉得这个世界就是生生死死,很残酷。顾正龙不紧不慢地描述,是曾经沧海之后的平静。
在中国,很多记者小有成就后早早就改做幕后编辑,或者改行做行政工作,而顾正龙直到退休,依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记者。他是个真正的记者,而在中国,这样的记者并不多,这样的战地记者,更是少。撑起战地记者这个头衔的,不是有钱付得起去战地的机票,不是雇得起保镖,不是身穿防弹衣、头戴钢盔在镜头里亮相,更不是付得起直播频道的巨额卫星收费,甚至不仅仅是勇气。撑起它的,是20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那句朴实无华的话: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操凤琴 新华社原驻中东记者
萨达姆最后一次生日宴会
2003年以前,伊拉克每年的4月28日都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生日,萨达姆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领导人,一方面他以统一和复兴阿拉伯民族为使命,被称为阿拉伯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他也是现代社会专制暴君的代名词。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萨达姆获取权力的道路上,充盈着无数的陷阱和暗杀。首先是暗杀他人。1959年10月7日,23岁的萨达姆就参加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对伊拉克独裁领导人卡塞姆总理的暗杀行动,卡塞姆身中数枪,萨达姆腿中一枪,负伤逃出巴格达。这是早期萨达姆最具代表性的暗杀行动。获得政权以后,为了应对异己者对自己的暗杀行动,萨达姆更是自称提防了一辈子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节假日之多令人应接不暇。当伊拉克人在节日里狂欢时,生活在这里的外国人几乎搞不明白到底过的是什么节日。这主要原因是伊拉克除了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外,还有更多的是纪念重大政治事件的节假日。其中,规模最大,且政府最舍得花钱的节日,就是萨达姆一年一度的生日庆典。
(1) 美国军事威胁下大办庆典
2002年4月28日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65岁生日,3500名贵宾出席了为他举行的盛大生日庆祝会。据报道,这次盛大的生日聚会花费高达800万美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伊拉克2200万人民中,仍有很多人正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
凑巧的是,就在伊拉克人欢庆总统生日的同时,美国著名杂志《大西洋月刊》于4月28日发行最新一期的文章里,醒目地刊登了马克鲍顿对一群伊拉克叛逃者的采访录,这些叛逃者曝光了海湾战争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萨达姆曾准备将俘虏的美国士兵捆绑在伊军的坦克前面,作为人体盾牌,抵挡美国等联军对伊拉克的军事入侵。
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说,五角大楼已经制定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多项应急方案。弗莱舍称:推翻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长期政策。弗莱舍是在伊拉克举国上下庆祝萨达姆65岁生日之际作上述表示,其意图是十分明确的。
美国《纽约时报》27日报道说,布什政府正在考虑实施一项从空中和地面同时对伊拉克实施的军事打击,推翻萨达姆的计划,该计划所需的兵力在7万~25万人。这被认为是美国为萨达姆的生日准备的寿礼。
为采访萨达姆的生日庆典活动,外国记者须预先向新闻中心打报告,希望了解庆典活动官方的具体安排。但是要了解属于机密的安排情况却非常困难。好在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总统寿辰筹备委员会的顾问乌代先生(他与萨达姆的长子乌代同名,曾任伊拉克通讯社社长),他向我透露,鉴于2002年的伊拉克面临的紧张局势,祝寿活动有以下特点: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庆典规模更大,活动持续时间更长。除首都巴格达和总统家乡提克里特外,各省也会同时举办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各省党政军部门也将选派代表团到巴格达向萨达姆敬献寿礼并表忠心。
乌代特别强调,在美国不断威胁要对伊动武、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情况下,今年的生日庆典具有特别意义。这位萨达姆的顾问看来当时没有想到,他所说的特别意义竟会是:2002年的生日庆典,将是萨达姆上台以来最后一次生日庆典。
每年萨达姆的生日来临前,驻巴格达的各国外交官和记者都会收到外交部或新闻部的官方正式邀请函。外交官由外交部官员带队,记者则由新闻部官员和总统府安全官员带队,分两路从巴格达出发前往萨达姆的出生地提克里特。
由于记者不享有外交豁免权,外交官在前往的过程中,要比记者受到的待遇好得多。而记者必须经受一系列严格复杂的安全检查,其程度绝不亚于911事件后纽约的安全检查:从头摸到脚的搜身,记者随身带的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打火机,甚至连圆珠笔都得由总统府的安全人员过目检查,然后由平时就熟悉记者面孔的新闻中心主任沙克尔先生当场验明正身,方可登上由总统府提供的专车。沿途,在荷枪实弹的士兵 押送下,记者们的车辆才开始浩浩荡荡地开往提克里特参加庆典活动。
(2)品尝萨达姆寿宴佳肴
4月28日中午,我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在萨达姆的出生地萨拉丁省提克里特镇出席了由伊拉克总统寿辰筹备委员会和伊拉克总统府为来宾举行的萨达姆生日宴会,宴会大厅设在当地最大的五星级提克里特大酒店。
说到这里,我想起1996年我第一次参加寿宴时,由于初来乍到,没有经验,发生过的一段小插曲:与我一起参加祝寿活动的是南斯拉夫南通社记者米兰先生,活动结束后我们俩都以为进酒店吃饭是要自己付账的。不过我想,作为新华社记者这个饭钱我还是付得起的,所以我是很想去的。不料,米兰先生说他就免了,打退堂鼓说不去了。
这位塞尔维亚人的记者由于当时的南斯拉夫已经解体,南通社在巴格达的分社已经撤销,没有经费来源,是靠一家公司赞助和出卖新闻稿才勉强维持他的记者站工作,加上他在巴格达有一个和他同居多年的伊拉克姑娘(原先是他的秘书),他的开销很大,囊中羞涩的他正在为难时,我竟慷慨表示由我买单,他才勉强和我一起进了宴会大厅。后来才知道是总统府请客,他的犹豫是多余的。
2002年在萨达姆的最后一次生日宴中,主持寿宴的是副总统塔哈雅辛拉马丹。出席宴会的外国人中身份最高的是来自黑非洲的前总统卡翁达,他和其他有身份的贵宾坐在首席桌。记者们可以随便就座。生日宴会中最主要的美味佳肴是伊拉克人喜欢的古其,其实就类似新疆的抓饭,味道十分鲜美,其他则是各种蔬菜、瓜果和饮料等典型的伊拉克餐食。
各位可能没有想到,这样高级的宴会却不向每位来宾提供足够的刀叉餐具,只有少量的刀叉可以公用,大家可以直接用手抓吃的,以至大部分来宾是用手直接抓食品往嘴里送吃的。根据本人多次赴宴的经验,每次用餐时,我总是在别人没有动刀叉前,先给自己弄点吃的。一旦别人手抓过的古其,我也就不敢再问津了。
在萨达姆统治伊拉克的最后岁月里,除在2000年我回国休假,没能参加萨达姆的寿辰活动,我已6次参加萨达姆的生日宴。遗憾的是每次寿宴的主角萨达姆却一次也没到场露面,通常是由其亲信伊拉克第二号人物革命指挥委员会(伊拉克最高权力机构)副主席、武装部队副总司令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或副总统塔哈雅辛拉马丹作为总统代表来主持庆典活动。2002年被战争阴霾笼罩的伊拉克正处于战争爆发前的紧张时刻,专程来伊拉克报道萨达姆生日活动的外国记者异常之多,记得我与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在寿宴现场交换对形势看法时,看法竟然完全一致:2002年的生日庆典,有可能是萨达姆人生中最后一次的庆典。萨达姆不会想到,一年后的2003年的4月28日,他已经遭遇灭顶之灾,开始了他没有尊严的逃亡生涯。
中国商人在巴格达的传奇经历
《纽约时报》2005年8月11日报道,巴格达第一家地道中国餐馆的老板陈宪忠,勇气过人,在伊拉克生意场上也还算是春风得意。然而,就在不到两周前,他的餐馆外发生了自杀性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巨大的爆炸威力震碎了玻璃,尸体残骸散落到餐厅内的各个角落,一只断脚掉到外面的人行道上,汽车的一只轮胎被炸飞后砸在餐馆的二楼地板上。这家在巴格达的宴龙湾餐馆受波及,陈宪忠只好关闭了他的其他两家餐馆和酒店。他说:到处都是尸体碎片,就连屋顶也没有幸免于难。是走是留,陈宪忠一时难以定夺。他所面对的两难境地折射出伊拉克持续动荡的不安局面。陈宪忠出生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文革时期曾参军入伍,后来就读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毕业时正值中国刚刚打开国门,陈宪忠随着劳务大军进入伊拉克。那时正值两伊战争, 接着又发生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海湾战争,1999年他在一家军工企业派驻伊拉克代表处工作。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他负责在联合国决议许可的范围内伊拉克与中国的贸易往来。2001年,他辞去工作,开始下海经商,我在那时候在巴格达认识了他。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他的生意很有起色。但就在他离开伊拉克仅三天后,美军就开始了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轰炸。当时,价值150万美元的中国纺织品货船还停泊在伊拉克的南部港口乌姆盖斯尔。由于战争已经打响,因此能不能收到货款成了大问题。两周以后,巴格达全线崩溃。就在这时,陈宪忠却意外地收到了全部的货款。 此后,陈宪忠抓住了战后的有利商机,在巴格达主要购物区萨杜恩大街创建了中国城,销售价格便宜的中国商品。紧接着,他在伊拉克国家大剧院附近开办了中国餐馆宴龙湾。餐馆内设有皇帝专用的高背椅和中国宴会时使用的圆形餐桌。2004年,他又相继在商业城建了一家小型连锁餐馆和一家小酒店。这时,其他一些胆大的中国人也乘车从约旦来到巴格达(这种旅行不需要签证,只凭勇气就可以穿过边境)。
在相对比较安全的巴格达绿区,陈宪忠和这些中国人开办了一家餐馆。他表示,这家餐馆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按摩院。 巴格达的中国餐馆数量不多,其中生意火爆的更是寥寥无几。中餐馆的主厨都是伊拉克厨师,只供应少量不地道的中国食品。陈宪忠说:我一定要开一家伊拉克有史以来最好的中国餐馆。为此,他特意进口了四集装箱面粉、调料、酸菜以及其他中国式的厨房用具,这些材料足以满足餐馆(400个席位)的需求。
后来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但麻烦也随之而来。2004年,一批在伊拉克工作的中国工人被绑架,面临被砍头的危险。虽然最终获得了释放,但陈宪忠的4名厨师中有两名还是因为害怕返回了中国。此外,餐馆销售酒水的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加伊拉克的什叶派教徒和逊尼派教徒开始加征新税种。 2005年3月,陈宪忠驾驶奔驰车前往菜市场途中,一辆破旧的大众轿车突然挡住了去路。三名男子跳下车,手里拿着枪,强行把他按到后座上。陈宪忠大喊:钱、车都给你们。但这帮歹徒要的是人不是车。他奋力反抗,脑袋被枪托狠狠地击中,鲜血直流。所幸的是,附近的居民都认识他,一些店主拿着枪走出店铺向歹徒开火。歹徒们跳上车跑掉了。整个袭击过程中,陈宪忠足足被拖出了12码。 在医院待了两天后,他返回中国接受治疗,休息了整整一个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5月份他又回到了巴格达。现在,没有全副武装的警卫保护,他绝不自己出门。
就在袭击事件发生几周后,他的一名中国雇员在给工人送工资的途中遭遇歹徒,汽车和5万美元现金被抢走。7月30日,伊拉克国家大剧院附近又发生了自杀性爆炸事件。餐馆的玻璃被巨大的爆炸震碎,大部分天花板也被震了下来,幸好当时餐馆内没有人。透过破破烂烂的窗户可以看到,带有真丝提花绸坐垫的龙椅,冷冰冰地待在饭桌旁边。此时,情况已经变得极为恶劣。陈宪忠说:我很害怕那些疯狂的人。随后他关闭了饭馆和酒店,只有两名厨师在一个小厨房内工作,他们做饭的工具是一个使用丙烷的四炉头煤气灶。陈宪忠的投资只收回了大约23。
之后,他决定搬到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居住区,那里更安全一点。由于通往库尔德人居住区的道路充满了危险,货物只好先留下来。每天夜里,他与厨师和其他4名中国工人在楼顶上看管着货物,另外一些伊拉克警卫彻夜在楼下监视。陈宪忠说,他的每个房间里都有枪,其中一把AK-47放在桌子底下,另一支柯尔特式45口径左轮手枪放在桌子的抽屉里。他打开柯尔特式手枪的枪膛后说:这里已经没有安全可言。任何时候我只要扣动扳机就可以结束生命。
接下来,他的话显得有点自相矛盾他曾表示不在乎钱,现在却又不愿意离开。陈宪忠解释说:我是要离开伊拉克,但是不能就这样放弃我的一切! 他仍表示:我喜欢这个国家,因为我淘的第一桶金是在巴格达完成的,赚到了美元。 也许他是要劝说自己选择继续留下来。
陈宪忠在伊拉克是小有名气的中国商人,可以说到过伊拉克的中国人中很少有人不认识他。他是伊拉克战争后仍然继续留在伊拉克为数不多的中国商人之一,而且在当地非常活跃,对当地各种情况都很熟知。伊战刚结束时,不断有中国人到伊拉克去寻求商机,几乎来到伊拉克的中国人都会向陈宪忠寻求帮助。我于2003年以凤凰卫视驻中东首席记者身份回到巴格达时,外出采访用的汽车就是租用他的。他在巴格达开的第一家饭店在2003年12月31日开张营业,当时请了许多中国人去捧场。陈宪忠在巴格达购买了一栋别墅,并娶了一位伊拉克太太,有了一个漂亮的混血孩子。我受邀去他的别墅做客时,他的伊拉克妻子和小舅子为我们做了一顿地道的伊拉克风味晚餐。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向伊拉克移交政权之前,陈宪忠的中餐馆还负责向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的人员提供每天送餐的服务。当时复馆小组人员住在曼苏尔饭店,由于饭店里的都是阿拉伯式餐,口味上感觉不习惯的复馆小组成员便从陈宪忠经营的中餐馆里长期订餐,陈宪忠餐馆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定时为10多名复馆小组人员送去可口的中国饭菜。
但在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复馆之后,向陈宪忠订餐的要求就中止了。后来,陈宪忠只好把经营目标转向在伊拉克工作的西方记者或外国驻伊拉克使馆的工作人员。据说,陈宪忠餐馆主要为这些人提供送餐服务,这已成为陈宪忠当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据了解,陈宪忠在伊拉克的事业后来有了新的发展。目前,他是伊拉克东方龙贸易工程公司总经理。他表示,作为生活在那里的一分子,真心希望战乱早日平息,伊拉克人能重建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