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为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材料、环境等专业编写的化学实验教材。 全书分为五章:*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简要介绍实验室安全知识、意外事故处理及三废处理、绿色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化学实验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方法;第二章化学信息资源,提供了国内外一些常用的化学信息资源及化学文献的查阅方法;第三章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对*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第四章综合实验,包括四大模块,共52个实验;第五章设计研究实验,包括三大模块,共43个实验。 本书的实验内容涉及化学、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医药、农学等多个领域,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类专业学生实验教材,也可作为广大从事化学、化工、材料、生命、环境等方面研究、开发、生产人员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1 一、化学实验室守则1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1 三、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2 四、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4 五、绿色化学简介4 六、化学实验的误差及数据处理7 习题一13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化学信息资源14 一、概述14 二、国内化学信息资源16 三、国外化学信息资源19 四、国内外专利27 习题二28 参考文献28 第三章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29 一、正交试验设计29 二、正交实验数据分析方法32 习题三57 参考文献60 附表常用正交表61 第四章综合实验65 第一节模块一65 实验1工业废渣配料烧成硅酸盐水泥熟料65 实验2毒重石制备高纯氯化钡67 实验3硫铁矿烧渣制备七水硫酸亚铁及质量检验70 实验4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组成测定及性质71 实验5纳米Mn2O3粉末的制备及表征74 实验6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76 实验7纳米CuFe2O4的水热合成与性能表征78 实验8超细CuAg双金属粉末制备79 实验9流变相反应法制备纳米镍铁氧体81 实验10去离子水的制备与水质分析83 实验11甘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与表征85 第二节模块二86 实验12巴比妥的合成86 实验13苯佐卡因的合成87 实验14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的合成89 实验15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91 实验16二硫代氨基甲酸铋的合成及红外表征93 实验17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测定95 实验18哒嗪酮类衍生物的合成98 实验19环境友好的魔芋葡甘聚糖改性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100 实验20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研究101 实验21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103 实验22反相悬浮法制备明胶PVA球形吸附树脂及其性能测试104 实验23微波法合成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性树脂106 实验24茜素红S牛血清白蛋白配合物的凝胶层析分离制备及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108 实验2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制备与纯度测定109 实验26阿司匹林及其铜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111 实验27废弃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112 第三节模块三114 实验28建筑材料中的氡和放射性分析114 实验29电石泥渣分析116 实验30工业废渣中活性硅、钙、镁的测定117 实验31含铝矿物分析119 实验32碳酸盐岩石分析122 实验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中锌、铁、钙、镁、铜、 锰元素的含量125 实验34荧光光度法测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B2的含量128 实验3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铁、锌、铜含量129 实验36食品中钙、镁、铁含量的测定131 实验37微波消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锌133 实验38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人发中硒、砷、铅、 汞元素的含量134 实验39水中碱度物质的形态分析138 实验40生活饮用水中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139 第四节模块四140 实验41几种氮缓释材料对氮渗透损失控制的效果140 实验42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电致变色膜142 实验43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流变特性研究144 实验44彩色固体酒精的制备及燃烧热测定145 实验45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光催化降解梯恩梯146 实验46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热重分析148 实验47载体电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反应性能研究150 实验48电极过程的循环伏安法研究152 实验49氨基甲酸铵的制备和分解平衡154 实验50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的红外光谱模拟计算157 实验512,6二氨基3,5二硝基1氧吡嗪LLM105生成热的计算158 实验52苯的构型优化159 第五章设计研究实验161 第一节模块一162 实验53氧化钙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分析162 实验54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163 实验55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164 实验56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分析164 实验57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的合成165 实验58防氡建筑功能涂料的配制166 实验59钛酸铝高温陶瓷的制备167 实验60不同形貌碳酸钡的制备167 实验61玻璃的制备168 实验62无水三氯化铬的制备169 实验63双乙酸钠的合成170 实验64固相法制备非晶态金属硼化物纳米材料170 第二节模块二171 实验65牛奶中酪蛋白和乳糖的分离及纯度测定171 实验66蜂蜜中掺假检测172 实验67淀粉的化学或生物变性173 实验68芦荟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173 实验69绿色植物天然色素提取、色谱分离和光谱测定174 实验70微波法从果皮中提取果胶175 实验71马铃薯毒素检测175 实验72食醋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176 实验73食物中铅、镉、铬、砷、汞等有毒元素的测定177 实验7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山梨酸和苯甲酸177 实验75冲泡对茶叶微量元素的溶出影响178 实验76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178 实验77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179 实验78铁矿石中铁元素的形态分析180 实验79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测定180 实验80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181 实验81葛根素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182 实验82硅酸盐水泥熟料中SiO2、Fe2O3、Al2O3、CaO、MgO、K2O和 Na2O含量的测定182 第三节模块三183 实验83废电池的综合利用183 实验84化学振荡反应的研究184 实验85氧弹法测定煤炭的高位发热量185 实验86燃料酒精的制备185 实验87通用塑料的改性186 实验88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186 实验89亚甲基环丙烯吸收光谱的模拟计算187 实验90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188 实验9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189 实验92有机高分子材料样品消化方法研究189 实验93酸性次磷酸盐化学镀镍190 实验94铝的阳极氧化190 实验95ABS塑料电镀铜191
|
內容試閱:
|
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由化学综合实验和化学设计研究实验两部分组成。 化学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完成基础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安排的,与学科前沿紧密结合,带有一定科研成分,能够体现科研与教学相互联系,同时使实验内容表现为跨专业综合技能、跨学科综合知识及综合运用的实验课程。综合实验将比较多的实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融会贯通在一个实验中,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化学设计研究实验,是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并独立完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验。设计研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实验内容涉及化学、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医药、农学等学科领域,知识面广,综合程度高。 2教材中很多实验来源于教师的科研积累和成果,紧跟研究前沿,把握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科研促进教学。 3部分实验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4综合实验和设计研究实验部分模块化编排有利于分层次教学。 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霍冀川(教材整体设计,第一章绿色化学简介,实验1、14、17、18、23、25、33、35、36、38、44、45、55、57、59、60、61、65、66、67、68、69、70、71、72、73、74、76、77、82、83、84、85、86、87、88),张欢(第一章),何平(第二章,实验47、48、93、94、95),戴亚堂(第三章),邓跃全(实验24、28、29、30、31、32、36、37、39、41、58、75、78、91、92),李娴(实验17、18、23、33、35、38、45),杨瑞(实验24、29、30、39、41、78),林晓艳(实验19、20、21、22、43),钟国清(实验11、26、63、64),段晓惠(实验50、51、52、89),张亚萍(实验10、56、62、90),熊小莉(实验34、79、80、81),雷永林(实验2、27、42、46),廖辉伟(实验6、7、8),胡文远(实验4、34、40),杜利成(实验5、15),李鸿波(实验12、13),蒋琪英(实验16、54),康明(实验53),石荣铭(实验3),付真金(实验9),叶旭(实验49),吴瑞荣(实验51),刘朋军(实验91)。全书由霍冀川、钟国清、张欢、张亚萍统稿。 西南科技大学对本教材的编写给予了经费支持,同时还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西南科技大学的王兴明教授、杨定明副教授、张廷红讲师、张礼华助教等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教材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编者
|
|